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颂南 《武当》2012,(9):52
"练功不收功,不如不练功"。可见收功是整个练功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有必要谈谈收功的知识及注意事项。一、收功原则作为一个完整的功法,不论是静功、动功或动静结合功,都应有预备式和收功式。初练者应按功法中收功要求认真去做,从实践中体会到,收功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1、顺动静逐渐化。因为人体练功由静转动或动转静,是个逐步适应的转化过程,一下子走上动静的两个极端,是不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练静功收功时  相似文献   

2.
状元功     
“状元功”功理功法初探随着各项体育运动的普及,气功这一有着民族特色的古老健身之道,成为人民健身的法宝。在这里我介绍状元功,使这一古老功法为人民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状元功的远源历史我无法查清,只知道我是第七代传人,师傅叫胡宝贵系我伯父,六三年,我开始练功,七一年伯父去世。“状元功”是单传功法,每代只传一人,所以该功法鲜为人知。状元功原为佛家功法,在我练功的过程中逐渐的把道家的  相似文献   

3.
张方 《精武》2010,(3):78-78
练拳身体出毛病者不少,但练家们都羞于启齿,怕人说“练功还练出病了,这功是怎么练的!”学拳练功原本是为了强身健体,祛邪除病,如果旧病未好,新病又生,这行功练拳的方法肯定有问题。与其运用不科学的原理,不正确的方法去盲练瞎练,还不如不练。  相似文献   

4.
张方 《精武》2009,(9):42-42
练拳练出毛病者不少,但练家们都羞于启齿,怕人说:“练功还练出病了,这功是怎么练的!”学拳练功原本是为了强身健体,祛邪除病,如果旧病未好,新病又生,这行功练拳的方法肯定有问题。与其运用不科学的原理、不正确的方法去盲练瞎练,还不如不练。  相似文献   

5.
简化太极拳的练法要点1.1练好“站桩功”武术具有“练拳无桩步,房屋无立柱”、“百练不如一站”的经验总结。“站桩功”是拳术很重要的基本功,它既有稳定身心之功,又有稳定平衡之能;它既是入门的功夫,又是达到高深层次不可缺少之练功手段。所以,学练太极拳首先练...  相似文献   

6.
“丹窍功”即“丹窍呼吸、开合、内运”功夫,源于“陈式心意混元太极门”之“太极混元内功”功法部分。本功法为陈式太极拳第十八代传人冯志强大师继承师门嫡传、精炼成功的核心功法。 本人随冯老师练功多年,但总感到功夫尚未精通,故很难将冯老师“丹窍功”之奥秘阐释清晰,只能根据自己的练功体认简要地论述一下练功心得体会,请诸拳友指教。(一)问窍 什么是丹窍?什么是丹窍呼吸开合?怎么样修炼?什么是丹窍内运?与丹窍呼吸开合有何关系?内运有几种形式?怎样修炼丹窍内运?这些将是本文论及的中心课题。(二)述窍 冯师在《太极…  相似文献   

7.
南少林地术犬法铁腿功,是少林地术犬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修功法。古人云: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如果只重视腿技的训练,而忽略了腿功的修炼,只能成为花架。先师地术门派著名武术家陈依九先生,早年以腿功著称,被人们称为“神腿九”和“铁脚九师”。  相似文献   

8.
柳德恩  清泉 《武当》2005,(6):33-35
动功八式是戚家拳的第二层功夫,主练腰身,并以腰身带动四肢,实现“主宰于腰”。虽以练功为主,亦隐技击之用。今一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周颂南 《武当》2008,(12):47-47
入魔,是古代练功实践家对功中出现多种偏差的总称。《钟吕传道集》将练功入魔归纳为十类:有六贼魔、贵魔、富魔、六情魔、六思爱魔、患难魔、刀兵魔、女禾魔、圣贤魔、女色魔等。《童蒙止观》书中则将魔归纳为四类:有烦恼魔、阴入界魔、死魔、鬼神魔等。初练功者在功中昏沉偏差,古人称之为“睡魔”。  相似文献   

10.
九头狮子功     
聂祥林 《武当》2003,(11):5-7
“九头狮子功”为大字门功法,一直在刘氏家族中秘传。刘氏门中的佼佼者刘火香师傅,响应国家号召,打破旧的传统习惯,面向社会公开传授,使得“九头狮子功”得以发扬光大,笔者有幸列入门墙,成为此功法的主要传人之一,甚感荣幸。 “九头狮子功”是大字门中的一套硬气功,共九式,只需一周,使丹田得气,气力大增,练功四十五天,功夫就可上身。此  相似文献   

