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孟峥  宁曦  王策  苏明 《科教文汇》2023,(7):117-119
载人深潜是目前最先进的海洋科考技术装备之一,也是深海探测的国之重器,在海洋科学相关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载人潜器的虚拟仿真实验,让学生以“下潜科学家”的身份进行虚拟载人潜器海底地形观测、标志物投放和沉积物取样等工作,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海洋科考装备的认识,增强海洋地质专业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载人深潜虚拟仿真课程的建立突破了传统海洋地质实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和海洋地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琥石  陈妮  梁妮  林伟龙  覃茂昌  何婷婷 《科技风》2023,(2):107-109+11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虚拟仿真实验成本低廉,表现形式丰富,形式活泼,学生不在实验室也可以进行实验课的学习。本文介绍了在“电路制作实训”课程中,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开展参与式教学的教学模式设计。该教学模式将一节实验课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模块,依托虚拟仿真实验,构建“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与“课后复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拓展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将此种教学模式应用于实践后发现,该教学方法显著提升了教学效果与学生课堂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地质环境复杂,并且受到季风气候控制,极易引发多种自然灾害,危害严重,是阻碍“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绿色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多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防灾减灾能力薄弱,科技与体制机制难以满足“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跨境综合防灾减灾需求。因此,文章通过科学评估“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自然灾害防控能力,深入分析“一带一路”灾害风险协同管理国际合作模式,提出“一带一路”防灾减灾国际科技合作建议,倡导创建新型减灾合作机制,启动“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综合减灾国际科技项目,实施“一带一路”减灾国际科研能力合作。“一带一路”自然灾害风险与国际科技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将推动我国防灾减灾先进理念、技术与模式走出去,构建多国协调的巨灾风险防控信息共享与减灾联动机制,为重大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提供科学支撑,保障国家重大海外投资安全,培养防灾减灾高级专业人才,整体提升自然灾害应对能力,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科学决策支撑和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4.
虚拟仿真与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了实验教学的变革,虚实结合的混合式教学逐渐成为高校实验教学的新形态。在总结传统物理实验课堂利弊基础上,引入虚拟仿真实验构建虚实结合教学体系,思考仿真实验使用方式;建设线上课程促进自主学习,将线上与线下实验相结合;总结了线上课程加仿真实验辅助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也随之变得多元化和过程化。通过实践,该模式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创新能力,提升了“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师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5.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成为工科教育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测井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简单、易操作,但相对缺乏统一、客观、全面、系统的考核模式,难以适应虚拟实验教学考核。为此,在地球物理测井虚拟实验平台基础上,首先设计了包括“基础层次、综合层次、研究层次、创新层次”四个层次的测井虚拟仿真实验内容;然后基于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特点,优化了“七元”考核模式,针对“观察力、判断力、控制力、执行力、创造力、想象力和表达力”七种基本的能力进行全方位考察;基于实验内容和考核模式,设计出“三维度”的实验成绩评价矩阵。通过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工作开展和实践,通过成绩统计分析对比,发现改革后的考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实验教学效果,对地球物理测井课程教学质量也有提升。  相似文献   

6.
刘焕毅 《大众科技》2021,23(1):118-120
针对传统通信工程实践教学方式的不适用,以及通信工程专业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要求,文章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建设通信工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发挥虚拟仿真实训平台具有的优势,学生可以不受实验场地限制随时进行仿真实训,轻松、便捷完成实验项目任务.构建通信工程一体化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实行通信工程学与做相结合的一体化实训教学,以及运用网络设备搭建仿真实训环境.应用一体化仿真实训教学环境开展通信工程教学,通过虚拟仿真复杂实验案例分析,知道如何利用虚拟仿真实训平台以发挥其教学作用,实验结果说明虚拟仿真实训更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网络科技人才.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注塑实验成本高、危险性高的缺点,采用三维建模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的手段,设计开发了一套注塑虚拟仿真实验系统。研究过程为:首先运用Solid-works和UG分别建立注塑机和模具的三维模型,然后将数模导入到3D MAX中进行模型动画制作,之后采用Unity 3D引擎的虚拟现实模块对软件整体进行设计,经调试、修复,注塑虚拟仿真实验系统1.0版本实现了工艺过程和设备(含模具)的仿真。  相似文献   

