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骆正林 《新闻前哨》2001,(11):41-43
隐私的存在缓解了人们对人格的担忧,保证了个体自由愉快地生活,个人隐私一旦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人只能低着头做人。信息时代,网络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网络时,自己的隐私悄俏从“漏洞”中流了出去,成了别人开心的道具,为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唤醒了人们对网络的深思,人们期盼获得一种手段,让大家既享受现代文明,又拥有宁静的生活。 网络漏洞威胁个人隐私 隐私是人生活的秘密,包括个人的人体秘密、性关系秘密以及其他生活情报秘密。隐私权就是公民对其个人秘密的自由决定权,它划定了个人空间与公共…  相似文献   

2.
骆正林 《新闻知识》2002,(10):50-51
信息时代,网络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然而,当人们陶醉于网络时,自己的隐私悄悄从“漏洞”中流了出去,成了别人开心的道具。为进步所付出的代价,唤醒了人们对网络的深思,人们期盼获得一种手段,让人家既享受现代明,又拥有宁静的生活。  相似文献   

3.
党颖 《中国出版》2015,(12):38-41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典型代表,在经过了快速发展之后,已经明显加快了社会信息之间的流通。但是,当人们在享受着新媒体带来快捷、便利生活的时候,自身和他人的权利却因各种因素而受到侵害,这就是微博侵权。文章对导致微博侵权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微博侵权行为提出相应的法律监管对策:明确微博服务商的责任;及时履行审查义务;净化网络环境,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相关网络侵权法律,明确各方需承担的法律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快速发展,基于数字图书馆的网络侵权纠纷已经成为制约数字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如何利用归责原则对各种侵权行为进行责任认定,为数字图书馆在建设和服务过程中避免侵权提供具体的建议,新颁布的《侵权责任法》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契机,但该法也应在特殊侵权行为中增设章节专门规定网络侵权行为,并将数字图书馆作为网络侵权特殊主体来规制。  相似文献   

5.
许林丽 《大观周刊》2011,(20):221-222
伴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步覆盖了人们的生活。与此相伴而生的是网络侵权案件的层出不穷。在对网络侵权案件的法律救济问题上,解决管辖权的选择问题则尤为重要。本文通过网络侵权案件,对各国的理论和特点的分析真确认识传统管辖原则面临的挑战同时给出了自己试图解决问题的观点。以期为我国的司法实践和立法完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润阳 《新闻世界》2014,(7):304-305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沟通平台,在改变人们生活同时,也提出了网络著作权保护的新问题。目前在司法保护存在诸多弊端的情况下,微博平台有责任为微博提供著作权保护。新浪微博运营商采取了若干主动保护微博著作权的措施,包括事前侵权防御和事后侵权处理,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保护范围有限、保护方式机械、保护效率不高等缺陷。  相似文献   

7.
在web2.0时代,网络传播为人们提供了媒介历史上最大的自由和最多的选择,但同时也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网络侵权就是其中之一。本文从近两年来较典型的网络侵权事件入手,阐述了网络侵权的含义和主要表现、分析了治理网络侵权的难度,并从技术、立法、道德自律三个层面探讨了网络侵权的预防手段和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从我国的现阶段情况来看,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其普及率并不高,阅读层面也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对于某些有恶意性的网络语言,在保证人们合法的名誉权的前提下,应该尽量放宽追究法律责任的尺度。解决网络名誉侵权的最好途径毕竟还是人们之间的理解与宽容。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媒网络作品的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建勋 《现代传播》2007,(3):113-116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我国传统媒体也纷纷拓展第四媒体。网络作品作为基石,不断提高第四媒体的冲击力。由此带来的权利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对网络作品的特点、侵权类型、保护方式进行阐述,通过文义解释、分析实证、对比论证等方法对网络作品的作者的著作权、法律保护及理论与实务问题进行论述,以期探讨网络作品有别于传统作品的独特之处,进而加强对网络作品著作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数字图书馆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信息传播中的侵权现象,为此本文对这些现象做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结合对问题的剖析,总结了其中存在的影响根源。最后根据当前现状提出了规避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侵权行为的举措。  相似文献   

