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4 毫秒
1.
关于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学界有不同观点,在司富珍(2009)和叶雅琴(2013)的基础上,对学界观点进行批评性吸引后认为,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应该存在句子并列和短语并列两种情况,很多语言(如德语、英语等)的并列结构中存在的非成分并列、不同语类成分的并列等表面复杂的现象应该是由上面两种并列结构中的一种基础生成,再经过类似数学中的提取公因式,合并同类项的操作而来.  相似文献   

2.
并列结构的问题一直是语言学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关于并列结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并列结构有无中心语,并列结构的基础生成是否存在句子并列和短语并列,本文试图讨论并列结构的中心语问题、并列结构的并列体及并列结构的语类特征问题,从而对并列结构的句法生成有更好地认识。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并列结构”是由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并由并列连词2或其他并列手段所连接而构成的语法结构序列.一提并列连词,学生往往想“and”和“or”,对另一个十分常用的“but”却常常忽略.这也许是受汉语习惯的影响,因为but做连词时有转折、对比、替代等含义,在中文的理解中更象转折连词而非并列连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并列连词but的用法,笔者将其作一简单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4.
并列结构(coordinating constructions)可分为两个或多个相关句子的并列和一个句子中两个或多个成分相同句子的并列,通常用并列连词and,but,or或so构成。除此之外,并列结构还可以用其它某些特殊的并列连词或类似并列连词的词语构成,这些都可以称为特殊并列结构。  相似文献   

5.
正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一致并由并列连词或其他连接手段连接起来的语法结构称之为平行结构。平行结构在解题中有广泛的用途.这就必须从认知平行结构开始。一、平行结构的连接手段平行结构可以由并列连词、关联连词、介词、副词以及标点符号等连接起来。就呈现方式而言.平行结构的连接表现为:1.单一式平行结构的连接主要靠并列连词实现,就关系而言,分为五类:引申类(and);选择类(or/nor);转折类(but/yet/though);因果类(for/so);比较类(while/when/than)。并列连词用来连接词、词组和分句,所连接部分意义相关、  相似文献   

6.
并列连词连接并列的词、词组或分句,是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连词中重要的一类。本文主要从上古、中古、近代三个时期调查了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并列连词“与”的使用情况,在每个时期又从使用情况和连接成分的句法功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可以使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并列连词“与”在郭锡良《古代汉语》文选中的使用状况。  相似文献   

7.
英语中为了表态同类的思想观点和行为动作而把两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层次相同、句法功能也相同的词、短语或句子等成串排列构成的结构序列称之为平行结构。从语法角度看,平行结构属于由并列连词连接而成的双项或多项并列结构,其并列成分属于同一语法层次并具有相贩句法功能,而且在结构形式上也要求具有某种一致性,故平行结构又叫做对称的并列结构。本正是从语法角度出发对平行结构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考查并列连词的用法 ◇考查表示不同关系的并列连词 1)表并列关系的并列连词有and,both…and.not only…but also…neither…nor…等 2)表转折关系的并列连词有but,while(然而)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认知语法为理论框架,通过对英汉并列连词在语义、结构和功能上的对比,总结出英语的并列连词更多的是一种形式上的需要,而汉语的并列连词则侧重于语义上对并列的强调。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具体语言事实的观察,发现比较结构和并列结构有着相似的句法特性。从这一新视角出发,提出一种新的解释短语比较句派生的方法:短语比较句是并列缩减操作作用于它的底层从句表达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传统语法认为外加状语是句子中可有可无的成份,这是对外加状语句法功能的一种误解,与附加状语和联加状语一样,外加状语是句予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它的参与是连接两个句子以及更大的语篇单位的必要条件。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外加状语所起的连接作用不同与联加状语。联加状语架起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桥梁,但是外加状语架起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动态衔接枢纽。  相似文献   

12.
传统语法认为外加状语是句子中可有可无的成份,这是对外加状语句法功能的一种误解,与附加状语和联加状语一样,外加状语是句子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它的参与是连接两个句子以及更大的语篇单位的必要条件。但是需要提出的是外加状语所起的连接作用不同与联加状语。联加状语架起了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桥梁,但是外加状语架起的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动态衔接枢纽。  相似文献   

13.
金属配合物自组装聚集体已被证实是构造精致结构的强有力的工具.拥有输水空腔的自组装笼型配合物能使包裹在里面的底物客体分子更加靠近,从而发生相互作用,表现出一些非经典的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14.
袁伟  孙永强 《宜春学院学报》2011,33(12):40-41,80
协同是数据网格技术的系统设计和实现中日益重要的方法。随着多语言和协同模式的出现,比较研究不同的模型并且理解其特点和弱点是非常重要的,发现共同的寓意模型和开发形式上的映射的研究都是非常有趣和有价值的。基于协同模型虚拟系统开放了了解社会的一个可能性,Social Computing和新一代的管理系统。虚拟技术的研究致力建立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公民信息社区的建立。网格化信息系统提供了协同模型的内容提供商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一个似乎非常简单and却存在大量可待研究的话语含义.在句法结构邻接之外,合取and还存在语义结构应接.这种连接一方面依靠毗连,另一方面依靠通连.由此,它赋予合取and在话语逻辑中的语义对称性、传递性和添加性.合取and的这些性质要求我们更加注意合取对象之间以及合取对象与话语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因为这样我们就可能更加贴切地理解他人和我们自己的话语.  相似文献   

16.
当代工业管理是以经济、社会和生态多元目标为基本前提的管理。为了使工业管理主体能够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亦即为了使工业管理主体在行使其“经济人”角色的同时,又能遏制其“经济人”行为导致的“负外部性”结果,并积极参与到可持续发展活动之中,倡导工业生态协同管理,发挥这种管理面对多元目标“动态平衡”关系的协同学性质,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配位聚合物通常是指以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为中心,以有机配体为联结体,通过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的配位作用而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一类化合物.为了能得到结构新颖、功能独特的晶体材料,一些非常规的合成方法诸如原位合成法被发现和采用,本论文着重综述了配位聚合物的原位合成策略.  相似文献   

18.
with的语法化——英汉伴随介词的演变模式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ith存在着“介词〉从属连词”这样一个语法化趋向。导致英语伴随介词没有演变成并列连词的主要因素是语义滞留原则,导致汉语伴随介词最终不能发展成句级并列连词的原因是句法位置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传统上,学者们一般在句法层面上对英语联加状语进行研究,从语篇层面上研究联加状语也引起了语法家们的注意。联加状语在语篇构建过程中具有以下几种功能:衔接功能,接续功能,限定功能和预示功能。联加状语的多功能性使得语言使用者能够做出灵活的选择,从而满足交际需要。  相似文献   

20.
《诗经》中“斯”有动词、代词、连词、语气词和词尾等多种词性及词义和语法功能。“名+斯”、“谓+斯”、“彼+谓+斯”结构的“斯”相当于指示代词“者”,“数+斯+名”结构的“斯”相当于指示代词“其”,“螽斯羽”等“斯”功能同连词“之”。因文字假借和语法演变,“斯”字被借作指示代词,指示代词进一步向连词、语气词和词尾发展。《诗经》中不同词性的“斯”分别和先秦汉语虚词“之”、“其”、“者”、“然”等异词同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