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音乐应用于PCI术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作用,促进患者康复.方法:便利抽样100名PCI术后AMI患者,分对照组和音乐组各50例,采用《HAD》和《AIS》调查并记录患者实验前后血压、心率、呼吸.结果:音乐组患者焦虑、睡眠质量、血压、心率、呼吸得分差值下降多于对照组,但抑郁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音乐可缓解患者的焦虑,提高睡眠质量,维持血压、心率、呼吸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但音乐可释放抑郁情绪,应注意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2.
徐影影  闻素霞 《科教文汇》2014,(24):207-208
本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中学250名初中生,以自评抑郁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为测量工具,筛选抑郁、状态焦虑得分排在前30%的学生60名。以表达性写作实验和追踪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表达性写作方式对中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干预的效果;分析情感表达与认知加工在表达性写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写作方式都能有效改善中学生负性情绪;表达性写作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是通过表达宣泄负面情绪后,经重新评价负性事件达到改变对负性事件的认知来改善负性情绪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式抽取某中学250名初中生,以自评抑郁量表(SDS)、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为测量工具,筛选抑郁、状态焦虑得分排在前30%的学生60名。以表达性写作实验和追踪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表达性写作方式对中学生的抑郁、焦虑情绪干预的效果;分析情感表达与认知加工在表达性写作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两种写作方式都能有效改善中学生负性情绪;表达性写作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是通过表达宣泄负面情绪后,经重新评价负性事件达到改变对负性事件的认知来改善负性情绪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和探讨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倦怠与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关系。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选取南昌市464名高校青年教师为研究对象,运用职业倦怠量表教师版(MBI-E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研究,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校青年教师存在中度的情绪衰竭和低成就感,以及轻度的情感淡漠;存在中度焦虑和轻度抑郁;情绪衰竭和情感淡漠对焦虑与抑郁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结论:高校青年教师的职业发展与心理健康应得到重视,建构心理健康维护网络与扶助机制建设体系为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旨在为高校面对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心理工作提供建议。[方法/过程]对381名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使用自编个人信息问卷及心理状态自评量表进行网络问卷调查,使用SPSS对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结果/结论]本研究中调查得到的学生自评焦虑得分粗分为32.51±7.61分,自评抑郁得分粗分为36.39±8.46分,对比国内常模有显著升高。在基础特征中,女性学生的焦虑情绪在疫情中受到更多影响。在风险传播上,通过以确诊病例数制作的风险划分表发现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出现边缘带效应,极低风险与极高风险地区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受到更多影响。在网络谣言传播上,参与过传播不实新闻的学生焦虑、抑郁情绪在疫情中受到更多影响。高校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要对女性学生、来自较高风险地区学生给予更多关注。认真做好持续的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和日常落实。加强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辨别能力的培养,及时发布清晰的官方通知解读。  相似文献   

6.
16岁女中职生李某因与舍友闹矛盾,出现焦虑烦躁情绪,影响了其学习和生活,不良情绪已泛化,病程两个多月,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咨询师采取了合理情绪疗法及角色扮演帮助求助者建立合理信念,解除求助者的情绪困扰,并基于人际交往的技巧指导。经过回访,李某能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中,焦虑、烦躁的情绪已消除,咨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对高原心脏病治疗与转归的影响。方法:选择182例高原心脏病的住院患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情绪(HAD)测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182例患者中,出现焦虑者72例,占39.56%;抑郁者39例,占21.42%。是否接受高原疾病健康教育、发病情况及医疗费用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等对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影响较小,心理异常的高原心脏病患者其水肿消退时间、治愈时间明显较心理正常的患者延长。结论: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可加重高原心脏病病情,影响其发生、发展及转归。  相似文献   

8.
负性情绪是影响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表现为抑郁、焦虑等症状。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研究生群体所出现的种种困惑和心理问题不容忽视。某高校一项针对研究生的调查显示,部分研究生存在躯体症状及心理不适,表现为抑郁、焦虑、强迫、恐惧、孤独、精神病性  相似文献   

9.
李凌锐 《科教文汇》2014,(2):219-220
独立学院大二男生因自卑、焦虑和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困扰主动前来咨询,被咨询师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通过采用摄入性会谈、倾听、共情等技术,综合运用自主放松训练、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走出心理困境,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问卷,焦虑抑郁问卷,对313名学前教育专业本科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前师范生家庭内支持和焦虑抑郁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可以通过增加家庭支持,从而减少学前师范生的焦虑抑郁,进而达到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抗抑郁症的药物在某些儿童和少年身上反而会加重抑郁和焦虑的情绪呢?  相似文献   

