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旨在分析英汉互译中,标点符号的“对等移植,必要变换,适当增减”等几种必要的处理方式,从而说明在英汉互译中,合理,巧妙地运用标点符号准确再现原文内容,风格,特点,使译文能符合“信,达,雅”这一标准,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标点都附属于书面语言,所起作用大致相同。本文对英汉语标点符号的产生发展、构成、书写格式、用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同时也探讨了标点符号在英汉互译中的用法。  相似文献   

3.
英汉互译教学中的问题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互译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英汉双语互相转换的能力。实现英汉互译教学目的,需要从英汉互译教学的定位出发,了解教学实践中现存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走出目前英汉互译教学的困境,改变“教师专注讲,学生糊涂听”的现状,促使学生了解文化差异,多阅读、勤背诵、常思考、重交流,熟练掌握英汉互译的技能。  相似文献   

4.
“得体原则”是翻译中追求的至高境界。然而,翻译实践中并非所有译作均能臻于此境。影响英汉互译得体性实现的因素很多,翻译中只有遵循其若干原则,才能实现英汉互译的“得体”。  相似文献   

5.
标点符号是语篇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语篇中缺少标点符号,将会影响读者对文章的理解。而译者若忽视标点符号在语篇中的作用,会影响译文的质量。为更好地了解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及其语篇衔接功能,以冒号、分号为例对比分析了两种标点在英汉语言中的语篇衔接功能,并探讨了零转换、转换成其他标点及转换成语言文字这三种翻译转换策略在冒号、分号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英语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这种语言结构的差异,其背后实则是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英汉互译中,需要进行必要的思维方式转换。本文提出了一些实用的观点和方法.并探讨了英汉互译中的一些翻译技巧。  相似文献   

7.
在广告创作的语言方面,英汉广告存在着“简洁与典雅”的差异;在内容方面,两者又有“个体与群体”、“事实与权威”的差异。英汉广告的互译无时不为两种语言的差异所困惑,只有加强对荚汉广告各自创作本源和主要特点的研究,在相互的广告翻译中适应中国和外国的潜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才能营造出英汉广告互译的生动意境。  相似文献   

8.
试析英汉新闻标题的异同与翻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语言化传统使中英标题存在差异,如中标题讲究采,英标题比较平易。标题是章的点睛之笔,因此标题的翻译极为重要。新闻写作中“题好一半”的道理同样适用于标题翻译。本从词汇、时态、修辞、标点符号以及语言结构形式五个方面探讨了中英新闻标题的异同,并简略地探讨了英汉标题互译中几种常用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人存在着本体和客体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导致了译者在英汉互译过程中通常会省略一些词语,如一些人称代词的省略,被动句中“被”字的省略以及一些动词的省略。本文旨在从人称代词的省略、被动句中“被”字的省略以及动词省略三方面出发,结合具体的例子阐释本体、客体思维方式与英汉互译中的省略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与汉语属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两种不同的语言类型,受到文化、修辞、风格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英语与汉语互译的过程中存在着对应与不对应的情况,有必要借助不同的影响要素来客观分析其对英语与汉语互译长生的作用,将对应关系理顺,对不对应的问题进行合理规避,文章从文化、修辞、风格等三个影响要素出发,对英汉互译中的对应与不对应进行论证,使得英汉互译更加科学合理,弱化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瓶颈。  相似文献   

11.
色彩修辞、量词修辞、标点符号修辞独具特色,值得重视。在言语表达中,色彩修辞重在得体,量词修辞重在选择,而标点符号修辞则重在适宜。  相似文献   

12.
标点符号的象似性表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叠用或合用,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可据,它们它们往往与心理、概念结构及交际策略对应象似。信号以标点答的象似性质,对称点符号就要重新定义。自然,对标点符号用法的规范也必须重新考虑。  相似文献   

13.
张翠玲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2):91-93,124
标点符号在翻译中通常容易被忽略,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体系不同,标点符号的用法也就不尽相同,在翻译中如果能对标点符号进行适当的变通,会使译文更加忠实地表达原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英语中不少人经常忽视标点符号的作用,以至写出的文章使读者难以理解,直接影响文章质量。因此要想写好漂亮文章,必须充分认识这这个问题。学好、用好标点符号是提高英语学习基础能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举例分析常见的标点符号使用的错误。  相似文献   

16.
雷艳红 《培训与研究》2009,26(6):133-134,F0003
标点符号除了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修辞、表意等功能,可以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营造想象空间、拓展延伸文字内涵。本文以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的四部小说为例,指出标点符号在其小说中的独特而恰到好处的运用,不仅使文字信息得到增值,还增强了其小说语言的表现力并深化了主题。  相似文献   

17.
从"标号"本身的作用意义上探讨了它与"点号"的配合使用问题。认为9种"标号"可细分为3类:一是没有停顿意义的标号;二是具有停顿意义的标号;三是介于停顿或不停顿之间的标号。指出第一类标号前后应正常使用点号,第二类标号前后不使用点号,第三类标号处应分具体情况正确使用点号,并给出了一些实用举例。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中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新事物、新现象不断涌现,语言表达也变得日趋丰富,标点符号在新语境下的言语表达功能也不断增强。文章以问号和叹号为例,结合翻译实践,从语境、音系和语言输出三个层面论证标点符号在语篇中的衔接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需要用括号对书名号所标示的文本的性质特点等进行注释说明的时候,书名号的后一半和括号的书写存在着一个先后次序问题。注释书名号所标示的文本的括号,应该放在书名号的后一半的后边,即书名号的外面;注释书名、篇名、报刊名本身或其中的某个词语的括号,应该放在书名号的后一半的前边,即书名号的里面。  相似文献   

20.
目前各家关于记号与记号字的界定大多以字形象形与否来判定,认为隶变以后的汉字象形性减弱,汉字朝着记号化发展。实际上记号与记号字应以字形与词之间是否存在理据性联系为判定标准,大多数今汉字并非记号字。记号字成因为假借、隶变、音义演变、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