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儿童对周围事物往往有浓厚的兴趣,而兴趣是儿童入门的先导,同时又是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内部动力。因此,自然课教学则应以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为契机,结合教材内容,引导他们去积极主动地学习,去“探索大自然的秘密”。一、插图和景物结合,诱发兴趣如第二册自然教材中(春天)一课,共有八幅彩图,图中所画的都是春天常见并能代表春天特征的事物。教学时先设计一些思考题:从这张图中可以看出,春天的天气怎样?哪些事情可以说明春天的天气暖和了?图中有哪些动物?它们在干什么?在冬季能看到这些动物吗?图中有哪些植物?它们在春天有什…  相似文献   

2.
教学要求: 看图复述图意,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说话能力。初步培养儿童连句成段的能力。看图复述后,写一段《找春天》的话。教学时间:一课时。课前准备:带儿童到野外观察,找春天;制一幅春天的彩色图。教学过程: 一、听辨句子(景物描写是否恰当),明确春天的一些基本特征。 1.春风呼呼地刮着。应该怎么说春风呢?(①春风轻轻地吹着。②  相似文献   

3.
一、教材分析《昆虫》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自然教材第八册第八课的教学内容 ,它是在小学自然第三册学生认识了蚂蚁、蟋蟀等动物的基础上 ,指导学生初步建立昆虫的概念。本课与《两栖动物》、《益虫和害虫》两课构成本册教材的“动物”教学单元 ;从能力培养看 ,属于“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的系列。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 知识目标 :指导学生建立初步的昆虫概念 ,使学生知道昆虫一生都要经过变态 ,这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3 人格目标 :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多学好问、…  相似文献   

4.
【教材简析】《我心中的春天》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姐姐的脚步》里的第八课。本单元以儿童在春天里的活动为主线,安排了一系列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季节的变化,亲近自然,感受自然,并学会观察、探究和发现。【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通过引导观察、感受,交流、赞美各自"心中的春天"。2.行为与习惯: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的观察、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合作学习的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5.
我在十多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体会到:美术应打破单一美术课方框,而应把各学科知识渗透到美术课中运用发挥,以提高教学的艺术。一、结合语文学科知识进行教学上二年级美术课《四季景物》这一课,我结合语文课文《春天》、《春风吹》,《秋天到了》等知识内容,指导学生在已学过的课文中寻找春季特征:树枝发芽,树叶嫩绿,小燕子飞回来等;秋天特征:树叶发黄、落下,天高天蓝,大雁南飞等。再根据学生的讲述在黑板上描画出春天和秋天的景象图。同时引导学生运用老师所教的方法自己去描绘夏天、冬天的景象。这样结合学生已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美术教学,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化难为易,学得轻松。  相似文献   

6.
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绝句》是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内容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虽只用28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一幅春天的画,一幅有声有色的画,一幅动  相似文献   

7.
郑振铎的《燕子》一直是小学语文教材选录的重点——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第1课、沪教版第八册第1课、鲁教版第六册第1课、苏教版课标本第八册第3课、浙教版第八册第4课、冀教版第六册第2课、长春版第九册第7组。其结构,其视角,其语言,其情感都堪称经典。燕子外形的描写是最简洁的勾勒,如同一幅工笔,又似一幅剪影,寥寥几笔,一个生机勃勃  相似文献   

8.
课时:一课时 课型:综合课 教材分析:本课选用的教材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的小学音乐第四册第七课《小小音乐家》中的歌曲《音乐小屋》.《音乐小屋》是一首儿童歌曲,2/4拍.歌曲情绪轻松、愉快,比较适合低年级的儿童演唱和表演,旋律以三度下行的音程起句,构成起伏的旋律和着舒展的节奏,给人一种柔和的感受和愉快的心情.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自然》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九课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古今动物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师:同学们,这节课学习第九课《动物的进化》,请同  相似文献   

10.
一、说教材《雷雨》是小学语文第四册的一篇“看图学文”。它由两幅图和一篇短文组成。短文共八段话,第1~3段讲“雷雨前”的景象,第4、5段讲“雷雨中”的景象,第7、8段讲“雷雨后”的景象。第一幅图与第4、5段相对应,第二幅图与第7、8段相对应。雷雨虽然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学生很少对它作认真、细致的观察。因此,教学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将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知识结合起来,通过教学既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又要指导学生学习怎样用恰当的词句来说明事物。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对教材的分析,教学本课应着重…  相似文献   

11.
《春天来了》一课,用一幅图和一篇短文描绘了农村初春的景象。图上,远处是一块块麦田,麦苗青绿;近处河水清清,鸭子在游水;岸上一棵大柳树,嫩绿的枝条在随风摆动;岸边有一只青蛙在爬动。画面的中央是小学生在教室里读书,在操场上游戏。  相似文献   

12.
《形形色色的动物》一课(小学《自然》课本第六册),要求指导儿童学习一点动物分类知识,并认识当地常见的无脊椎动物,培养儿童对动物进行比较、分类的能力。根据教学目的和教材特点,我采用指导学生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一、课前提供标本、实物、图片等讨论材料,激发儿童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3.
《滑轮》是小学自然第九册中的一课。滑轮是要求学生认识的一种简单机械,其种类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其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相比之下,滑轮组完善无缺。我在备课时,参考了人教版的《自然第九册教案》和《自然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其中有  相似文献   

14.
《小学自然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自然课是对儿童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的任务不仅是指导儿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发展儿童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因此,在自然教学中应努力加强同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充分发挥小学基础学科的重要作用。比如,教学《有趣的食物联系》(自然第五册第四课)时,结合与本课内容有关的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蛇与庄稼》一文来学习,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有趣的食物联系》这一课的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一、课例特点。本课是“九义”自然教材第八册第三课属中段教材。这段教材在知识上的一个明显特点是认识“同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本课是指导学生研究花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教学时要充分发挥学生原有认知的作用,即在教学本段教材中的《哺乳动物》等课文后形成的初步的归纳概括与推理能力。本  相似文献   

16.
五年制语文第七册第1课、六年制语文第九册第1课《鸬鹚》是看图学文。作者从画面静态的鸬鹚写到活生生的动态鸬鹚,又回到静态上。其间,蕴含着较高层次的思维方式。教学时既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图,又要联系生活实际,唤起已有表象,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理解图意,学会课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鸬鹚》图是一幅静物写生图。画面上有平静的  相似文献   

17.
教材简析及教学建议: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绝句》是杜甫《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内容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描写的是公元759年春末夏初成都浣花溪旁杜甫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作者难以抑制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虽只用28个字,就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画,一幅春天的画,一幅有声有色的画,一幅动静结合的画。字里行间洋溢着韵味无穷的美。执教本课,以美为线索。  相似文献   

18.
《春风吹》一课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黄锐一、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参与兴趣小学《语文》第三册《春风吹》一课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描绘了一幅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美景,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教学这课时,4月的北方还是春寒料峭...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八册第八课,选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绝《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在教学这首诗时,觉得与课本相配套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下文简称《教》)中的讲解有三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0.
龚长流 《物理教师》2005,26(7):3-33
日前翻阅本刊2001年第9期的《一幅实验小插图的诱思教学》的文章,文章作者利用高二物理必修本第九章第四节实验插图(此实验插图见本文图1)作了知识联贯、思想引申、方法教育,读完全文,明白了该图所蕴涵的丰富的知识内容和实验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