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十二册,第25课是<明天,我们毕业>,文中有一句:"一到这个时候,我们便奔向各自喜爱的天地,有的学习电脑,有的排练合唱,有的外出写生,有的制作标本……",这句中"喜爱的天地"后面用了逗号,笔者颇感不妥,应该改用冒号.  相似文献   

2.
我们来说句内点号——逗号。逗号是不能随意使用的。例:“我们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对购进的病猪,他未按站长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受到了惩罚。”到底是“让历史的悲剧重演”,还是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对病猪加盖“合格肉”图章的,到底是“他”的意图,还是“站长”的意图?原来第一句中的逗号和第二句中的第二个逗号都是在不该停顿的地方停顿了。这样,把原句所要表达的意思恰恰搞反了。表示句子内部停顿的符号,除了逗号以外,还有顿号、分号和冒号。它们长相各异,顿号像粒芝麻,分号像棵豆芽,冒号像双胞胎兄弟,可它们与逗号作…  相似文献   

3.
逗号,它的作用是表示句子之间的停顿,但在特殊的语言环境中往往有着特殊的作用。《鸟的天堂》一文的第21节中有这样两句:“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跳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大的”“小的”“花的”作者用了逗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逗号在朗读上停顿时间比顿号长,朗读时就缓慢多了,这正好深情地表述出作者对鸟的天堂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教学中抓住这几个逗号引导学生比较朗读,就能使学生直接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体会标点符号的妙  相似文献   

4.
句中停顿,是语文测试的内容之一,许多人把握不住句中停顿的要领。下面就谈谈句中应怎样停顿,“/”表示停顿。1.看标点如果句中有表示停顿的标点符号,在这些标点处应先作停顿。停顿的时间按顿号(或连接号、间隔号)、逗号、分号(或冒号、不表声音延  相似文献   

5.
单句成分之间.有时可以用逗号、冒号或分号,但以不用为常见;复句分句之间却一般都要用逗号、冒号或分号表示分句间明显的语音停顿。单复句的纠缠不清,往往跟逗号、冒号或分号有关。复句中,紧缩复句,分句之间没有逗号、冒号或分号,形式上酷似单句。但是,其内部存在着复  相似文献   

6.
问:我们常常看见这样写的标语:“毛主席万岁,万万岁!”“毛主席万岁!万万岁!”为什么在“毛主席万岁”之后,有的用逗号,有的用感叹号? 答:逗号(,)是表示语句中间停顿的一种点号,感叹号(!)是表示感叹句句末停顿的一种点号。 我们平时欢呼“毛主席万岁”的时候,通常使用这么几种基本句式:  相似文献   

7.
一、《雨中登泰山》(高中语文第一册、92年版、第3页)第一段最后一句:“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错过了。”这句话中“杜甫的愿望”后的冒号应删去,因为冒号一般管到句终,而根据文意,本句中的冒号只管到“一览众山小”,故应删去冒号,让“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做句子的一个成份,文意就更明白了。二、《绿》(高中语文第一册、92年版、第184页)有这样一句:“梅雨潭闪闪的绿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这句话中的分号应改为逗号。因…  相似文献   

8.
这里为何用逗号学了《夜莺之歌》一文以后,有学生问:游击队员数夜莺叫声的那一段里,“一二三”后面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我首先表扬了他肯动脑筋,然后从标点符号的作用结合课文作了解释。顿号和逗号,都表示停顿,但停顿的时间有别:顿号很短暂,逗号则略微长一点。联系课文看,由于是“慢慢地数”,每数完一声,停顿的时间自然不会十分短暂,因此在“一二三”后面标上逗号,就准确地表示了“慢慢地数”的意思。从中可见作者斟字酌句运用标点的功夫之  相似文献   

9.
标点符号这个大家族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四种,表示句内的各种  相似文献   

10.
李思珩先生在贵刊2000年第3期上撰文,认为:“顿号常用在句内并列词语之间,如果句内并列的各项都带有‘啊’‘啦’等语气词的话,由于语气词的使用延长了停顿的时间,使这些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加大,因此应该用逗号表示停顿,而不能用顿号。”李先生以此为依据,认为“这里  相似文献   

11.
〔问疑解难〕 1、顿号、逗号和分号在使用上如何区别? 逗号是表示句中的停顿。在一个句子里,意义上、结构上可以断开的地方,可用逗号。它是标点符号里使用最多的一种。顿号是表示句中词或短语并列成分之间的停顿,停顿时间短于逗号。分号主要是表示复句中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停顿时间长于逗号。如; 《制台见洋人》、《第二次考试》都是小说;《蜘蛛》、《海光》都是说明文。 2、有疑问代词的句子就可以用问号吗? 有些句子,虽然有疑问代词,但整个句子没有疑问语气,不期待对方回答,那么句末就不用问号  相似文献   

