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逍遥游》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也是先秦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晋代郭象的《庄子注》把它列为“内篇”的首篇。北京大学郭锡良等编写的《古代汉语》和华东师大编写的《大学语文》这两部影响较大的高校教材,都收有此篇,可见它在先秦散文中的地位.清人林云铭说:“《逍遥游》之旨,则散于诸篇之中。”(《庄子因》)林说指的是《逍遥游》的思想倾向,其实,作为《庄子》的代表作,庄子散文那种汪洋恣肆、神奇浪漫的艺术风格,在《逍遥游》中也得到集中的体现。因此,如果说《逍遥游》的风格也“散见于诸篇之中”,亦不为过。本文试从《逍遥游》入手,来分析庄子散文的风格。  相似文献   

2.
《庄子》散文的意象是庄子思想极其重要的载体。本文以《庄子·逍遥游》为案例 ,通过对《逍遥游》意象艺术的深入剖析 ,试图寻绎蕴含其中的深远的哲理内涵 ,这种方法对于完整地理解《庄子》是不无裨益的。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预设:《逍遥游》一文散漫断续,变幻无穷,尽管《逍遥游》是哲理散文,但庄子是以寓言代替哲学观点的阐述,用比喻象征的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很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表明自己的态度,而是让读者从寓言故事中去领悟其中的哲理。这对于十六七岁的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为了让学生快速理解并体味《逍遥游》一文的内容精髓,并真正领会庄子的思想,笔者认为应该用讲故事  相似文献   

4.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亦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空、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在主观幻想中实现“逍遥”的人生观。所谓“逍遥游”就是无拘无束地绝对自由地活动。我认为,庄子的思想基本上是消极的,他的政治主张一般说来也是反动的,但是《庄子》散文作为文学作品却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庄子》散文一般都想象丰富,宏放雄肆,壮丽瑰玮,有很浓厚的文学意味。《逍遥游》这篇文章集中体现了《庄子》散文的艺术风格。首先,《逍遥游》在构思…  相似文献   

5.
<正>《庄子》以其独特的言说方式成就了其“文学性”,作者庄子也成为诸子中真正的“文学家”。道家对于形而上与终极性问题的思考在诸子中也最为突出,庄子被牟宗三称为“半个哲学家”。实际上,《庄子》的文学性衍生于哲学性。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有必要依据《庄子》哲理散文的文体特性,恢复其文化经典的地位。具体到《逍遥游》,就要发挥其在语文课程中“定篇”的作用,将语言和哲学思想的关系作为教学重点,随之调整阅读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钱浩 《文教资料》2009,(31):53-54
本文从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庄子》中的两篇散文:《逍遥游》与《秋水》,对这两篇散文中所体现出的思想进行阐述.同时总结出文中思想所具有的一些现实意义.以此来展现这两篇散文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浙江省使用最广泛的人教版、苏教版这两套中学语文教材中,《庄子故事两则》之《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人教版九年级下),《秋水》(苏教版必修三),《逍遥游》(苏教版必修五、人教版必修五),庄子以四篇作品占据了一席之地。在配套《语文读本》中还选有《山木》《运斤成风》《庖丁解牛》《佝偻者承蜩》等文,与庄子有关的现代散文有《庄周买水》《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等,  相似文献   

8.
曹淑媛 《现代语文》2010,(5):126-127
《逍遥游》是《庄子》一书的第一篇,亦是庄子散文的代表作,它的中心思想是说:人应当不受任何束缚,自由自在地活动。这实际上反映了庄子要求超越时空,摆脱客观现实的影响和制约,忘掉一切,  相似文献   

9.
邓联合博士新著《"逍遥游"释论:庄子的哲学精神及其多元流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以下简称《释论》),是一部立足"逍遥游"解读《庄子》及庄学史的专著。全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三章以《逍遥游》篇为切入点,着力分析庄子"逍遥游"思想的二重意涵及内在紧张;下篇五章  相似文献   

10.
庄子散文“汪洋辟阉,仪态万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逍遥游》尤其想象丰富,构思奇幻,辞趣华深。它运用奇特的比喻,奇妙的引用,奇巧的对比,说明了作者对绝对自  相似文献   

11.
《逍遥游》是庄子散文的名篇,其重要地位可以用近代学者马叙伦的一句话来印证:“开篇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然而每每兴致盎然地读起《逍遥游》,却又如雾里看花,常常不知所云,这是为什么呢?细究,恐怕跟庄子的说理方式有莫大的关联,本文试以鲲鹏南徙的故事来阐述《逍遥游》的一些思维特点,廓清文章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2.
李波  ;王东志 《现代语文》2014,(9):113-115
《庄子》散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语),被誉为第一才子书。而《逍遥游》是其中最具文学色彩的一篇,影响了历代文人学者。新课标人教版将其选入必修课文颇具意义。然而庄子神鬼莫测,其文亦是难读难懂,而《逍遥游》一文的线索又最为隐秘,读之让人如游武夷九曲,摸不着头脑。不要说一般读者,  相似文献   

