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昨日,启德教育集团下属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海归就业力调查",共回收超过8000份有效问卷样本。调查结果表明,超过70%的中国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海归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虽说海归的起薪并不高,但后劲十足,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后,平均年收入高达32.7万。调查显示,中国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起薪不足4万,67.2%起薪不足6万。无论4  相似文献   

2.
目前,海归回国正在加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人选择归国创业、就业。据人事部门提供的最新资料,近年来留学回国人员正以每年13%的速度增加,北京.上海.广东、辽宁.四川等地留学回国人员年增长速度更是超过了20%。  相似文献   

3.
海归主要与国内应届毕业研究生就业产生竞争,国内一线城市是海归与国内研究生就业的主要选择。以上海为例,海归对上海市研究生就业市场有极大的冲击,2013年留学回国人员达到了35万人,到上海就业的海归人数在5万左右;上海市毕业研究生3.8万人,在沪就业人数3万人左右,海归在沪就业人数已经远超本市毕业研究生人数。海归和国内研究生就业选择的趋同使竞争愈发激烈,造成人才流动失衡。通过深入分析这一竞争态势的成因,提出改善经济发展结构和就业结构、大力支持自主创业、重视留学教育和国内研究生培养质量,加强人才优惠政策的吸引力等政策建议,有助于解决高学历人才的就业难和就业流向失衡问题。  相似文献   

4.
随着越来越多80后和90后"新生代海归"选择回国发展,他们的就业质量随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203名"新生代海归"为研究对象,探讨社会人口学背景、海外教育经历、国内求职活动三方面对其客观及主观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首先运用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新生代海归"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回国时间、留学形式、留学区域、留学年限、学历、求职频率、面试次数、就业区域和单位类型影响客观层面的就业质量—即平均月薪;而独生子女、回国时间、留学形式、逆文化适应、第一份工作寻找时间、面试次数、offer次数、就业区域和单位类型等则影响主观层面的就业质量—即工作契合度、工作满意度和离职意向;同时,客观就业质量能够影响主观就业质量。根据上述发现,本研究使用ISM模型建立影响因素之间的关联关系与层次结构,发现社会人口学和部分海外教育经历因素在"新生代海归"的就业质量模型中发挥深层根源性作用,海外教育结果(如学历、逆文化适应等)是处于中间的关键连接因素,国内求职活动是影响就业质量的表层直接原因。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新生代海归"高质量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字     
5000元留学生归国工作期望起薪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近日发布《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蓝皮书》(2014),在数十万的调查数据中显示,超过半数(57.94%)留学回国人员期望留在北上广深地区寻找职业发展机会,最受追捧的行业是金融业。绝大多数回国工作留学生的期望薪酬在5 000~10 000元,实际上半数本科生的待遇甚至低于5 000元。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看上去很美的留学却因为性价比过低,令人心碎。  相似文献   

6.
教育部今年3月发布的留学工作相关数据显示,1978年-2016年间,我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2.23%,仅2016年就有43.25万留学生毕业回国,中国的“人才磁铁”效应逐渐明显。与此同时,海归数量的快速增长,使其就业压力更甚从前。  相似文献   

7.
正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统计,2013年我国迎来了史上最大"海归"潮,留学归国人数达40万。对比2011年的18.62万、2012年的27.29万,2013年中国的"海归"人数涨幅十分惊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预测,2017年海外留学生回国人数将增长到66.6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则预计,未来5年内,中国将迎来回国人数大于出国人数的历史性拐点。为什么会出现"海归"热潮?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指出,家庭团聚是留学生回国的主要原因。其中有90.9%的留学生因为不想远离父母而回国,78.4%的留学生因为对国内发展有信心而回国,66.7%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新一代留学生归国之后遭遇了就业困惑,甚至一度出现了“海归”变“海待”的尴尬局面。为了给广州8000名留学生打造就业平台,广州留学生服务管理中心新近成立了留学人才配置部,也称为华南(海外)留学人才配置中心,为归国留学人员和企业提供双向服务。根据调查,目前在广州市创业或工作的留学回国人员超过8000人,年龄在40岁以下的占到了约75%,30岁左右或以下的占到40%左右。这些人大多没有工作经验,回国后面对着和国内应届大学毕业生同样的就业难题。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毛尽忠指出,2004年是广州就业形势最好的一年,实际提…  相似文献   

9.
熊丙奇 《上海教育》2013,(33):69-69
日前,《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发布,2012年中国留学回国人员同比增长46.56%,被称为“史上最大海归潮”。调查还显示,“海归”的含金量在缩,77.5%的海归都表示实际薪资比理想薪资低,仅1.8%的海归表示实际薪资高于自己的期望值。蓝皮书还指出,海归收回留学成本的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广西教育》2009,(18):128-128
以往有望留在国外发展的留学生们在近期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现实,纷纷选择回国就业。中华英才网近期对13305名留学回国人员进行求职状况调查发现,当前创新型、创业型、专业技能型这三类海归人员最为抢手。  相似文献   

