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吴姗 《报刊之友》2010,(5):11-14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不但是中国政治经济领域的盛事,而且是中外媒体的焦点,各大媒体纷纷开足马力,抢占舆论高地,其中,主流媒体的报道尤其值得关注。由于主流媒体的地位、资源优势,其报道往往全面、权威,能给受众一个清晰的政策风向标,帮助受众做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2.
吴姗 《新闻前哨》2010,(5):80-8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改进“两会”报道,探讨时下流行的沟通工具“微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助推主流媒体打破僵局.活跃“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进行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吴姗 《新闻世界》2010,(5):151-152
本文以新华视点"两会微博"为例,分析了当前主流媒体如何运用新兴的传播手段创新"两会"报道,希冀对国内其他媒体的相关新闻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015年的"两会"报道发生了明显的系统性变化,融合新闻成为媒体运作的主流和内容形式的主体。随着融合新闻平台对新闻生产流程的再造、融合报道技术对受众互动体验的刷新,以及融合报道样态对时政报道范式的变革,中国时政新闻进入了"新常态"。  相似文献   

5.
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受众最为广泛、互动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之一。全国“两会”作为备受关注与热议的重大会议,自然成为检验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及转型升级成果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相关短视频报道中,报道样态实现了多元创新,受众体验完成了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6.
李晓萍 《传媒》2015,(9):41-43
2015年“两会”传播中的一个特色和亮点是中央主流媒体纷纷设置了虚拟人物形象,利用这种虚拟人物拉近与受众的距离,传播重大政治主题.这个创新举动在《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主流媒体中集体亮相,可以看做是中央媒体在面对新媒体冲击时的主动应对之策,并且在新闻的议程设置、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新华社的“小七”、中新社的“小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小笙”和《人民日报》的“小明”为当下传统主流媒体的转型、融合做出了有益探索.以下详细分析此类报道的创新和亮点.  相似文献   

7.
两会报道的微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既是代表、委员和公众建言献策的议政厅,也是媒体充分显示新闻报道综合实力的重要平台.今年全国两会中,"微博问政"成为时尚.很多代表、委员通过微博晒提案议案,与网友沟通交流.同时,包括新华社在内众多国内主流媒体,都不约而同地通过微博征集两会话题、报道两会内容,使微博成为今年两会征集民意最热媒体和会场内外互动最大亮点,产生良好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8.
主流媒体是党和国家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渠道。本文把主流媒体对"两会"的报道作为政府传播执政理念、推动改革发展、凝聚社会共识、引导社会舆论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我国当前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在尊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规律的基础上,探析如何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作为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优势,通过创新"两会"报道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9.
两会年年开,在这场一年一度的激烈媒体角逐中,有几个大同小异的问题始终困扰纠缠着国内媒体,那就是如何能在纷繁的信息中,慧眼独具不失时机地抓住新闻?如何能吸引更多受众,在众多媒体的较量中胜人一筹?这几个问题归结为一个问题——如何使会议新闻更好看?由于“两会”年年搞.媒体对两会报道操之甚熟.且大家间知己知彼,而受众又难以捉摸,所以这是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0.
主题宣传是主流媒体新闻报道的重要形式,是主流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媒体融合时代的来临,主题在内容载体和报道形式方面发生了深度变革,解析这些变革的表象与内涵,有助于我们从更深层次把握受众需求,做好主题宣传,更好发挥重要党报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每年的省“两会”是集中民智、决定全省大政方针和发展走向的大会,是全省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搞好“两会”的报道也是省内媒体特别是省级主流媒体必须打好的重大宣传战役。  相似文献   

