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这篇稿子已发出半月多,还未见报,恐怕又‘吹’了。”这是笔者常听到的一句话,特别是初出茅芦的新秀,说这样话的人更多。 或曰:“我和编辑不熟,我的稿子他们不会用的。”还有作者说:“我要和编辑、总编都熟,或给他们打点‘砣子’,我的稿子就畅通无阻了。”如果你向外省和中央新闻单位投稿。两地相距数百、数千公里,去你都未去过,你和编辑怎么熟,“砣子”你又怎么打?以我为例:《鄂西报》、《北京晚报》、《西安晚报》、《新民晚报》、《中国交通报》、《少年文史报》、《棋牌周报》、《大江南北》、《江汉考古》、《中州今古》等报刊杂志上都用过我的稿子,他们编辑、总编连姓氏我都不知道,何谈上熟,更谈不上打“砣子”。可能还有作者会说,《孝感日报》、《湖北日报》用你的稿子多,你一定和他们熟。这句话勉强算你说对了。我从事“笔耕”40  相似文献   

2.
一天,孝感广播电视报一位编辑给我打来电话说:“汉川报社给你寄来了稿费,汇款单在我们编辑部,请你来领取。”我说:“我一直未给汉川报投稿,他们为何给我寄稿酬呢?”这位编辑说:“我们孝感广播电视报在2000年11月28日《社会聚焦》版刊登了你写的文章,12月10日汉川报在《生活时空》版转载了,由于该报不知道你的地址,把汇款单寄给我们,请我们转交给你。”几天后,汉川报又通过孝感市新闻出版局把样报转交给我。我收到稿费和样报后,深受感动。现在报纸、杂志为了增加信息量,从其它报纸、杂志上转载文章的很多,不少报…  相似文献   

3.
佚名 《新闻天地》2010,(9):27-27
阿拉伯传说中有两个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点他们吵架了,一个还给了另外一个一记耳光。被打的觉得受辱,一言不语,在沙子上写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他们继续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来了。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一旁好奇的朋友问说:“为什么我打了你以后,你要写在沙子上,而现在要刻在石头上呢?”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伴袁秀英,今年75岁了,一辈子没进过学校门。但她却对《新闻爱好者》情有独钟。 1990年我离休后订了《新闻爱好者》,刊物上所登文章我篇 篇必读,从 而学 到了 不少 写作知识。10年来,我在各级新闻单位发稿千余篇,多次受到县、市领导部门表彰。我这个默默无闻的小学教师,成了全县闻名的“优秀通讯员”、“特约记者”和“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当我把市委宣传部颁发的“好新闻奖杯”捧回家时,老伴笑眯眯地说:“你得这荣誉,可是《新闻爱好者》的功劳呀!” 一天,我想找一本《新闻爱好者》查个资料,翻箱倒柜,竟连一本…  相似文献   

5.
“即使世界明天就要结束,我也要栽我的小苹果树。”这是美国诗人贾雷尔的诗句。《红尘梦影》的作者把这句诗写进了他的文章里,那篇短文的题目叫《栽你的小苹果树》。  相似文献   

6.
谢顾问:我在采写新闻稿件时,常常因为稿件时效性不强而“告吹”。我向一位老报道员讨教,他开导我说,搞新闻要“打提前量”,估计一定要发生的事实,可以提前5—10天就把稿子写好,尽快发走。不然,稿子到了编辑手里,往往就成了“马后炮”。我不明白,为了不使稿子成为“马后炮”,就得“打提前量”吗?36232部队张景奇张景奇同志:那位“开导”你的老报道员说的话是不可听的。新闻报道稿件的确应注重时效,有时候,一篇稿子的时效性如何直接关系到稿子的成败。但是,提高稿件的时效性,主要靠快采快写快发,而绝对不能用“打提前量”的…  相似文献   

7.
郑:你在《中华文学选刊》上看到我对浩然的采访,其中谈到老舍之死时涉及到您,这才找到我。但据我所知,把您和批斗老舍联系到一起的文章,我这不是第一篇,为什么您现在才想到要就此事公开发表意见? 侯:浩然在接受一位叫陈徒手的采访时,曾提到“北大造反学生侯文正在文联搞队伍,来了一车女八中红卫兵,说要揭开文联盖子……”,但话说得比较含糊。  相似文献   

