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三大诉讼法的修订都将电子数据纳入到法定证据类型之中,从而奠定了电子证据的独立地位,激发了对电子证据的研究。然而,在一片兴盛局面之下,电子证据的独立却面临被架空的风险。电子证据的具体形态并未得到立法确认,既有研究也多是在证据法体系下对电子证据规则的构建,导致忽视了电子证据在司法实务基本都是以书面化,甚至公证书化的形态存在,这既不符合证据法定形态的本质属性,也违背了电子司法的功能追求,更不利于正义的真正实现。只有在观念上对电子证据的真实性重新认识,在程序上对电子证据的证明过程完成修正,在技术上建立其电子证据形态的统一标准,电子证据才能从文本的独立迈向真正的独立,获得独立的证据法地位。  相似文献   

2.
电子证据与网络保全证据公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维克 《情报杂志》2006,25(3):113-114,118
电子证据与传统证据存在着差异,电子证据的法律缺陷为网络保全证据公证创造了条件.从电子证据办理网络保全证据公证的作用及公证行为的具体办理,论证公证对电子证据的保全和固定,赋予了电子证据法律上的证明力,为解决网上纠纷提供了可靠证据.  相似文献   

3.
刘海枝 《科学大众》2021,(1):199-200
本文选择就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法律问题这一论点进行分析和研究,为了确保分析和研究的全面性,设计如下研究框架.首先,阐述网络电子证据的相关内容,包括网络证据的理论定义以及网络证据的特征等,增加对网络电子证据了解,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阐述保全网络电子证据公证的法律问题,了解现状,明确当下网络电子证据公证...  相似文献   

4.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司法实务中存在许多有关电子证据的法律问题,亟需解决。而目前我国有关电子证据法律规范严重缺失与不足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在深入剖析我国电子证据立法现状与不足的基础上,对我国电子证据的立法思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证据无论在民事领域还是刑事领域的作用都日益凸显。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也已将电子证据作为法定证据之一。本文对智能手机取证中电子证据的运用现状和特征进行概括分析,以智能手机电子数据取证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通过构建、研发一种智能手机取证程序来解决当前智能手机取证中电子证据运用的合法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杨涛 《大众科技》2004,(12):37-38
证据在法律诉讼案件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证据的出现对证据的取得、确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即从计算机证据出发,探讨电子证据在我国法律体系的认定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柳倩宇 《内江科技》2007,28(4):72-7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证据领域出现了电子证据,它和传统证据存在着质的不同,因而应作为一种新的证据类型.同时,这种新的特征也决定了电子证据在收集、保存、质证等方面有其特殊性.本文对此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会计电算化和企业信息化环境下的税务稽查取证,规范电子证据取证工作,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从以下两个方面来阐述:一熟练掌握电子证据现场取证流程;二电子证据进行稽查取证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电子数据已经作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类型被写入法律,此种新型证据正逐步成为目前司法实践中解决纠纷的主要证据形式,但由于电子数据这种新型证据的特殊性,为其取证、收集、保全乃至鉴定与认证带来了一系列的困境,故探讨一种在纠纷产生之前的保全方法,可有效地运用事先保全的证据达到定纷止争的目的,电子数据证据的发展以及在司法实务中的运用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0.
电子证据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证据,是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当前我国需要在立法和实务中对电子证据加以规范化,确立其相应的证据地位。这有利于及时、有效地惩罚和预防计算机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社会公共秩序。  相似文献   

11.
在专利授权、确权的行政诉讼案件中,证据的认定一直是广受关注的问题。一方面,它涉及到案件审理当中的程序性规则,另一方面,它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本文将结合具体案例,对专利授权、确权案件中电子证据、域外证据的认定以及新证据的採信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祝亚明 《情报科学》2003,21(11):1185-1187
文章探讨了电子文件的特点及其作为证据被采信的法律障碍,介绍了有关国家和国际立法针对电子文件证据问题创新的情况,探讨了电子文件在我国证据法中的地位,并就电子文件证据的立法模式与立法形式等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研究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的法律问题,由总结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始,继而从合法性入手,分析保全互联网电子证据公证。  相似文献   

14.
电子商务犯罪及刑事法律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对电子商务犯罪及犯罪构成的分析,探讨了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制度在电子商务犯罪方面的缺陷,提出了补充新罪名、根据刑法原则性规定扩充司法解释,以及将电子证据视为书证纳入法定证据类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世明 《情报杂志》2003,22(11):13-15
面对高科技网络信息犯罪的问题,无论是民事、刑事还是行政证据制度,都处于一种无可奈何的尴尬境地。电子证据作为信息的载体。它的出现带来了证据领域的变革。也表明人们驾驭和运用信息能力的提高。鉴于电子证据的特点和性质,在运用时对其信息来源、取证主体、电子证据的内容等等是否合法,需作综合审查和判断,以及时、准确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为定案奠定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及各类电子业务的飞速发展,使得完全不同于传统文件记录方式和传递方式的电子文件,在全世界呈现出飞速增长和广泛普及之势,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记录形式、重要信息和法律证据。本文将对电子档案的利用、管理及其所在意义进行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17.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发展,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便捷的沟通、交流方式,同时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活动契机,智能手机中通常隐藏着很多的犯罪证据,为了进一步拓展职务犯罪侦查手段,提升公诉人审查运用电子证据水平,电子手机取证就成为了检察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地描述了Android手机系统电子取证的技术现状,分析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同时结合检察办案中取证工作实际,展望未来取证技术发展方向,比如引入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进一步提升检察机关电子证据鉴定人取证准确度和速度。  相似文献   

18.
针对如何确认电子证据的法律效力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真实性是电子档案和数字档案发挥行政效力及证据作用的基本要求。如何维护电子档案的真实性,使归档保存的数字档案具有与传统文件一样的法律依据价值,是电子文件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刘伟  马凯 《科技通报》2013,(5):54-57,125
为了能够加强用户隐私的保护,提高电子病历作为证据的合法性,提出了基于CPK的电子病历查询安全认证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基于CPK的电子病历查询安全认证系统的设计模型,介绍了主要模块的功能。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基于CPK技术的电子病历查询安全认证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