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遥 《文教资料》2009,(28):122-124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的社会理想,是和谐、自由、人的全面发展三位一体的社会组织形式。自由、和谐是“自由人联合体”的本质属性。“自由人联合体”是当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追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逐渐迈向“自由人联合体”是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的历史发展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
一、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科学预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不仅全面系统、精细深刻地解剖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剥削特征和历史必然性,而且还对未来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公有制经济作了科学预见。他明确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被消灭以后,摆脱了被剥削和被奴役地位的、在人身上和经济关系上都自由的劳动者将组成“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其主要经济特征有:第一,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劳动者共同占有全部生产资料,“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同上)因而生产的劳动产品为社会所公有;第二,在“自由人联合体”中,社会各个经济部门的发展要有计划按比例地进行。劳动者“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那里,鲁宾逊的  相似文献   

3.
"自由人联合体"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旨在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种种分裂性的不和谐问题,使人类个体的全面发展成为人类整体全面发展的条件,进而实现"自由人"与"联合体"有机一体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是一个抽象概念,不同社会有着不同的价值解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实践路径只能是"自由人联合体"。  相似文献   

4.
十七大报告一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预示“建设”的任务已经框架性完成,今后的任务就是如何在“坚持”的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这一框架。为这个框架予以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界定,便凸显其发展取向的指导意义。“统分结合”就是“中国特色”框架之本,其价值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取向——“自由人联合体”——“分”于“自由人”,“统”于“联合体”。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20,(2):80-83
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视域下,自由人联合体从个体中获得自由的维度来说明未来社会的形态,充分体现了个人与整体之间的密切联系。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解读"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其发展性,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社会与自然三者之间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6.
1  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概念是从劳动者个体出发,说明在劳动者群体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后,劳动者个体与劳动者群体即社会之间的关系,说明劳动者个体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中的地位、作用和行为方式。同社会主义公有制概念相比,劳动者个人所有制更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2  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见的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就是劳动者个人发展到自由人阶段时的生产关系。自由人联合体就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的目标模式,分为自由人理论和联合体理论。自由人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劳动者个人所有制目标模式中…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人类永恒追求的目标,人类历史就是一部自由史,过去一切阶级社会都没有真正实现自由。阶级的对立与"自由人的联合体"存在逻辑上的悖论。追求自由就必须消灭阶级,真正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的社会就是消灭私有财产的没有阶级对立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是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和结果。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国际联合与人类解放的学说,它包含无产者的阶级联合与自由人的联合两重维度,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并非其全部内容,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是极大的误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哲学基础、理论内涵与价值诉求上,与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的自由人联合体维度相融相通,因而属于马克思主义国际主义...  相似文献   

9.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了社会形态的特殊性,社会的本质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因而,研究社会主义的本质,必须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上全面地界定,这样才能避免各种各样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错误倾向。一、历史上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及浅析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经揭示过消灭剥削、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他们还认为,未来社会是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建立“自由人联合体”的理论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的传统理解,不仅在理论上导致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与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的逻辑上的不一致,而且也是国际共运屡遭挫折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认识上的原因。资本主义的终结是电子—信息技术高度发展及其普遍社会化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社会主义社会堵开始出现“自由人的联合体”的曙光。在此之前无论哪国的社会主义社会都处于社会主义级阶段。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以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为出发点、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所提出的全球价值观,也是自由人联合体的初级形态。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从资本共同体向自由人联合体过渡的必然阶段,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所以,应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诠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以建构合作共赢、互惠互利、和而不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偏离了这一核心价值观所指引的发展方向,把公有制、计划经济和过度集权等内容当成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逐渐校正了偏离的方向,从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到江泽民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再到胡锦涛的和谐社会理论,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了自由人联合体这一价值观的重要性,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步回归。  相似文献   

13.
"自由人联合体"概念具有确定历史坐标定位的重要意义,它是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形态特征的指认,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科学判断。法国大革命以后,德国启蒙运动对英法启蒙形成的自由观加以反思,并在康德处达到"彻底自由"的高度,又在黑格尔思辨哲学中实现了自由逻辑形式,马克思通过实践的路径继承和超越了德国古典哲学所形成的自由观,将赫尔德的"归属"、康德的"自主"和黑格尔的"整体"科学地加以综合,最终完成了"自由人联合体"与唯物史观的同构。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恩格斯预见的"自由人联合体"的未来社会实行纯而又纯的单一的全社会公有制,它将消除商品生产;列宁认为商品货币关系只存在于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我国关于公有制和市场经济能否结合的探索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个阶段.最后提出我国目前国企改革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哥达纲领批判》、《反杜林论》等主要著作中曾经预言,社会主义社会是没有商品生产和货币关系的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设想有一个“自由人联合体”,并且预计“这个联合体的生产品是社会的产品。……在那里,人们同他们的劳动和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无论在生产上还是分配上,都是简单明了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95—96页)在《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在一个集体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上,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提倡社会和谐”的主张进行了扬弃,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从而创立了自己的和谐社会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最高境界是“自由人联合体”,要达到社会和谐必须以高度的社会生产力为前提。  相似文献   

17.
科学院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发展生产力,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制度的关系决定社会主义本质的展现是一个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在初级阶段的发展现程度。  相似文献   

18.
法律理性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理性化是西方法律文明从古希肛以来一以贯之的传统。当代法治国家正当程序原则的普遍化和对后现代法学之“元话语衰落”的追问,表明古典自然法学派的实体理性思想经过19世纪末和20世纪后半叶的两次挑战,正在出现某种更高层次的理性回归。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及人类解放的思想,从另一个侧面深化了法律理性,是我国法制建设的旗帜。中国法制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即法治理性化,其实质是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通过确立基本的法律理性原则,实现正当程序的理性化,以体现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类解放的伟大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人的发展思想是马克思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所追求的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主要表现对异化劳动的批判和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上。但是,由于对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认识上的偏差,给社会主义实践带来了严重曲折,损害了社会主义的声誉。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人的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邓海英 《文教资料》2006,1(1):26-27
本文试从马克思美学的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出发,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美学思想中的和谐观,即在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中,达到自然必然性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而社会和谐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起“自由人联合体”,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