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夏媛 《技术与创新管理》2020,41(2):148-153,166
为了厘清绿色供应链管理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深化两者认识,探究内在联系,从绿色供应链管理中的内部环境管理、生态设计、绿色采购、投资回收和消费者协作五大类入手,分别探析其对绿色管理创新、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在210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运用SPSS 24. 0软件实证检验了所提假设,研究表明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包含的内部环境管理、绿色采购和消费者协作对绿色管理创新与绿色技术创新都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生态设计只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显著。为提高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出推进企业内部环境管理改革、开展产品生态设计、实行绿色化采购、加强消费者协作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叶飞  张婕 《科学学研究》2010,28(8):1230-1239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以广东省珠三角地区148家制造型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绿色供应链管理驱动因素、绿色设计与绩效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驱动因素中的竞争者与政策法规对绿色设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管理者、消费者、供应商对绿色设计的影响并不显著;绿色设计对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根据上述实证研究结论,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给出了相关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3.
由于传统的供应链管理并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在制造和流通过程中所选择的方案会对周围环境和人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体现出了不适应社会、企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弊端。因此,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实施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包装、绿色销售、绿色消费和绿色回收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使整个供应链对资源消耗和环境影响达到最小,成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供应链管理模式。本文在介绍绿色供应链管理历史、基本思想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叙述了我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现状,重点分析了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意义和对策,阐明了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和自然环境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绿色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孙波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9):116-118
在入世后绿色贸易壁垒扩大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中国企业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何应对新形式下的贸易壁垒?成为中国企业现实中很紧迫的问题。而生产绿色产品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够解决的,必须要整个供应链网络实施绿色设计和生产、消费。本文提出绿色供应链管理应作为中国企业高度重视的一种战略联盟生产方式。提出在绿色贸易壁垒下中国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构建要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路径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通过管理实践路径仿真分析,以实现微盈利企业经济绩效和环境绩效提升,是解决众多能源和资源密集型企业所面临的严峻环境问题的方法之一。对绿色回收、内部环境管理、绿色采购、绿色设计四大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要素的内部路径及路径间关系进行分析,初步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以我国电解铝行业为例进行模拟仿真,从而探寻有效的绩效提升路径。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了解高科技产业企业之绿色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之关系.为有效达成研究目的,针对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之公开上市公司发放问卷,以单因子变异数分析、典型相关等统计方法考验各项研究假设.研究结果为:台湾地区高科技产业中集成电路产业相较于生物科技产业其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的感知程度较高;台湾地区高科技企业之绿色供应链管理、知识管理与绿色创新皆成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7.
全球日益突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已逐渐得到世界范围内工商界的回应。绿色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新潮,本文分析了这样一些绿色管理行为如:绿色企业文化,绿色供应链管理,绿色设计,清洁生产和绿色营销等。  相似文献   

8.
企业因供应链管理不善导致的环境、安全问题备受关注,迫切需要从高能耗、高污染的恶性发展中转型。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提出推动了供应链环境管理的研究与实践,也为绿色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试图通过企业绿色供应链的实践,分析影响企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的内外部因素,探索其动力机制,指导供应链的绿色转型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软科学》2019,(4):53-56
分析了可持续金融背景下绿色信贷和企业生态创新的目标一致性,阐述了绿色信贷与企业生态创新的耦合关系,并从微观层面分别探讨了绿色信贷对企业组织、文化和产品生态创新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将企业生态创新纳入绿色信贷的环境评估和审核体系,有助于绿色信贷的风险管控,推动企业加快生态创新,最终达到银行和企业在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元共赢。  相似文献   

