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促进居民消费的关键在于稳定消费者预期,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居民后顾之忧、消费倾向低的主要因素,因此,刺激居民消费的关键在于完善社会保障。给居民减压无疑是促进消费增长的一个重要前提,只有这样才能使居民放心的进行消费,进而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2.
张辑  冯硕 《唐山学院学报》2007,20(3):101-104
投资需求和外贸需求仍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消费需求不足,平均消费率过低仍然是国内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当前制约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主要因素有即期收入增长缓慢,收入差距过大,预期支出快速扩张,消费环境不尽完善等。因此,增加居民即期收入,缩小地区、部门、行业与个人收入差距,降低居民预期支出,提高居民消费信心,增加有效供给,改善居民消费环境等是扩大内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质量的改善是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表现.为了研究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首先对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进行了描述性的分析,其次运用ELES模型给出了八大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价格弹性.研究表明:21年以来,随着新疆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城镇居民消费比重超过了居民的储蓄和非消费支出的比重.同时居民对服务类商品的消费比例也不断地上升,尤其是交通通讯和教育文化方面的消费快速的增长.新疆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不仅会受到价格和收入的影响,也会受到服务类商品的发展;因此,要稳定物价水平、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水平、合理调整供给在需求上的平衡、激发居民的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率偏低,内需不足,制约着经济发展.扩大内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而教育在适度增加居民消费,扩大内需中具有独特效用.通过运用2005-2018年省级行政区面板数据,对"教育—消费—经济增长"的链接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教育能够增强消费能力、优化消费结构、提升消费意愿,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且不同阶段教育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存在差异.高等教育对消费能力、消费结构的改善更为突出,初等教育对居民消费倾向的改变作用更为显著.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在新的发展格局中,依然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作用,必须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搜集漳州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扩展的线性支出系统(ELES)模型,对漳州市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漳州市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需求的收入弹性,以及各阶段的消费特征,指出随着漳州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基本达到小康阶段,逐步向享受型社会过程转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以及边际消费倾向均低于城镇居民,在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上与城镇居民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应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农村消费需求的增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交通通讯条件,促进居民消费增长;重视教育文化服务投入,深化城乡医疗体制改革,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经济发展的分析.得出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变化方向和增长速度最终决定着经济增长的方向和速度。现阶段我国的居民消费率偏低对我国国民经济的运用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影响,本文主要是针对居民消费率偏低的状况,提出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提高经济消费率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后半叶以来,我国居民的消费倾向低,有效需求不足,从而消费率也低,这使得居民消费价格几乎一直呈下降趋势,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增长.至今,除住房、小轿车、电信等消费品热销和旅游等某些服务消费兴旺外,大多商品和服务的销售仍不够旺,居民消费价格虽然已在上涨,但那主要是一些商品(如农产品等)和某些服务(如房租等)价格上涨的结果.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谈到,"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是2004年宏观调控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居民消费率持续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中国内需偏低的重要表现。从国际比较的视野出发,有助于明确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特征及其制度根源。除“重积累、重投资”的亚洲增长模式外,官员晋升锦标赛、要素价格扭曲等体制原因是中国居民消费率偏低的重要制度根源;金融抑制和土地要素价格扭曲等制度性因素,是抑制居民消费增长的关键机制。居民储蓄的利息收入增长受到金融抑制的制约,土地要素市场发育滞后,限制了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增长,这些因素都会抑制居民消费的增长。持续推进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平衡消费与投资的关系,提振消费与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双管齐下,是扩大内需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是导致我国居民边际消费倾向过低和储蓄率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较低的边际消费倾向和居高不下的储蓄率,延缓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通过相关分析,遵循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提高边际消费倾向的路径选择下,可有效刺激内部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汪平 《培训与研究》2004,21(6):46-48
制约内需增长的因素很多,而消费需求是主要的,针对造成消费需求不足的原因,笔者从消费的角度提出了促进需求增长的政策,以此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使经济增长更具有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