11.
张立成 《精武》2004,(4):41-41
习武离不开功力训练。大凡练武之人,应该听说过这样一句武训: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然而,真正能领悟这句武训的人却少之又少,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技”与“功”之间的关系。“技”指招法、拳技,“功”即指功力、力量。功力包括爆发力、耐力。如果你练习内家拳,功力主要就是指内力。  相似文献   

12.
第二节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内劲站桩功的医疗作用“内劲一指禅”站桩功系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马步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点是有棱有角,不追求意和静,男女老幼皆可学习,易学,易懂,效果快,不易出偏差。在站桩时,两臂与手及两腿、膝、足、都必须保持一定程度的弯曲,架式站得越低越能产生“内劲”。武术称为暴发力。骨骼肌肉都要保持相应的支撑力和收缩作用,这样就能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适应血液循环的重新分配,血的流量加快,肢端血容量增加,练功  相似文献   

13.
巧拿是一种非常巧妙奇微的实用武技,非经长时间的练习和揣摩,是很难体悟到真窍妙义。拳语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百招巧为先,劲力在其间。巧拿特别注重练功、练劲,指爪功是巧拿的必修功法,指功主练手指尖的戳点功夫,爪功主练手指腹的扣抓功夫。  相似文献   

14.
这里介绍的是一种峨嵋派佛门密宗自发动功功法,它属于筑基功的范围,因习成此功约须三年时间,所以也称“千日筑基功法”,只因为本派练功时主张身密,意密、语密,故谓密宗。 峨嵋密宗自发动功上功快,气感强,出功后会自动排打穴位,自动按摩病区,内气也会自然向病区进攻,不须意念上的意守和导引,一切自然而然,所以  相似文献   

15.
廖冬晴 《武当》2003,(11):13-14
九宫铁布衫是九宫门用于练习周身抗打力的硬气功功法。功成之后,全身具有很强的抗打能力,在实战中有重要的用途。九宫铁布衫“以凝神养气为体,以周身排打为用”,充分体现了“内炼一口气,外炼筋骨皮”的练功原理。  相似文献   

16.
松静气功是由练功前准备工作、姿式、放松法、呼吸法、静坐法及收功法组成的。现介绍如下:第一步:练功前的准备工作练功是以调心养气的方法,使大脑皮层达到高度的入静。因为在练功前,往往杂念很多,思想不易集中,很难入静。因此,练功前需要做好准备,尽可能设法排除干扰因素,以保证练功顺  相似文献   

17.
《健身科学》2012,(4):39-40
丹田混元气功,是少林太祖门第一功,其以静为主,以动为辅,以求丹田内气,兼得腰力内劲。混元气是指在人体元气的基础上,通过练功获得的一种内气,首先产生于丹田,故称“丹田混元气”。  相似文献   

18.
眼睛是人身体一个重要的器官,工作、学习都离不开一双健康的眼睛。根据我校学生近视发病率,平均两个学生中有一名是近视,情况是严重的。为了改善学生视力,增强学生体质,我体育教研室把推广开展“自我运气防治近视眼”做为第二课堂的主要内容。今年五月份,体育教研室组织一次实验性的“自我运气防治近视眼”学习班。参加人数28人。练功一个月。每次练功40分钟。以上海气功师吕继唐老师的“静气功自我运气防治近视眼法”为主要内容。根据我校学生特点适当做了一些补充和修改。一、站桩功。静立养气,意守丹田。根据青年人及初学者精神易分散,不易入静的特点,我们主张意守下丹田。因为气功中调心是要通过入静和守窍两大法宝。静是气功的根本,是  相似文献   

19.
萧丽娇 《武当》2003,(5):35-35
气功之术为我国古代祖先所创始,是祖国特有的传统文化遗产。练之防病祛病,健身益寿,青春常驻。 “内劲一指禅”站桩功就是根据《内经》“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的原理来的。马步桩、蛇形桩、龙形桩就是“独立守神”的练功方法。马步桩和龙形桩与其他各流派站桩不同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气功门派众多,练功方法也各有千秋。“少林内劲一指禅”功法,是以我国中医传统的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既不同于一般少林的动功,也不同于一般禅林的静功,而是一派推崇动、静相交的内劲功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