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唐异味"说是杨万里晚年提出的重要诗论,指诗歌要有含蓄的笔法和讽谏的内容。杨万里"诚斋体"诗隐含着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怀,以及委婉而尖锐的讽刺内容,他的诗歌创作与其诗学思想相吻合。在杨万里的倡导下,人们以晚唐诗歌作为创作的圭臬,最终在南宋中后期诗坛上,出现了向晚唐复归的文学思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来,杨万里研究基本是以单篇学术论文、年谱、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诗文选注和资料汇编等方式出现。前80年一直颇为冷清,新中国成立初期编写的文学史教材对杨万里评价不高。20世纪80年代以后,杨万里研究成为学界热点,重点相对集中在其诗歌创作和诗文理论两个方面,并在宋诗乃至中国诗歌发展的大背景下,给杨万里一个确切的历史定位———在南宋中期的诗坛上,陆游和杨万里分别占据着思想和诗史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李贽和公安三袁都是晚明文坛上的健将 ,他们所提出的“童心说”与“性灵说”在理论上自成体系 ,对晚明文坛产生绝大的影响。按通常说法 ,“性灵说”是在“童心说”的影响下产生的。本文则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并从李贽与三袁的交往、两说的同与异、合与分等方面加以论证。是晚明启蒙大潮萌动的文化背景直接催生了这两种学说 ,它们之间的同中有异证明了 :晚明文学创作与理论呈现着多元化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4.
廷友的画,淡泊宁静,清越超迈,气韵生动淋漓,意境宽远和谐,一幅画乃一生命空间,一幅画乃一性灵家园.廷友的画;并不刻意去掘发宇宙空间的生命奥秘,而是在自然本体的诗化中凝聚宇宙空间的生命主旨。其笔锋入于山川林木之内,其精神驾驭于山川林木之外,与宇宙生命浑然相合形成独具个性的生命空间。 廷友的画,既不刻意设计“性灵的游戏”,也不以“自娱”为终极目标。其作品寄意于烟霞,忘情于丘壑,静思于扁舟,释然于云霭,大悟于飞瀑流泉,潜踪于山重水复,完全在性灵之中,随性灵自然流淌,性灵淌到哪里,性灵家园就安在哪里。  相似文献   

5.
江帆 《文化交流》2008,(7):74-76
说起南宋亡国那段历史,一般人大抵只知道文天祥,而不知他的太老师、同样是民族英雄并对文天祥等一批仁人志士深有影响的一代宗师江万里.   说到杭州西湖与宋诗宋词,一般人也只知道有个写过"毕竟西湖六月中"的江西诗人杨万里,而不知几度在南宋故都临安(杭州)为官、官至左丞相兼枢密使,而且在诗词文坛上也声名卓著的江万里.……  相似文献   

6.
"道"和"器"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道"是无形象的,含有规律和准则的意义;"器"是有形象的,指具体事物或名物制度。道器关系实即抽象道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或相当于精神与物质的关系。最早见于《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相似文献   

7.
陆九渊是与朱熹并立的南宋著名理学家.他的文学成就及对诗文的沉潜爱好虽然不及朱熹,但其心学却充满了中国文化的诗性智慧,与诗学多有相通之处.他的"心即理"的心学本体论,他对曾点之志的赞赏,对洒落境界的向往,易与抒写性灵的诗文产生心灵的沟通.他的"发明本心"的心学功夫,亦与诗人修养相通.  相似文献   

8.
质疑花木兰     
传统认为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女性的优秀代表,这种观点是缺乏理性分析的。历史上的花木兰可能是一个身体畸形的"男性假两性畸形"人。战功赫赫的花木兰并不美丽善良,她是嗜血的。花木兰"女扮男装"参军打仗,她的成功代表着男性的成功。"花木兰"误导了中国当代的"男女平等"。花木兰是"女性自然肌体"与"男性社会角色"的嫁接与融合。明清时代的舞台上涌现了更多的花木兰式的女英雄,这种现象反映出男人内心的恐惧和软弱。  相似文献   

9.
张玲玲 《文化学刊》2011,(2):112-116
女子教育是"关东州"殖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关东州"的日本女子与中国女子所受的教育是有差别的,一个接受的是殖民主义教育,一个接受的是殖民奴化教育。同时,同为"女性","关东州"的日本及中国女子又接受了同一种"教育"——成为"贤妻良母",以这种区别于男性的身份,承担为国家服务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0.
美国思想库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发挥着巨大的舆论影响力,而这种舆论影响力是通过其所承担的角色和功能体现出来的。这些功能包括:设置政策议程、进行政策教育、搭建"知识"与"权力"的桥梁、推进"第二轨道"外交等四个方面。其中,设置政策议程的功能包括政策议程的确定和政策建议的构架;教育功能指对社会精英和大众的教育;所谓搭建"知识"与"权力"的桥梁就是为下届政府培养人才,使得"在野"者的知识有"入朝"转化为权力的通道和可能性,也为前任政府官员提供休养生息、再次入朝的机会和平台";第二轨道"是介于官方外交("第一轨道")与纯民间交流("第三轨道")之间的一种特殊渠道,思想库作为"第二轨道"外交的重要部分,是国内与国际交流的一个平台,在双边和多边外交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艾珺 《文化学刊》2011,(6):186-189,194
一、"脉望"与"书连屋" 若说是"床上书连屋",那就无疑是位"书虫"。"书虫"是俗称,雅谓"脉望"。唐代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支诺皋中引道家经典《仙经》说:"蠹鱼三食神仙字,则化为此物,名曰脉望。夜以规映当天中星,星使立降,可求还丹。取此水和而服之,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用‘学校文化’代替‘校园文化’"的观点。"代替论"的错误首先在于把"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等同于"校园的文化"、"学校的文化",混淆了表属性关系词组与表领属关系词组的区别。其次是简单地与"企业文化"研究相提并论,而忽视校园文化的自身规律。最后莫须有地将20多年来的校园文化研究戴上"只重物质不重精神"等帽子,凭想象地创造出一个"学校文化研究"的"国际趋势"。"校园文化"概念的产生与广泛运用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约定俗成性,有关校园文化的研究已初成体系。我们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教育学理论,就要坚持本已稀缺且被实践检验的为大家所认同的本土概念。  相似文献   