12.
田美 《传媒》2021,(4):28-30
在公共卫生安全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之下,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首个区块链新闻编辑部诞生了.该新闻编辑部集结了全国十余家省级主流媒体,极大地实现了各家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技术互通,为受众带来不同于以往的两会特别报道.本文结合该编辑部的策划报道实例,探析融媒体时代"云上"新媒体两会报道发力点,寻求媒体融合大势下的主流媒体合作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3.
2012年9月10日至2012年11月12日,新华社组织了"你好,中国"微博采访团,这是中国主流媒体十八大前一次大规模的微博行动。采访团历时两个月,纵横数万里,不仅是一次全媒体报道,更是一次传统媒体与市场、受众"零距离"互动的真实运作。作为采访团的文字记者,在此为您讲述这一不同寻常的报道经历。  相似文献   

14.
两会年年开,新闻年年做。相对于中央和省级媒体两会报道的出新出彩,一些地市报则相形见绌,不说策划、组织相对盲目、被动、无序,报道形式陈旧、老套、单一,报道内容呆板、程式化,甚至不着要领,并无新意可言,单就两会访谈这一表现形式和内容来说,常常是几十年一贯制,毫无新意,可读性和指导性差,离受众想及时、全面、真实了解两会期间各种信息、声音、新见和思想等的预期相去甚远。  相似文献   

15.
朱惠民 《声屏世界》2008,(12):42-43
全国“两会”报道因其规格高、规模大,历来为全国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和全国受众所看重。如何使全国“两会”报道出彩,这是媒体深感棘手的难题,如何在全国“两会”报道中抓独家新闻,更是难上加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李涛、赵雪花采制的广播特写《求知于实践,问计于群众》,取材于2006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从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参评的31篇广播消息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唯一的广播消息一等奖。笔者多次从网上收听这一广播特写,觉得有四大特色值得两会报道者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化娱乐报道是当今媒体内容构成的重要方面,是满足受众需求吸引受众视线的重要卖点,是媒体占领市场,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正因如此,文娱报道不仅成为各种都市报、“小报”的诉求热点,也使各大主流媒体重新审视和思考文化娱乐报道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与国内外重大政治、经济、社会新闻相比,文娱新闻的分量和价值相对较轻;但从另一个角度说,媒体内容构成的综合性又决定了它在其中扮演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角色。新闻学原理告诉我们:新闻价值是主体(受众)与客体(新闻报道)相互作用的关系,是客体的某些属性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有…  相似文献   

17.
"昆明暴恐事件"发生之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网络舆论一片哗然。本文以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为基础,试图探究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利用微博进行编码以及微博用户对此进行解码的全过程。研究发现:霍尔的编码解码理论在微博时代仍具有适用性。但是,由于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受众解码不再是微博意义传播的终点,主流媒体和普通网民会在微博平台上展开互动和博弈。  相似文献   

18.
唐怡 《中国记者》2021,(2):12-15
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突破传统的影响范围、吸引更多年轻受众,成为一个亟待思考与解决的课题。在过去的一年间,主流媒体在新媒体领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黄金时期。本文以央视新闻客户端以及合作媒体平台2020年的重大新闻报道为例,探讨在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如何利用硬核新闻"破圈"升级。  相似文献   

19.
王桂珍 《新闻窗》2014,(6):40-40
一年一度的"两会"报道,历来都是媒体的"重头戏"。"两会"报道因政治性强,长期以来形成了程式化、模式化的报道方式,严肃有余、活泼不足,影响了宣传效果。"两会"报道传递的是国家声音,实质上也代表着人民意志,与每一位公民利益息息相关。如何才能让"两会"报道在及时、准确、权威的同时,又能够生动形象吸引受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按照党中央对新闻报道提出的"三贴近"要求,创新报道理念,创新报道内容,改进报道形式,把"两会"中既受群众关心又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挖掘出来,呈现给广大读者。  相似文献   

20.
每年的全国“两会”.是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也是各家媒体的大考比武之时.但年年开会年年报.往往难以出新.有的记更是发出“两会报道创新难.难于上青天”的感慨。尽管存在困难.但媒体的报道还是每年都有新花样.让受众感觉每年都有新看点.这也是媒体对社会应尽的职责。 “两会”闭幕了.并不意味着“两会”报道就此终结了.记要做有心人.开创“后两会”报道的新天地。[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