8.
丑角与我     
在我孩提时代,父亲就总是对我说:“丑角这一行,跟你有缘份哪!”《打砂锅》、《打城隍》、  相似文献   

9.
第三届“中国新闻名专栏”评比揭晓,解放军报《兵说兵事》栏目榜上有名。回头看,这个专栏已经举办了整整3年,战士们你说罢我登场,七嘴八舌讲述军营大家庭的家长里短、喜怒哀乐、酸甜苦辣。3年来,这个专栏的背后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如果把这一篇篇稿件比作军营常青树上的绿叶,这些“背后的故事”恰似这片片绿叶投在大地上的浓荫,一样的多姿多  相似文献   

10.
救牛记     
28头烈牛在上海获救了。有人对我说,你的一篇报道救活了这28头烈牛,也使上海多了斗牛这样一个娱乐项目。说实在的,最初我写这篇报道《牛啊,你能否慢些“走”》,只是一种感情冲动,一种责任驱使,至于能否救活这批烈牛则是心中无数,就象把球打了出去,是否有人接球真不敢奢望。因为,要买下28头烈牛(其实,还包括19只雄鸡、16头山羊),对任何一个单位或个人都不是一件小事。28头烈牛,意味着它们每天要吃多少饲料?每天要清除多少粪便?更困难的是,在上海这  相似文献   

11.
你当兵第一年就见报60余篇,荣立了三等功。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毕业后,你奉献给读者一份份精品。当我初次采访你时,全然想象不出一篇篇或老辣或精巧或极富情感的文章,出自你这位略带腼腆的年轻中尉军官之手。1986年底,已有中师文凭的你,放弃中学教师的固定职业,毅然报名参军,当上了一名义务兵,你说你的身材就是打炮架的料。一天,你在营部看到营里“见报剪贴本”上一片空白,你问教导员这是为什么?他说已“光头”两年了。于是,从那时开始,你便利用余暇时间潜心钻研新闻业务知识,深入到班排和兄弟连队的火热练兵场挖掘素材,加班…  相似文献   

12.
记得1985年秋,襄樊市粮食局要表彰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一天晚上八点钟,我局王克全副局长对我说:小孙,刚接到通知,省粮食局要召开全省粮油食品工业表彰会,我县东津粮油加工厂党支部书记阎克发参加会议,你连夜把材料赶写好,明天上午送市粮食局。”按照领导的要求,我就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完成了这篇材料,题目是《人们为什么叫我“怪”书记》,写了他四个方面的“怪”:一是改革制度“怪”,二是  相似文献   

13.
古语云:“当官不打送礼人。”其实在古代也不尽然。翻开史册,我们可看到古代官“打”送礼人的很多佳话。“子罕不贪宝”。据《左传》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宋国有人得到一块玉石,把它献给大夫子罕。子罕不接受,献宝人说:“我给雕玉的工匠看过,他们认为是真正的宝玉,我才拿来献给您。”子罕严肃的对那人说:“你以玉  相似文献   

14.
前年5月,《储瑞耕文集》出版,煌煌60余万言,收入作者1978-1992年间公开发表的文章400余篇。这些文章,除了20来篇为“溶进了杂文要素”的新闻、散文、小小说外。其余绝大部分为言论、杂文或有关创作方面的论文。储瑞耕的杂文,有些已为人们所熟知,如说“五十打蔫”》、《“骄傲”的紧箍帽)等,当时都产生过很好的社会影响,在杂文界也颇得“口彩”。不过,这一回当作者把比砖还厚的文集寄给我“教正”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问题是:这么多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据作者称,这400余篇文章还是从1100余篇公开发表的作品中选…  相似文献   

