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42个少数民族拥有女新闻工作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3月23日,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和《民族团结》杂志社,在中国妇女报社联合举行首届少数民族女新闻工作者座谈会,总结检查自1995年北京联合国世界妇女大会以来中国新闻界落实《北京宣言》和我国《妇女发展纲要》的行动,讨论少数民族女性与新闻工作的关系。有40多名少数民族女新闻工作者和汉族新闻工作者参加座谈。座谈会由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会长斯热歌主持,《民族团结》总编辑铁木尔指出:“今天我们举办的这个座谈会,规模虽小,意义重大……50年前,中国少数民族的女性参与新闻工作的人屈指可数,寥若晨星,大概只有数十人…  相似文献   

2.
书讯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出版发行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日前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各少数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3.
3月23日,首都女记协和民族团结杂志社在京联合召开少数民族女新闻工作者座谈会,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电视台、中国妇女报、民族画报社等单位的40多名女新闻工作者出席了会议。 座谈会上,许多同志介绍了自己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当代传播》2007,(6):62
由中央民族大学白润生教授主编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一书最近由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搜集、整理、编写了26个民族的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共525人。收入本书中的新闻人物都是在近代和现当代新闻史上做出贡献的新闻工作者,特别是那些为推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发展具有重要贡献的新闻工作者。其中包括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少数民族女报人葆淑舫,以及多个民族历史上第一名高级编辑、高级记者、第一位获国家级大奖的著名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5.
《中国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生平检索》(以下简称《生平检索》)是由我国民族新闻史研究专家、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白润生主编出版的一部学术著作。《生平检索》对我国的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搜集、整理,它的问世不仅填补了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史料研究的空白,而且对研究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研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事业  相似文献   

6.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维新派办的报刊,维新报刊为女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最初的活动舞台。那么,在中国新闻史上,谁是第一个女新闻工作者呢?  相似文献   

7.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维新派办的报刊,维新报刊为女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最初的活动舞台。那么,在中国新闻史上,谁是第一个女新闻工作者呢? 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3月  相似文献   

8.
姚远 《新闻窗》2010,(2):97-98
新闻事业发展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是否拥有一支出色的新闻工作者队伍。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兴起虽晚,但一直在前进中,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与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素质的逐步提高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12日.中国地市报女记者协会在广东珠海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正、副女总编(社长)以及女先进模范新闻工作者共30余人参加了成立大会。 据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不完全统计,全国300余家地市报拥有新闻工作者10万之众,而女性人数近一半。中国地市报女记协将本着“团结、务实、奉献、服务”的宗旨,广泛团结全国地市报女新闻工作者,维护女新闻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与尊严,调动半边天的积极性,促进女新闻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开展信息沟通、业务研讨、经验交流、业务培训等。  相似文献   

10.
由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中国女记者与21世纪》研讨会前不久在京结束,来自首都及河北等地的万余名女新闻工作者就21世纪媒体发展与女新闻工作者的地位作用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与会者认为,即将到来的21世纪,社会将发生许多变化,女新闻工作者面临诸多考验及挑战。女新闻工作者应从现在开始加强科技意识、信息意识、开放意识、群体意识、国际意识。  相似文献   

11.
短波     
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研讨会今年5月17日到20日在北京举行了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研讨会,主题是讨论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的发展、作用和地位等问题。这次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由中国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与会代表来自孟加拉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新加坡、泰国、土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维新派办的报刊,维新报刊为女新闻工作者提供了最初的活动舞台。那么,在中国新闻史上,谁是第一个女新闻工作者呢?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年3月版)...  相似文献   

13.
短波     
▲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研讨会今年5月17日到20日在北京举行了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研讨会,主题是讨论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的发展、作用和地位等问题。这次会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助下,由中国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的。与会代表来自孟加拉国、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新加坡、泰国、土耳其、中国12个国家共有15人,还有来自印度、上海、香港的观察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官员也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女新闻工作者对目前的工作满意程度如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开展的“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和发展调查”表明:女新闻工作者对目前的工作表示“很满意”者占9.6%,“满意”者占60.5%,合计为70.1%;有10.9%的人表示“一般”,还有16.9%的人表示“不大满意”,2.1%的人表示“不满意”。 《中国女新闻工作者现状和发展》调查报告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资助,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联合组成课题组完成的,笔者任课题组长。该项调查在全国除台湾省外的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以拥有新闻专业职务(含新闻记者、编辑、校对、翻译、新闻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的2.8万女新闻工作者为总体,随机抽取4033人为调查对象,另外随机抽取1834名男新闻工作者作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当今的全媒体时代为背景,通过研究少数民族新闻的概况,提出了对新时期下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相关要求,以帮助少数民族新闻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上,女新闻工作者为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觉醒,寻求女性解放鼓与呼;为唤起民众救亡图存,凝聚社会合力践与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营造良好舆论环境,撑起了"半边天".本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女新闻工作者的事迹和贡献,展现她们的风采,以激励当代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创造更多响应时代呼唤的光辉业绩.  相似文献   

17.
中国历史新闻学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没有55个少数民族新闻事业和办报活动历史的新闻史就不可能是一部完整的、科学的、系统而全面的史学著作。总结和归纳中国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发展及其新闻工作者对中国历史新闻学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  相似文献   

18.
2009年国庆,我携全家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杭州探亲访友,并为我的新课题<中国女新闻工作者和社会发展>收集资料.在浙江省女记者协会和省广电集团的协助下,我趁便访问了14位女新闻工作者和两位男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主要报纸有关女性报道的内容分析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国主要报纸有关女性报道的内容分析报告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为了了解妇女在中国新闻媒介中的地位,首都女新闻工作者协会组织了首次对中国主要报纸头版版面的内容分析。分析的报纸为1992年12月份和1993年12月份的《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经济参考报...  相似文献   

20.
时间:1988年5月17日至21日。地点:中国,北京昆仑饭店。人物:来自印度、日本、孟加拉、尼泊尔、菲律宾、斯里兰卡、新加坡、泰国、巴基斯坦、土耳其、马来西亚、中国等12个国家的15位女新闻工作者代表和几位观察员。会议宗旨:探讨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的地位和作用,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增进理解和友谊;推动交流和发展。由中国首都女记协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主办的“亚洲女新闻工作者研讨会”在北京昆仑饭店隆重举行开幕式。忙碌的摄影记者把摄像机对准新老朋友的热烈交谈,对准那不同肤色、不同服饰的人们愉快的笑脸,还有中国新闻界知名人士前来祝贺的热烈情景,摄下了这一个个难忘的镜头。银丝满头的中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