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Thera-Band康复训练对标枪运动员肩袖损伤康复效果.方法:对4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实验组(Thera-Band带康复训练)和对照组(一般康复训练)两种方案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后根据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检验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对肩袖损伤转归结果.结果:3个月康复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肩关节功能评分即表现出差别,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实验前后肩关节主客观系统功能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在肩关节的功能和肩袖损伤的康复中,Thera-Band带康复训练优于一般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2.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又称为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表现为患者在恢复期患手的突然水肿、疼痛,并使手的运动功能受限。如果不予以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将导致永久性手及手指的畸形,严重影响患者偏瘫上肢和手功能的康复。现就近5年来脑卒中肩手综合征中西医康复治疗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hera—Band康复训练对标枪运动员肩袖损伤康复效果.方法:对40例肩袖损伤患者分为卖验组(Thera—Band带康复训练)和对照组(一般康复训练)两种方案进行康复治疗;3个月后根据肩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检验不同康复训练方案对肩袖损伤转归结果.结果:3个月康复训练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肩关节功能评分即表现出差别,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实验前后肩关节主客观系统功能综合评分结果显示,在肩关节的功能和肩袖损伤的康复中,Thera—Band带康复训练优于一般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4.
徐孝林 《考试周刊》2015,(19):130-131
目的 分析阿托伐他汀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回顾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各项血脂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复性外周磁刺激(repetitive peripheral magnetic stimulation,rPMS)联合常规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瘫痪侧上肢屈肘肌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泰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瘫痪上肢屈肘肌痉挛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重复性外周磁刺激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假磁刺激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选用改良Ashworth量表(modified Ashworth scale,MAS)对肌张力分级进行评估,选用表面肌电仪检测肱二头肌肌电积分值(iEMG)对痉挛情况进行判断,选用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motor assessment scale of Upper Extremity,FMA-UE)对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情况进行评估,选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组内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Ashworth分级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两组患者肱二头肌iEMG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患者FMA-UE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组间比较,实验组治疗后的上述疗效指标改善情况均较对照组更为显著,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性外周磁刺激联合常规治疗可以更有效地减轻脑卒中后瘫痪肢体上肢屈肘肌痉挛,并且提高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大叶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大叶性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止咳、化痰等药物进行治疗。而实验组则在对照组治疗方式的基础上采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的方式进行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的咳嗽持续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等。结果 实验组的咳嗽持续时间、退热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要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的8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的方式对大叶性肺炎患儿进行治疗,能够使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治疗效果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疗法治疗慢性颈肩部疼痛的临床疗效,选取66例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行磁振热治疗,实验组患者行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疗法,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两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总有效率评价,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比较。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组内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组间VAS评分、NDI评分及ADL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触发点疗法联合磁振热治疗可以减轻慢性颈肩部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改善患者颈肩部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  相似文献   

8.
《河西学院学报》2017,(5):77-80
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一年来宿州市中医院收治的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电脑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中医外治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VAS评分、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分别治疗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外治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提高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及治疗满意度,降低患者VAS评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并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m 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0天治疗组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并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m 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0天治疗组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黄欢  陈锦萍 《考试周刊》2015,(25):2+197
目的 观察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卒中量表评分(NIHSS)、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 RS),并随访治疗后3个月的m RS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第14天的NIHSS评分和m 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90天治疗组的m 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使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分析探讨腰腿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方式,针对针灸疗法在腰腿疼痛综合征的治疗中进行效果探讨,为腰腿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提供科学的指导以及理论支持.选择我院在2014年10月到2016年3月收治的70例腰腿疼痛综合征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患者中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都在46岁到68岁,平均年龄54.6±1.64岁,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口服腰腿痛丸,每次3g,3次/d.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针灸治疗.在进行相应的治疗后,比较VAS评分,来判断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比较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3%,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症状体征和生活、工作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腰腿疼痛综合征患者,为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促进其治疗恢复的效果,值得在腰腿疼痛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推广使用.对于腰腿疼痛综合征的治疗,针灸应及早参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FIM)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60例,总结其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内科药物脑复康和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组采用经络导平治疗,二组均结合康复训练,根据简式Fug1-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记分法(MBI)进行评分,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MA及MBI评分均明显上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FMA及MBI评分上升幅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经络导平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好,值得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于脑卒中的康复方案和运动疗法的研究,论述科学的治疗方案对于脑卒中康复的重要性,并根据不同患者的特点找出合理的运动康复方案。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脑卒中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运动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康复治疗。实验后即对两组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发现,56例患者经治疗后情况均有好转,对照组经常规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有所提高(P〈0.05);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治疗前则显著提高(P〈0.01)。两组间比较,观察组的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用运动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运动能力,较常规疗法具有较强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灸推拿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给予单纯推拿治疗,研究组给予推拿针灸综合治疗。记录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经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7.65%,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肩关节周围炎患者给予推拿针灸联合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王贞 《考试周刊》2015,(21):131-132
目的 探讨舒血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则予以舒血宁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44%,比对照组83.33%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血宁治疗脑梗死具有明显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应用协同模式对其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干预,研究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情绪、生活质量等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与对照组各评分比较差异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均提升,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我效能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均较干预前改善,且研究组干预后自护能力总分及各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癌因性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研究组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与对照组的80.00%比较明显较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131)I治疗患者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增强患者自我效能感,从而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在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次主要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护理提供重要依据,促进母婴健康.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期智齿冠周炎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智齿冠周炎的治疗以及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经过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情况,发现实验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6.66%,对照组护理总有效率为76.66%,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各项指标好转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实验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智齿冠周炎的患者,临床上应当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方式,此方法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母婴的健康,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易学龙 《时代教育》2015,(4):150+163
目的:探讨临床思维能力培养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对来我科实习的96名实习的实习生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将这些实习生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联合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授课后本科得分为(91.52±18.55)分、专科得分为(88.74±19.11)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综合成绩为(92.58±8.51)分,高于对照组(78.37±9.42)分(P<0.05);实验组97.5%对教学总体满意,高于对照组(82.5%)(P<0.05)。结论:人体解剖学是我国医学中重要的学科,在人体解剖教学中加强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