13.
席艺洋 《文化学刊》2011,(4):162-168
王士祯倡导的神韵诗学主张诗歌向唐诗中自然山水禅境的回归,同海德格尔的"诗思"有异曲同工之妙。神韵诗论"气"、"韵"的内涵在"体味自然之趣,再现自然之势"。诗中之思,诗中之情的表达借助以自然为范本的描摹系统。另外,"意在言外"包含一种生态流转,在与自然的对话中,诗之思引领人进入另一个世界。"伫兴"、"神会"源自山水的顿悟,再现了不饰雕琢的无工。"清远"则是一种诗思向自然的归化,是来自于万物的自然法则内化于心的自然欲求,亦表现为"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是诗思在自然中的自我存放,自然天地中适应安然的居住感。  相似文献   

14.
暴景升 《文化学刊》2012,(2):116-121
当代中国的大学承担着过多的政治和经济使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大学教育在一味追求市场化与行政化、社会化的过程中,将"人的塑造"淹没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中,"做事"的教育代替了"做人"的教育,对"人格"培养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道德教育却被边缘化、虚化;作为知识、智慧和道德圣殿的大学不断地被社会风气所左右,"媚权"、"媚俗"、"媚数字"、"媚等级"等风气不断销蚀和瓦解着学校应有的道德风化,使得中国的大学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面临着诸多的困境。为适应中国的发展,需要重新审视大学的宗旨与精神,追寻教育本质的回归。  相似文献   

15.
郭亮  胡明霞 《文化学刊》2011,(2):144-149
在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同时,文艺创作中的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也日益盛行。"三俗"文化以丑为美,践踏主流,玷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文化,与先进文化发展背道而驰。主流文化没能真正实现大众化是文艺创作领域"三俗"之风盛行的重要原因。主流文化作品缺乏现实关怀、经济利益的驱使、文化监管的缺位和不良文化的影响等因素造成了主流文化"边缘化"和"三俗"文化盛行。"三俗"文化泛滥凸显了主流文化的传播困境。主流文化大众化是增强主流文化引导力,防治文艺创作"三俗"之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6.
《对外大传播》2011,(5):32-32
2011年4月1日,由清华大学、凤凰卫视主办的"华语媒体高峰论坛——迎接全媒体时代"在清华大学举行,这是海内外华文传媒在学者与企业领袖,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媒体之间首次专门针对"全媒体"这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7.
申小红 《文化学刊》2012,(1):120-127
"春秋谕祭"是明代朝廷给予因显灵而"御大灾、捍大患"佛山北帝神的褒奖,是祭祀北帝的国家祀典。自明代景泰年间到清代,每年分春秋两次举行,仪式隆重,规模壮观,是佛山上层士绅的特权,而民间酬神谢恩的"醮仪"给普通民众提供了一个参与祭祀的平台和机会,让他们与神有了近距离的接触,给了他们心灵上的慰籍。官祀与私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有利于增强佛山民众的归属感和佛山地方社会的整合。  相似文献   

18.
贵立义 《文化学刊》2011,(4):99-102
在我国古代的典籍中,经常出现"宪"与"宪法"的词语,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古代就有现代意义的宪法。现代意义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已具备了制定宪法的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而中国古代不具备宪法产生的条件,所以我国古代典籍中出现的"宪"与"宪法"仅指一般法律,有时还指某种官职、机构等,本文逐一作了分析,它们都不具有根本法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凤玲 《文化学刊》2012,(3):164-168
什么是"文化失语症"?"中国文化失语症"为什么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文化界泛滥?文化和国家实力到底有什么关系?对于这些问题,学术界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本文论述了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化失语"的过程,认为文化失语与国家强大与否、国力强盛与否有着极大的关系。"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提出,正是中国经济强大、大国崛起过程中的文化反思,是探寻中国文化话语权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20.
如何加快推进我国图书出版业"走出去"步伐,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明与中国真实的发展现状,始终是困扰中国出版人、特别是对外出版工作者的一道难题。由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策划并组织编辑的《中国图书"走出去"成功案例选》一书,为破解这道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该书作为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的"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之一,将于年内出版。本文为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总编辑黄友义为此书所写的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