11.
梁燕 《今传媒》2012,(5):48-49
网络上的偷拍照片和视频随处可见,露骨的标题不自觉地充斥着眼球,有人因被排偷拍成为网络红人,也有人因为要摆脱偷拍而丧失生命,偷拍"作品"在"娱人"之后也触及了"扰人"的法律问题、以及相关网络伦理的问题,很多普通人也开始担心成为被偷拍的对象而被讹诈或者侵犯隐私,本文将对此类网络偷拍现象从网络伦理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2.
梁燕 《报刊之友》2012,(5):48-49
网络上的偷拍照片和视频随处可见,露骨的标题不自觉地充斥着眼球,有人因被排偷拍成为网络红人,也有人因为要摆脱偷拍而丧失生命,偷拍"作品"在"娱人"之后也触及了"扰人"的法律问题、以及相关网络伦理的问题,很多普通人也开始担心成为被偷拍的对象而被讹诈或者侵犯隐私,本文将对此类网络偷拍现象从网络伦理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开始通过网络来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并通过网络舆论来影响社会的发展。在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舆论也开始进走人们的生活,威胁着人们的隐私权和正常的生活。加快对网络暴力舆论特点和成因的研究,有利加强对网络暴力舆论的控制、监督和引导,营造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14.
常青 《晋图学刊》2011,(3):25-27
网络链接作为互联网的"灵魂",使得整个网络连成了一个整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信息传播方式和阅读方式,但网络链接在方便人们获取信息的同时,也使权利人的许多合法权益被暴露或被侵害。本文就网络链接引发的著作权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互联网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网络新闻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重要的影响。在人们对互联网络的认识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中,网络新闻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人们通过网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发布新闻,而且这些新闻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在新闻传播中大家可以进行更好的互动和交流。作为一种新形式的网络新闻——网络推送新闻,其对新闻价值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本文将网络推送  相似文献   

16.
由于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将更多的大事小事及时地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面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也使人们对于新闻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于身边发生的事情。电视民生新闻抓住时代的特点将人们身边发生的事情以新闻的形式播报出去,将非常重要的生活资讯与决策提供给广大的人民群众,还引导人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电视民生新闻对于人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基于此,本文首先对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进行分析,然后对电视民生新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社会中,新闻是一个庞大的产业,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主要途径。新闻自由已成为各国法律保护的对象,然而如同其他任何权利一样,新闻的言论自由一旦遭到滥用,就必然构成对他人合法利益的侵害。 作为侵权行为的一种类型,新闻侵权除应具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侵权行为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外,还有自己的一些特征。归纳起来有如下三个: 一、新闻侵权主体的复杂性及特定性。新闻侵权是通过新闻报道实施侵害的,而一则新闻的公开发表则必须有新闻制造者和新闻发表者,即作者和新闻出版…  相似文献   

18.
于丽臣 《声屏世界》2009,(12):26-28
随着互联网电视在国内市场的火爆销售,由此引发的侵权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谁该为互联网侵权事件负责?如何确保互联网电视对版权内容获取的合法性?又怎样保障内容提供商、电视厂商和网络运营商的各方利益?读者可以从本文中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19.
网络时代的虚拟特质,使新闻信息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媒介伦理失范现象的出现。本文通过对我国当下新闻传播伦理现状进行分析,阐述了各种虚假新闻信息的泛滥、媒介审判现象、人肉搜索的负面效应等新闻传播伦理问题对人们正常生活和价值导向产生了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我国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向上的氛围,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史静宜 《大观周刊》2012,(44):195-196
当今社会,网络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毫不夸张的说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模式。网络环境中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也凸显其“双刃剑”的功效。一方面,网络给中小学生的生活增添了无限的色彩,扩展了他们的知识宽度和广度,也增加了人际交往层面;另一方面,网络中信息纷繁芜杂,网络虚拟的环境和与现实相悖的交往空间也令部分缺乏现实沟通的孩子迷失方向,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