8.
蔡盼圆  干雨  刘开永  许媛媛 《科技风》2023,(22):127-130
通过对仪器分析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提出OBE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线上+线下”与虚拟仿真实验相结合的混合实验教学模式。基于OBE教育理念,结合预防医学学科专业特点,采用“线上+线下”与虚拟仿真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传统的单一的实验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改革;多元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有利于客观、精准地对学生的实验成绩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9.
VCE(Virtual Chemieal Experiment)是一个基于中学化学实验的虚拟实验操作系统。化学实验是学生获取新知识及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力的重要途径。由于真实实验受实验时间、空间和实验仪器药品的限制,在教学中不能够很好展开,因此将化学虚拟实验引入教学中很有必要。以“制取二氧化碳”为例给出了具体的虚拟实验教学设计,旨在将化学虚拟实验的作用最大化,为化学虚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0.
电子线路仿真软件种类繁多,结合本校实际开课情况,将multisim、Proteus仿真软件引入教学,利用其仿真软件的分析功能,结合实例,将理论分析与实验仿真有机结合,给出了相应的仿真波形和仿真结果.通过仿真软件所建立的虚拟实验平台有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袁欢  饶瑞  吉海娟 《中国科技纵横》2010,(8):205-205,146
本论文要通过对现有防灾减灾及安全救助产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设计心理学现状,对影响防灾减灾及安全救助产品的认知的感性因素进行研究。提出防灾减灾及安全救助产品设计的心理基础因素,提出将感性因素通过设计主体转化为产品内在的设计因素,使防灾减灾及安全救助产品的具体化,使设计过程明了化。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立足目前使用者对产品的感性需求和安全需要,寻找设计途径,扩展防灾减灾及安全救助产品设计的方法以及思路,为合理有效的设计做出尝试。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21,(6)
目的:放大网络虚拟现实技术的教学价值,创建医用化学虚拟仿真实验课堂,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造力。方法:将VR技术与PBL教学法进行优势互补并植入医用化学的教学改革中,依据医用化学的教学内容与特点构建虚拟仿真实验课堂,探究其在教学过程的应用成效。结果: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可以改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的旧面貌,扩大了学生自主操作的空间并提升了学习深度,能够发掘网络虚拟技术与信息化技术的教学价值。结论:VR技术结合PBL教学法可以将网络虚拟技术运用于教学改革中,使实验教学打破了时间、空间和资源的限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力。  相似文献   

13.
短讯     
《科协论坛》2008,(4):46-46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铁道部、中国铁道学会与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学会联合启动了“气象科普伴你行铁路列车大众教育”活动。铁路和气象部门决定从3月23日起,在京沪、京广等主要线路上选择部分列车作为“气象科普列车”。以后,旅客乘坐列车时,不仅可以欣赏到沿途变换的绮丽风景,还有望从列车广播或者口袋书上了解与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有关的科普知识。此次活动主要通过在选定线路的列车车厢及沿线车站播发气象科普宣传品(广播稿、口袋书、科普光盘等),将气象防灾减灾和气候变化科学知识随列车传播到四面八方,深入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4.
《园林制图》项目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新组织《园林制图》课程的知识模块,通过对每一个模块知识点的系统分析,例以岗位能力要求确定能承载这些知识点的典型性项目。合理设计每一个学习性任务,以做的方式完成教学,最终为园林建设企业培养出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科学生活》2013,(7):F0004-F0004
珍爱生命,自救互救我能行——工商附小“防灾减灾日”宣传周系列活动 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防灾减灾日”,5月6日至12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工商附小利用宣传周举行了防灾减灾系列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滑坡、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完全可以通过防灾减灾的新手段、新技术将其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这是9月22日在北京举行的“北京地质灾害与防灾减灾”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时达成的共识。  相似文献   

17.
《金秋科苑》2010,(18):45-45
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湖南省临武县老科协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三进”系列活动。所谓科普宣传“三进”就是防灾科普知识进农村;应急科普知识进校园;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  相似文献   

18.
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虚拟仿真(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口腔医学教育领域。目的:探索VR教学对口腔种植临床中上颌窦提升术相关内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按自愿原则,将31名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二年级见习本科生分为实验组(VR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实验组通过安徽医科大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接受口腔上颌窦提升术教学,体验模拟真实诊疗过程中的手术器械选择及手术操作;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见习的手术带教方式,辨认上颌窦提升术的手术器械和流程。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上颌窦提升术相关器械辨认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在手术操作流程掌握情况上,实验组学生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VR教学系统的直观实用性、创新高效性、使用满意度分别为100%(16人)、100%(16人)、93.75%(15人)。结论:VR实验教学平台与传统临床见习带教方式相比,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对上颌窦提升手术操作流程的熟练度,有助于种植临床学习兴趣培养与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课程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目前的教学方式以理论讲授为主,相关实验教学受到场地及设备的限制,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足。为加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及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实现教育数字化目标,该文以“MW级风力发电机组设计安装与运维虚拟仿真实验”建设为例,从建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必要性、实验平台的构成和实验方法等方面展开,为“风能与风力发电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高校的海洋科学专业成为新一代学生们的专业选择,为更好地进行海洋科学实验教学,须结合信息化手段,夯实学生的实验基础与技能,培养其成为海洋科学专业型人才。本文主要分析了“海洋科学综合实验”课程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教材、学生、教师全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探索,深化互动教学课堂信息化融合,促进本科实验教学优化和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