13.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无限自由的精神漫游人教版高中《语文》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做"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  相似文献   

14.
一、“逍遥游”——人在天地自然中的精神漫游人教版第四册所选《逍遥游》为《庄子》一书的首篇,主旨是讲人生的境界。在庄子看来,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人生在世能作“逍遥游”。那么,什么是“逍遥游”呢?先说“逍遥”的语义。在《庄子》一书中,“逍遥”一词的含义是指一个人在生活中自由自在、悠然自得的精神状态或内心状态。《庄子》一书中,多次使用到“逍遥”一词,有时单独使用,有时和“彷徨”一词对举使用,但词义始终不变。如“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庄子·逍遥游》);“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大宗师》);…  相似文献   

15.
《逍遥游》是《庄子》的第一篇,历来学者对于它的意义多有探讨。可是《逍遍游》一篇之中夹杂了不少寓言,比喻和说理,本篇文笔恣宕,初读起来,当然会有脉胳混乱的感觉,纷纷然找不到它的主旨。笔者在初读本篇的时候,对其中的义理也颇有疑惑,后来读到《诗经·风》的《羔裘》篇时,篇中有“羔裘逍遥,狐裘以朝”两句;由于庄子是先秦时人,他所使用的逍遥意义,也许与(诗三百篇户所载的有关,于是乃参考了其他先秦书籍,加上际籍,向秀、郭象、支遁等六朝学者的理解,可是对理解(逍遥游)一篇,毕竟还有发挥的余地,现在姑且就个人的体…  相似文献   

16.
《逍遥游》是中学语文课本中教学难度最大的一篇,以至于有人提出该篇不宜选作课文.但是,《逍遥游》又是《庄子》一书中最重要的篇章,是解读庄子思想遇到的第一关.此关不过,他关更难过.因此,深入研读本文十分必要,况且,解读本文并非难于上青天,如能寻出一条教学的线索来,让学生实现基本理解还是可以做到的.  相似文献   

17.
在《庄子》的内七篇中,《逍遥游》是相当重要的一篇。而“大小之辩”又是《逍遥游》的题旨所在。但前人和时贤对“大小之辩”的理解各不相同,甚至有人由此得出《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互相矛盾的结论。这其实是片面、静态理解庄子的“大小之辩”所得出的结论。若从动态角度去剖析和理解“大小之辩”,则所谓《逍遥游》和《齐物论》二文的矛盾是可以被消解的。  相似文献   

18.
《庄子》分内、外、杂三篇,学术界相对统一的观点是内篇系庄子所作,当然也就最能体现庄子思想的精髓。《逍遥游》系《庄子》内篇的开山之作,在《庄子》的整个思想体系中无疑具有提纲挈领的功效。准确把握《逍遥游》中词语的意义对《庄子》思想的理解举足轻重,在《逍遥游》中,"逍遥""三飡""晦朔"是多解并存的三个词语,历来颇受关注。从词语考释与题旨定位两个纬度进行阐发,"逍遥"当解为"无待";"三湌"当解为"吃少量的饭";"晦朔"当解为"一月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邹小千 《语文知识》2014,(12):84-85
《庖丁解牛》是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的一篇著名散文。赏析庄子的这篇散文,一定要抓住他灌注其中的哲理性和文学性,只有这样,才能说是赏析到位。笔者在此试着解读一番。 众所周知,庄子吸收神话创作的精髓,大量采用和虚构寓言故事,将之作为阐发其哲学观点的论据,这些寓言故事又常常以人物间问答的方式出现。由于庄子写作“意出尘外,怪生笔端”,因此故事人物的描写极为生动形象,如《逍遥游》中的许由敝屣功名的形象、《人间世》中楚狂接舆的形象、《养生主》中庖丁的形象等。  相似文献   

20.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也是其扛鼎之作,历代庄学研究者都给予特别关注。“逍遥游”是精神的自由自在,是对人的个性的一种高举。我们通过梳理历代庄学研究者对“逍遥游”内涵的理解。从整体上考量庄子思想中“逍遥游”内涵,再结合精神分析理论以探视庄子“逍遥游”思想的深层心理原因,得出庄子逍遥游思想是对现实从精神上的一种超越,庄子建构的理想国只是一个存在于文本之中的乌托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