12.
庄静 《内江科技》2010,31(5):146-146,104
通过对24名参加2009年武汉体育学院健美操通级同学的问卷调查及观察,针对健美操比赛前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比赛结果的影响较其它项目大,赛前焦虑表现更为频繁和多样的现象,结合健美操比赛的特点,运用对认知、情绪的调节,并辅以战术调整、音乐的配合,以及场景模拟等方法消除或减轻运动员赛前的焦虑,使其能集中精力,轻装上阵,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一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对一名由自卑心理导致一般心理问题的女大学生进行心理咨询的案例,根据其心理问题的特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与求助者共同协商制定了咨询目标与方案。咨询过程经过诊断评估与咨询关系的确立,心理咨询,结束与巩固三个阶段。整个过程以消除错误的认知模式,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为核心,循序渐进地矫正不良认知,建立新的合理的认知模式。经过六次的心理咨询,来访者焦虑、抑郁情绪缓解,自卑心理显著改善,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本案例成功运用了合理情绪疗法,对改善求助者的自卑心理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贾天雨  井西学 《科教文汇》2012,(10):158-160
目的:为了解考研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焦虑、抑郁的总体状况及其在可能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含有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5项相关因素的调查问卷,调查了哈尔滨市两所本科院校的两百名考研学生,用SPSS1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有25%左右的人出现严重的焦虑和抑郁问题;50%左右的考研学生出现了中等程度及以上的焦虑和抑郁症状;同时仅有5%左右的人,基本上无焦虑和抑郁症状。(2)焦虑程度在家庭经济状况、报考专业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3)抑郁程度在考研原因相关因素内部各水平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5.
覃琼 《科教文汇》2013,(18):186-187
本文以中职残疾生为研究对象,残疾学生是中职学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文章分析了残疾中职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心理情感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调控对策。对残疾中职生消除孤独、自卑、焦虑苦闷等心理障碍,帮助残疾中职生掌握专业技能,顺利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覃琼 《科教文汇》2013,(6):186-187
本文以中职残疾生为研究对象,残疾学生是中职学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文章分析了残疾中职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心理情感特点并提出了具体的调控对策。对残疾中职生消除孤独、自卑、焦虑苦闷等心理障碍,帮助残疾中职生掌握专业技能,顺利就业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汪莹 《知识窗》2014,(6):78-79
本文采用中学生厌学问卷,对875名中职生和1125名高中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中职生厌学与学习倦怠、核心自我评价、专业承诺的关系,为解决中职生厌学问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李发君 《百科知识》2021,(18):52-53
社交焦虑障碍是常见的心理障碍之一.生活中,同时存在处于低亚临床水平、程度较轻未出现功能性损伤的社交焦虑倾向群体,表现为害怕陌生人在场或者受到在场人员审视的社交情境.已有研究显示,大学生群体近年来受心理因素困扰的人数较往年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焦虑问题与人际交往问题是经常出现的问题,高社交焦虑群体数量占总人群数量的27.2%~42.0%.社交焦虑个体会出现攻击性倾向,严重者发展为抑郁等心理问题.因此,部分研究者开始关注社交焦虑领域,但现有研究中对于社交焦虑群体在认知加工方面的研究探讨较少,个体应对情绪冲突的能力也是其认知控制能力的体现,但在当前研究中社交焦虑个体面临情绪冲突时的表现尚不清晰.相关研究表明社交焦虑个体常常会过度关注某些特定信息,表明其情绪冲突控制能力可能出现异常.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幽默可从认知——情绪转变、促进身体健康、获取社会支持及促进问题解决四个角度来应对压力,降低焦虑感。幽默与自尊呈正相关,与抑郁、焦虑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广闻博见     
音乐可改善心境美国著名音乐治疗专家纪兰诺修女指出:音乐的旋律、节奏和音色通过大脑感应可引发情绪反应。一般人认为,如果心情悲伤,那么听欢快的音乐就会促使心情好转,然而其实这只会使情绪变得更为抑郁。悲伤时宜听悲伤的音乐,这样才能减轻悲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