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丽娜 《宁夏教育》2009,(10):76-76
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和自我教育》一文中曾论述道:“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战为学生的精神财富。”体验教育是达到这种境界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苏霍姆林斯基道德教育,通俗地说,就是教育学生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应该做的如何把它做得更好,不应该做的不仅自己不去做,还要努力劝阻、抵制别人去做。说到底,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人的最起码的品质:是非感,正义感,善良感,诚实感,责任感,互助感……把  相似文献   

3.
正导语: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追求成功的权利,又需要坦然地面对挫折与失败。那生命中的疼,会接连不断地出现,你觉得它们是多余的吗?其实,它们并不多余。当你没有抓住机会的时候,你的身体会疼一下:当你没有珍惜家庭幸福的时候,你的身体也会疼一下。当别人的事业蒸蒸日上,而你一事无成的时候,这种疼会更强烈。疼,让你明白,只有努力才能有收获,只有珍惜才能有结果。  相似文献   

4.
<正>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而小学语文教师肩负"教书"和"育人"这两大重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当作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当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在日常教  相似文献   

5.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要使“八荣八耻”真正植根于学生的心灵,并最终内化为他们的信念,对学生产生鲜明的引领导向作用,必须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程来抓,且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为此,要努力建立健全下列“四项机制”。一、建立健全宣传机制一定要抓好宣传阵地的舆论号角作用,将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同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同为孩子们树…  相似文献   

6.
杜军 《林区教学》2010,(7):118-118
小学音乐教学的意义之一在于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教学中只有当学生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教学任务才能得以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7.
李来军 《考试周刊》2010,(17):57-57
新课标强调阅读活动中应注重个体差异,提倡个性化阅读。语文教师必须不断地探索更多更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只有当学生认为阅读是一种时尚的时候.也只有当学生的阅读由“口”而“心”的时候.阅读教学才能有一读惊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当教育者走进学生心灵的时候,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9.
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有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偷快地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好.语文课也是一样.如果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一上课就叹气""一做作文就头疼",这怎么能学好语文呢?对兴趣重要性的认识是一码事,在实践中能不能着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又是一码事.  相似文献   

10.
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明确的要求是前提,只有当学生能根据目标自觉地对自己提出切合自身特点的严格要求的时候,才能使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1.
《辅导员》2010,(19):32-33
【举例导引】当绿芽探出小脑袋的时候,是否引起你的注意呢?当蝌蚪变成青蛙的那一刻的时候,你是否也为它们的长大拍手叫好呢?我们身边生物生长过程,蕴藏着许多大自然的奥秘,只有慧眼的你才能体会到其中的变化。把让你欣喜的过程记录下来是个了不起的一件事。可怎么记录呢?  相似文献   

12.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倾向是多方面的。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力,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有其特殊的意义。小学生年龄小,道理懂得少,各种心理过程常带有很大的无意性。因此,经常保持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就成了他感知事物、发展思维的强大内动力。只有当学生对某种学习感到兴趣的时候,他才能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才不会觉得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积极思考,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他还指出:"只有唤起人们实现自我教育,才是一种真正的教育."这说明自我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时,必须注重学生的自我教育,把学生从一个受教育者变成一个自我教育者,使他们在自我教育中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只有当它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亲身体验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它启迪我们在《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努力  相似文献   

16.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少年,只有当他学会了不仅仔细地研究周围世界,而且仔细地研究自己本身的时候,只有当他不仅努力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而且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时候,只有当他的精神力量用来使自己变得更好、更完善的时候,他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相似文献   

17.
李露 《中学文科》2007,(6):107-107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有兴趣学习的时候,他才能集中注意,积极思考,才能对知识掌握得快,记得牢,学习效果才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18.
校长的影响需要是校长对学校师生施加影响的初始动机,只有当校长心存影响需要的时候,才能自觉主动地施加自身的影响。在学校管理实践中,校长的影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当校长的影响需要及影响方式与学校师生的影响需求相匹配的时候,校长的影响力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梁容 《贵州教育》2007,(21):36-37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位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时候,才能使整个认识活动积极起来,学习的情绪才能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才能增强,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真正目的.因此,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教学中来,具有非常莺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任务的设计原则1.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感兴趣的时候,他们才能集中注意力,很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我在设计任务的时候,会尽量多采用诸如游戏、表演、问卷调查、手工制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