15.
留心牢骚话     
我登报的第一篇稿,是从“牢骚话”里拣来的。1991年12月19日,我去九连采访,正遇着指导员在那儿发牢骚。我没被牢骚话“吓”走,而是坐下来静心地听。原来,连队有个战士利用探家去做生意,偷税被追查到部队,指导员因此挨了一个处分。我在其他连队采访也发现有类似情况。不久,我到三连采访,把那位指导员的“牢骚话”说给谢连长听,他听后说:“这种现象我们连队早已杜绝了。”我把他们连队杜绝此现象的经验做法整理成一篇《防上探家不回家》的管理经验稿,投寄《人民前线报》,很快在二版变成了铅字。“牢骚话”中抓好稿,是我搞新闻报…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春节过后,河南省一家电视台的一位年轻记者到北京采访,顺便来看望我。谈起他近年来的学习情况和写作方面的进展,他说:“从去年到今年,我下功夫读了您给我的那本《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这本书对我采写和编辑新闻稿都很有帮助,内容很具体,很实在。” 听这位年轻记者一说,我想到:指导,贵在具体。《应该怎样写作──对78篇新闻稿的评析》的确是可以对年轻的记者、编辑起到具体指导作用的一本好书。 1998年春天,新华出版社老编辑、我的同乡万福元同志来访,说“新华出版社准备出一本书,我把书稿带来请你看看。…  相似文献   

17.
因为我在《人民日报》发表过多篇报道,周围的同行们在羡慕我的同时,希望我能给他们介绍介绍经验。虽然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我认为要想在《人民日报》等“大报”上发稿,胆子一定要大,瞄得一定要准。 所谓胆子要大,就是要有勇气把投稿的目标对准中央级及国家级的“大报”。试想,不敢给”大报”投稿的人,又如何在“大报”上发稿呢?话说回来,如果要想在“大报”上发稿,仅有勇气是不够的,稿件的质量还必须得过“硬”,对于没有“份量”的稿件就没必要给“大报”投寄,免得“竹篮打水”。几年来,我先后有多篇稿件在《人民日报》发表,…  相似文献   

18.
刊中报     
缘(散文)晓丁依稀记得上五年级时,有一天母亲翻阅着报纸对我说:“滨呐,长大以后,妈妈能在这上面看到你写的文章吗?”母亲一定想不到她随意一句话,促成女儿与文字结下了不解之缘。护校毕业后分配到晋南一座小城,火热的军营,启动了我的思维,尽管我还不懂得主题结构,只知道写了一篇又一篇。一天,好友送来一张《健康报》的稿费汇款单,这是一月前完成的小散文《产房随笔》,没想到宣传干事略加修改后寄往报社,竟被采用了,版面上还加了围框和题图。初尝成功的甘甜,手中的笔就把不住关了,开始把那些难以称之为“文章”的文字四处…  相似文献   

19.
我干新闻评论员的年头不多,但深感这是件费力不讨好的差事。不易写且不说;你好容易把吃奶的劲都使上抠出一篇社论,原是希望有人“溜一眼”。但你一问,十个必有五双说压根不看。你问十回,十回如此。有时我真想扇自己一记耳光:“咱这是瞎忙什么?”当然话不能说绝,少,毕竟还有。五年中我仅遇到一位自称是爱看社论的读者,很想引为知音。但两分钟后,始觉是我自作多情。他说,他之所以爱看,是因为他的工作是给领导写讲稿或者写总结材料之类。社论的话,既现成,又合  相似文献   

20.
把语言锤炼得更生动一些一篇通讯能不能写成功,除了主题要鲜明,事例要过硬,结构要巧妙外,还要看语言是否有特色。笔者十多年前曾经采写过一篇题为《邙山脚下稻谷香》的通讯,这篇通讯是用第一人称写的,在《解放军报》上发表后,几位新闻界的老前辈说了一些鼓励的话,他们说这篇通讯语言比较有特色,读起来能让人觉得有一种亲切感。回想当年采写这篇通讯时,第一稿是用第三人称写的,因为事例缺少情节,语言没有感情色彩,写完后读给几位同志听,大家都觉得太“平”了,感动不了人。这样的稿件若发回报社,当然只有挨“枪毙”的份。咋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