10.
消费者环保意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不同结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绿色技术创新研究的发展。梳理、归纳了消费者环保意识的研究视角和发展现状,指出消费者环保意识在企业和供应链视角研究中的重要性;梳理了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分类和内外驱动因素,指出有关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研究有待补充,以及未来研究中需要考虑内外部因素的交互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驱动作用;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厘清消费者环保意识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多层面影响机制,指出未来应从消费者角度出发,阐释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环保节能压力要求企业必须开展环境友好的实践,因此作为绿色创新实践的核心工具--生态设计日益受到重视.针对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现状,基于绿色创新理论、生态战略轮理论和制度理论开发出问卷调查题项;通过对236份有效问卷调查的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提出了中国电信设备制造行业实施生态设计的实践动力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外部动力对电信没备制造企业进行生态设计实践有着正向影响,不同的外部动力影响的程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2.
   资源型企业因其高污染、高能耗特征而面临来自内外部环境的压力,绿色创新则是资源型企业响应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从源头上助力企业节能减排,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良方。研究利用423家资源型企业调研数据,采用层级回归法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对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有积极影响,组织环境文化在二者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绿色组织认同正向调节组织环境文化与绿色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正向调节利益相关者环保导向通过组织环境文化影响绿色创新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体系,也为推进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13.
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压力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英  朱庆华  武春友 《预测》2007,26(5):1-6
目前,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已经成为许多发达国家企业在国际化竞争中的致胜法宝。然而,由于环境意识相对不高以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及执法不力,中国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随着中国入世以及全球绿色竞争的加剧,中国制造企业如果还不积极采取这一战略,势必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绿色供应链管理文献的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动力/压力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目的在于识别促使中国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动力/压力因素所在,从而为相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及企业开展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柔霖  田虹 《科学学研究》2019,37(2):329-337
随着对可再生资源的超负荷开发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肆意挖掘,使得环境承载力接近上限。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如何有效实施绿色管理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组织认同理论和资源基础论,以京津冀地区的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层次回归方法,研究了组织环境认同和产品绿色创新作为企业内部因素,商业环境动态性作为企业外部因素,内外部因素共同对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影响,并明晰了组织环境认同对产品绿色创新的影响。从中发现组织环境认同正向影响企业绿色竞争优势,产品绿色创新在组织环境认同与绿色竞争优势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商业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了产品绿色创新与企业绿色竞争优势的关系强度。  相似文献   

15.
系统地分析现有关于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试图回答2个问题:第一,绿色供应链管理措施对各类企业绩效有何不同的影响;第二,已有实证研究结果间的差异是否可归因于调节因素的作用。通过元分析对所筛选后的38篇实证文献进行定量综合研究,最终发现,绿色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环境绩效的影响最为明显(r=0.517),接着是经济绩效(r=0.432)和运营绩效(r=0.364);另外,所有被测的调节因素均能影响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间的关系。特别的,对于企业规模来说,相对于小型和大型企业,中型企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措施的实施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间值直觉不确定语言集(IVIULSs)和GRA-TOPSIS方法提出一种改进型的绿色供应商选择模型。首先,基于IVIULSs对决策者评估供应商时遇到的不确定信息进行处理;其次,利用GRA-TOPSIS方法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先排序,并选出最佳供应商,该模型可更精准地处理决策者主观评价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使绿色供应商排名更真实准确;最后,将该模型运用到农业食品行业中,成功验证提出的绿色供应商选择模型的可行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高孟立 《科研管理》2006,41(1):211-222
以KIBS企业与组织顾客合作创新项目为对象,从组织顾客的破坏性视角嵌入,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剖析投机性行为与不公平行为两种组织顾客破坏性行为对组织间合作的影响并揭示其具体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投机性行为、不公平行为对组织间合作均具有明显的负向作用;组织信任对组织间合作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组织冲突则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投机性行为通过降低组织信任、激化组织冲突的部分中介作用进而负向作用于组织间合作;不公平行为通过降低组织信任、激化组织冲突的完全中介作用进而负向作用于组织间合作。  相似文献   

18.
绿色供应链管理及其绩效评价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作为一种新兴的企业战略管理模式,绿色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政府、企业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讨论了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内涵界定、研究内容以及绿色供应链管理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等,以期为企业实施从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到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模式的转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
俞兆渊  鞠晓伟  余海晴 《科研管理》2020,41(12):149-159
基于社会网络和知识基础理论,以知识管理能力为中介变量,并打开其“黑箱”,探究企业社会网络影响创新绩效的内在机理,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Bootstrap等方法,对相关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内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内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内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创造、知识转化和知识创新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外部社会网络能够通过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外部社会网络会依次通过知识吸收、知识连接和知识解吸能力的链式传导作用,对企业创新绩效产生积极影响;企业内、外部社会网络的交互项也能够通过内部和外部知识管理能力的中介作用提升企业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20.
伴随港口竞争的加剧,港口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从全球绿色供应链管理的视角出发,选取沿海三大港口群的中高层管理者为调查对象,运用两阶段的结构方程模型对当前港口供应链管理过程中港口的绿色绩效相关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港口的外部绿色合作和内部绿色实践不仅对于港口绿色绩效存在明显的正反馈,还对提升港口竞争力有正向反馈;绿色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对于港口外部绿色合作与内部绿色实践具有正反馈。并基于此给出我国港口在绿色实践过程中提升绿色绩效的相应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