11.
陈扬 《中学生百科》2011,(14):61-64
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出国吗?如果你会,那么你决定出国的最大原因是什么呢?是实现自己的梦想,去一流的学府学习;还是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又或者只是想要回国后有一份高薪的工作?随着留学生越来越多,留学经历并不能许诺你高薪,毕竟现在已经不是"海龟>土鳖"绝对成立的时代。如今的我们,又为什么会选择留学呢?让我们来听听几位过来人的现身说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显示,86.3%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 2013年岁末,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举办的留学英才招聘会暨高端人才洽谈会在北京举行。百余家单位提供的近800个岗位,吸引了3000余名海外学子前来洽谈。会场内外人头攒动,交流热烈。火爆的场面向人们传递着这样的信息:海归回国潮来了'海归就业潮来了。  相似文献   

13.
《留学生》2013,(6):8-17
教育部近日发布的统计表明,2012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较2011年增加8.67万人,增长了46.57%。如今,超过70%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就业,中国留学生“新回国潮”正在到来。中国正从世界最大的人才流出国,转变为世界最主要的人才回流国。  相似文献   

14.
2012年中国留学市场持续升温,申请国家呈现百花齐放之势,申请海外高校的学生人数也达到历年来新高,那么是什么在影响中国家庭的留学选择?2012年中国学子整体录取率稳定提升,是否意味着留学变得越来越容易?留学毕业生大军不断增多,他们是否能够成功就业?到底选择哪个国家才能获得最高的性价比?据权威统计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留学生总人数超过了35万人次,其中赴美国留学的人数为15.7万人次,占到了留学总人数的44.8%。同时,这15.7万人次又占到了世界留美学生总人数的21.8%,比  相似文献   

15.
当下谈起留学生就业,总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危机感。 “我国去年海归人才超30万”、“海归就业遇冷”、“海归精算学生遇尴尬”、“海归就业战,你的心理够强吗”……时时扑来的媒体报道,为即将结束留学生涯、真正扛起社会责任的留学生带来了种种揣测和不安。 无论是留在海外还是回国,就业考验着每一个留学生对梦想的坚持。这个过程充满了眼泪与欢笑、期待与失落、坚持与放弃、失去与收获。  相似文献   

16.
“留学报国”是新时代赋予留学生的使命,这一使命的发挥与国内劳动力市场对留学者的评价有密切关联。本文基于“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讨论了本科生出国读研后回国学生与本国读研学生的就业起薪差别问题。利用OLS与Heckman两步估计方法,发现出国读研学生的就业起薪比国内读研学生高约25%且差异显著。揭示了国内外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差距是解释出国留学工资溢价的原因。本文首次在中国劳动力市场中,利用追踪数据实现了对出国读研教育收益的准确度量及机制解释;得出的结论对我国加强“留学报国”的倡导,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提高国内研究生教育质量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神州学人》2008,(6):41-43
我国将把留学回国人员纳入央企人才战略,国内企业:急需有国际经验的人才,广东即将出台吸引海归新政策,上海正在研究降低优秀人才居住成本,青岛烟台与上海联手为海归创业建平台.  相似文献   

18.
蒲颖 《神州学人》2006,(7):15-15
不管如今有关留学人员就业和创业的各种观点和争论有多少,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和创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样一种形势,各种有关留学人员应如何正确面对回国就业和创业的调查和分析、意见和建议,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令留学人员有点眼花缭乱,更加无所适从。记者把从5月份的“北京留学人才市场招聘会”上获取的相关信息和感受写下来,希望能对有意回国就业特别是到北京就业,以及回国就业不理想、想换换工作的留学人员有所帮助。留学人员头上的光环消失。尽管招聘现场挂着红底白字的留学人才招聘会横幅,但几乎所有招聘单…  相似文献   

19.
《出国与就业》2008,(2):55-57
根据最近慧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2007中国海归人才生存调查报告,对目前海归的构成、特点以及企业对海归的认可度等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近半企业对海归满意,而独资企业对七成海归不满意。录用海归的企业认为海归的不足之处最为突出的是缺乏务实精神,而这严重制约着海归人才的职业发展。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海归因为在国外留学生活的时间越来越短,导致海外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数据,以本科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应用分层线性模型和路径分析等方法,探讨“211”高校对毕业生就业起薪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211”高校、高校所在地、保留工资、就业地点和就业单位对就业起薪具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8.9%;第二,“211”高校、高校所在地、性别、家庭收入、收入期望和学习成绩对保留工资有显著影响,“211”高校毕业生的保留工资比其他高校毕业生高22.9%;第三,“211”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起薪既有直接的影响,也通过影响保留工资间接地对就业起薪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