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黄智明 《成才之路》2010,(5):I0014-I0015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一种艺术审美活动。幼师音乐欣赏教学是一个薄弱的环节,要提高音乐欣赏课效率,必须走出传统音乐欣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充分参与,从听、视、唱、想、写、说等多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参与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审美的主体。这样,音乐欣赏课再也不是寒冷的冬天。而是硕果累累的秋天。  相似文献   

2.
音乐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展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感情、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呢?(一)首先要让学生学会细心倾听作品的音乐效  相似文献   

3.
正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主要是通过对经典音乐的含义、来源和艺术感受等方面的教学,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如何才能不断优化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总结出以下三个策略。1.问题导引策略音乐欣赏是一种对音乐感知基础上的联想活动。为此,笔者提出音乐欣赏的问题导引策略,即教师设计一些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帮助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从音乐的色彩、音乐的载体和音乐语言等方面去把握作品的实质。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渔  相似文献   

4.
音乐是人人都应分享的精神食粮。音乐欣赏是人们感知音乐、理解音乐、体验音乐的一项音乐实践活动。音乐欣赏教学则是学生感受音乐的主渠道,是传承音乐文化的捷径,是通向"知乐"的桥梁。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节奏,理性认识音乐作品,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最有力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李宣 《儿童音乐》2011,(7):41-43
音乐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一种审美活动,对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陶冶情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立 《河南教育》2005,(9):44-44
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开拓学生音乐视野的一门课程。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通过自己的内心感受与音乐产生共鸣,进而理解并感受音乐特有的表现力和高度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陶冶性情、完善自我的目的。此过程是一种高尚而有益于身心的审美活动。那么音乐欣赏需从哪些方面入手?需具备哪些知识呢?一、作者和作品的时代背景音乐作品往往能表现作曲家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因此,要比较深刻地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就必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例如:中国民族器乐曲的代表——琵琶独奏《十面埋伏》,描述了公元前202年楚项羽和汉…  相似文献   

7.
赵翠荣 《山东教育》2004,(19):103-103
开展音乐欣赏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各类中外优秀声乐器乐作品,可以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培养健康的音乐欣赏品味,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并促进对音乐的表现力。因此,要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必须克服轻视音乐欣赏的做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做法,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欣赏课的水平,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情感。  相似文献   

8.
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音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感受和鉴赏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为了适应新课程的要求,音乐欣赏教学需要在课程与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调整。开放式综合音乐欣赏课是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践基础上对音乐课堂教学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9.
音乐欣赏教学是指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引导学生用聆听的方式来体验和领悟音乐,从而得到身心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老师常常忽视学生的听赏感受,习惯先讲解作品的背景,作曲家的生平,然后按照曲式结构逐层分析,分段拆解的教学模式上课,这样常常把音乐欣赏课上成了配乐语文课或音响解析课,严重影响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果。上好音乐欣赏课,老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听觉感受和情感体验入手,让学生在审美的愉悦体验中,加深对音乐概念,音乐行为及音乐形态的理解,最终实现对音乐的审美认知。  相似文献   

10.
音乐欣赏可以使学生在聆听、感知音乐中理解音乐,从而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作美的能力,它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对于还不完全具备独立的思考与鉴别能力的中学生,让其独立地欣赏一部较大的音乐作品、并达到深刻理解作品内涵、深刻领悟音乐特有本质的程度是比较困难的。怎样才能搞好音乐欣赏教学呢?  相似文献   

11.
音乐欣赏是学校音乐教学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情感体验是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音乐自身的规律和审美表现特征,培养学生感受、理解、鉴赏音乐的能力,是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审美能力与高品位的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所欣赏的作品,很多都是世界音乐宝库以及我国音乐宝库中的精品。音乐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音乐欣赏是一种以听觉感知和想象相结合的特殊认识过程。在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认识过程中,如果教师在音乐欣赏课上,只是将作品一遍遍地播放,而自己却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声音单调、词语匮乏,只把枯燥的概念读给学生听,那么原本就对交响乐作品或民族民间音乐缺乏了解和热情的学生就会更加反感,就激发不起学生对高雅音乐的兴趣,从而把学生推向港台流行音乐。同样一首曲目,如果教师能…  相似文献   

13.
姜璐璐 《家教世界》2013,(4):134-135
音乐欣赏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音乐欣赏是一种审美活动,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通过各种渠道的教学手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深入感知和理解,提高学生感受、体验、昕赏、  相似文献   

14.
李丽莲 《考试周刊》2013,(65):157-158
初中音乐欣赏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体验音乐之美,识别不同音乐的内涵信息,理解音乐的文化展示功能,感受音乐固有的思想内容,并理解音乐蕴含的情感,从而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之下,教导学生欣赏各种形式的音乐,引导学生主动聆听、感受音乐之美。本文着重分析了长期以来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中学音乐欣赏课堂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是引导幼儿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我们可通过以下有效策略进行组织:设置情境,切入音乐脚本;故事转换,理解音乐内容;动作演绎,表现音乐元素;角色扮演,感受音乐特征。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对提高学生感受音乐、欣赏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传统的中学音乐欣赏教学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育人为本、情意为先的策略,并将音乐欣赏与表演、创造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更生动、更形象、更准确地感受和理解音乐。  相似文献   

17.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 ,笔者用听音乐讲故事等一系列活动 ,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动脑、动口能力 ,让学生全方位感受音乐、体现音乐 ,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意识 ,笔者将其称为音乐欣赏立体化教学。一、听音乐编故事音乐作品有有标题音乐和无标题音乐 ,无标题音乐对于作品所描写的内容往往是不太确定的 ,这也是音乐艺术的魅力所在。它可以由欣赏者自由自在地根据自己感受去理解 ,他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因此 ,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的翅膀 ,编织有关音乐的故事。教师对每个学生都应给予肯定 ,鼓励他们畅所欲言。二、听音乐写作文写作…  相似文献   

18.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但以往的音乐欣赏教学重教师讲授,轻学生参与体验;重教学结果,轻教学的愉悦过程。大部分的欣赏课都是采取了形式主义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本文提出了音乐欣赏研究的意义、理论支撑、目标、方法,并取得了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0.
使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是培养学生高尚道德和情操的重要手段。职高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知识,发展音乐听觉和想象力,进一步提高他们感受与理解音乐的能力。通过音乐欣赏给学生美的教育和感受。一、音乐欣赏首先要注区感情教育现实生活中,我们随时可接触到音乐,同时也随时接受音乐给以人们的各种感情。欣赏好的音乐会得到美的享受,得到美的情感,这种享受和情感其内涵是十分广阔的。或是使人心胸开阔,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