12.
分号集锦     
语法规律的说明,一方面要注意区分一般规律和特殊习惯;一方面也不能只看出现频率较高的合乎规律的语言现象而忽视出现频率较低的但仍合乎规律的语言现象,而以偏概全。否则,读者会把这些缺乏概括性、科学性的“说明”误做不可违犯的规则,束缚自己的手足,对别人规范的言语当毛病去挑剔。本文作者以科学的求实精神,下苦工夫搜集中学教材的言语实例,分析研究,自己找出规律。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提倡的。分号应当是用在比逗号停顿较大的地方,以显示语言的结构层次。本文“一”的第3、4、5例句中,使用分号的部分和全句的其它部分之间有逗号隔开,可否将这个逗号改用表示“分提总括”的冒号,请读者斟酌。至于所举《花城》中的一句,似应变换句式,将这个长句化为几个短句,避免这样使用分号。  相似文献   

13.
读罢《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1期上喻修峰老师的文章《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笔者想就文中提出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要回答“自然段的结尾可不可以是冒号”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自然段”“和冒号”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首先来看什么是“自然段”。“自然段”是作者为了使文章眉目清楚、条理分明,行文时自然形成的基本单位。在文章中,每个段落开头空两个字的位置,这是其形式标志。一般的自然段应只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和内容。其次来看什么是“冒号”“。冒号”是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可以用在…  相似文献   

14.
一、并列词语之间顿号、逗号的分用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简称《标准用法》规定 :“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用顿号。”但逗号的用法比较灵活 ,也可以用来表示并列词语间的停顿。例如 :①小坪下面有几块菜地 ,豆角蔓、苦瓜藤和紫苏叶子都非常茂密。 (黄伯荣《现代汉语》)②从这一边看那一边 ,岸滩 ,房屋 ,林木 ,全都清清楚楚 ,没有太湖那种开阔浩渺的感觉。 (同上 )例①有三项并列词语 ,作后一分句的主语 ,中间用了顿号。例②也是三项并列词语作第二分句的主语 ,中间用了逗号。那顿号、逗号在并列词语之间是如何分用的呢 ?对此…  相似文献   

15.
逗号在句中一般表示语气的停顿,但有时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还具有特殊的作用。一、强化思想感情。《再见了,亲人》一文的课题内有一个不怎么引人注意的逗号。它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不妨将这个逗号省去——“再见了亲人”,然后与原句对比进行品味朗读,从中不难体会到,有逗号的这句更能表达志愿军叔叔对朝鲜人民的依依惜别之情,更能体现中朝人民的情谊深厚这一文章主题。  相似文献   

16.
赵学潮 《青少年日记》2009,(6):66-66,51
把直接说的话改为第三者的转述,一般可按如下四步进行:一去。即去掉原句中的引号。因为改成了转述,不再是引用原话,因此引号必须去掉。二换。即将原句中的冒号换为逗号。由于改成了转述形式,冒号的提示功能已经失去,因此须将它换为句中表停顿的逗号。  相似文献   

17.
标点符号在书写上有一定的格式,同学们一定要正确使用。句号、逗号、顿号、冒号、叹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一般点在格子左下方;引号、括号、书名号都书写在文字前后空格里,各占一个字位置。今天,我们要重点学习逗号、冒号和引号,初步认识一下顿号。例如:(1)大楼浅棕色的外表,特别引人注目。这句话中的标点符号就是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停顿。(2)李大爷接过药,激动得连嘴唇也颤抖了,连声说:“谢谢!谢谢!”这句话中的提示语是“李大爷接过药,激动得连嘴唇也颤抖了,连声说”。在提示语之后的标点符号就是冒号。在提示语之后的“谢谢!谢谢!”前后空…  相似文献   

18.
对于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于1951年9月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分别定义为:“句号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问号表示一句问话完了之后的停顿”;“感叹号表示一句感叹话完了之后的停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于1990年3月修订发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以下称《用法》)中把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句末点号的用法分别定义为:“句号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问号表示疑问句末尾的停顿”:“叹号表示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复句中分句与分句间一般用逗号或者分号来停顿,但也有用冒号的。冒号与顿号、逗号和分号一样,也是属于点号表示停顿的,但它还兼表提示,具有标号性质。其它点号都有自己的使用范围,但是冒号比较特殊些,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不仅可以用在单句的成分与成分之间,还可用在复句的分句与分句间,也可用在句群的句子与句子间,甚至还可用在文学的段落与段落之间。当它用在复句的分句与分句间的时候,这就产生了分句划分与冒号的问题。如:  相似文献   

20.
读了《小学语文教学》2006年第4期郭老师的《自然段的结尾可以是冒号》之见解,感觉很有新意,但笔者的观点大不相同。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要清楚“冒号”的作用。“冒号”是表示提示话语之后的停顿,以提示(引起)下文;也用于总结性词语的前面,以总结上文。再看什么是“自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