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冷41块在早期开发过程中,测井解释层很厚,但是在很多层中,夹杂着泥质含量较高的泥质砾岩,泥质砂砾岩及泥质粉砂岩,这类岩性在电性上也表现为较高电阻,但是这类岩性物性差,基本不含油,属于非有效储层,由于受上下较厚含油砾岩层的屏蔽影响,电性上仍较高的响应值,电测解释结果有所偏差;另外不同测井系列的误差造成的解释偏差,都会对精细描述带来不利的分析结果。因此,利用系统取心井冷37-45-562井实际岩心观察和岩心分析资料与电测曲线进行对比,针对冷41块油气水层建立测井解释模型,进行测井二次解释,建立冷41块储层划分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中原油田文88块油藏异常高压,油井初期产能高、储层物性差,油井自然产能低的特点,以文88块沙三中为例,阐述了相控建模技术在低渗透油藏中的应用。为了精确描述低渗透储层的物性和展布特征,综合应用地震、测井二次解释以及地质和岩心分析资料,分析了该类油藏的构造特点、沉积体系,并且利用勘探测井解释平台对测井进行了二次解释,得到了0.125米的物性基础散点数据,最后应用petrel建模软件建立了文88块的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以及沉积微相控制下的储层地质模型,使物性的分布更有规律,为该类油藏的开发调整、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五号桩油田桩89块沙二段属于块状边底水油藏。在该区块的地质模型建立过程中,采用了目前较为常用的Petrel软件,充分利用钻井、地震、测井、地层对比筹信息,建立高精度构造模型;在测井解释资料的基础上,选用确定性建模方法,以储层尖灭线为边界,以岩相模型为控制条件,采用克里金插值方法,最终建立了接近油藏实际地质特征的三维精细地质模型。  相似文献   

4.
《内江科技》2015,(12):78-80
碎屑岩储层和生物碎屑灰岩两种不同储层在研究区相邻地层发育,且均为有利油气储层,因而两类储层测井评价的差异性研究对油气储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两类储层的岩性等分析,对其测井响应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碳酸盐岩由于孔喉受到次生改造作用,测井响应复杂化,碳酸盐岩相对碎屑岩来说测井响应要复杂很多。本文在碎屑岩与碳酸盐岩测井响应的差异性分析基础上,对两类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三个解释模型进行了对比,孔隙类型、结构、岩石骨架以及胶结程度等的不同导致两类储层的解释模型存在较大差异。利用岩心以及分析化验资料对两类储层的解释精度进行对比,碎屑岩物性参数解释精度比碳酸盐岩高,测井解释理论成熟程度与资料丰富程度碎屑岩储层解释都要好于碳酸盐岩储层,这是二者解释精度存在差异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通过数理统计研究,确定粒度和碎屑组分是成都凹陷蓬一段有利储层的主控因素,富长石及粒度相对较粗的储层具有更好的物性。利用测井数据,将有岩心资料和薄片分析资料深度段进行匹配,使用交会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方法分别建立了岩石粒度和碎屑组分测井解释模型,实现研究区储层岩相的测井定量解释。模型精度满足研究区蓬一段有利储层的预测研究。  相似文献   

6.
郜志平 《科技风》2012,(15):114
建立洼59块S3油层地质模型,开展精细油藏数值模拟,优化油藏工程设计,继续扩大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试验井组,从而达到提高开发效果的目的,需要准确的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和含油饱和度等储层参数。因此须建立以岩心化验分析与测井资料相结合,建立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等地质参数模型,开发出相应的解释处理程序,对块内井S3地层进行精细处理,从而开展储层参数和流体性质综合分析研究。为提高开发效果和采收率提供准确的基础资料,使油藏开发数值模拟具有科学的依据和更加准确可靠的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7.
D239块馆陶油层含油面积小、含油带窄、边顶水发育,该块于2002年上报探明储量,原上报储量时仅采用一套有效厚度划分标准,而在实际生产中发现,部分测井解释结论与实际岩心不符、相同电性特征的层段测井解释结论相互矛盾,为解决这一问题,对该块馆陶油层进行储层四性关系研究,油藏四性指岩性、电性、物性和含油性,弄清馆陶组油层的四性关系,对今后油层的生产和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梁家楼油田纯56块沙三中平均孔隙度21%,平均渗透率2553.9×10-3μm 2,单层厚度25 m,物性好,采出程度较高(43.17%),含水高(98.1%)。区块高含水、剩余油认识不清,从取芯资料分析该块层内非均质性强,层内非均质性对剩余油控制程度不明确,剩余油分布认识不清楚,需要在测井二次解释基础上进行精细地质建模,认清储层非均质性。  相似文献   

9.
杜229块油藏是典型的超稠油构造油藏,其开发层系为兴隆台油层,储层为一套以扇三角洲前缘分流河道砂为主的中厚层砂体。储层为高孔高渗储层,其内部非均质性较弱。现杜229块已经进入开发中后期,其西南部兴Ⅲ+Ⅳ组油层由早期的蒸汽吞吐开发方式转向蒸汽驱开发。通过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建立地层等时格架,结合测井小层解释结果,采用多参数聚类分析法进行储层流动单元划分,将杜229块兴Ⅲ+Ⅳ组储层划分出四类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10.
苗娟 《内江科技》2012,(8):126+134
苏里格气田苏东区块储层物性差,砂体规模小,气井基本无自然产能,属典型的致密气藏。通过对苏东区块多口井的储层物性,岩石力学参数的精细测井解释,优选出适合盒、山层段的开发井型和完井工艺技术,并对其进行产能预测和经济性评价,优化的完井工艺技术在苏东区块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我国高效开发致密气藏提供了良好的借鉴。81  相似文献   

11.
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是TZ地区油气勘探、开发的重点,纵横波弹性波速精细解释对地震、测井及钻完井施工均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该地区大部分井缺少密度及横波测井资料,而这些资料往往是弹性波速反演或进行预测效果验证所必须的。本文首先利用常规中子、泥质等测井资料对声阻抗进行反演,对各井岩石密度进行精细解释。利用基质矿物模量自提取方法及Xu-White模型对致密砂岩基质矿物体积模量及剪切模量、干岩样体积模量及剪切模量进行表征,最后利用Gassman方程对岩石纵横波波速进行预测。结果表明,AC与自适应提取的基质矿物各模量间存在较好的二次多项式相关性,因此可以利用AC对基质矿物各模量进行定量表征,从而简化自适应提取方法,提高计算效率;利用该方法预测的纵波及横波波速平均相对误差分别小于0.8%和2%,明显好于常规经验法,因而对于该地区深层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结构精细解释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冉冉  熊林芳 《内江科技》2006,27(8):129-130
通过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岩石薄片鉴定、扫描电镜分析及测井资料综合解释成果,对鄂尔多斯盆地麻黄山西区块延安组延8-10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进行了系统地研究.综合分析认为,引起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原因是沉积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沙7断块中低阻油藏的形成原因,及怎样从测井曲线的响应特征上去进行识别,并建立了该块的测井解释模型。  相似文献   

14.
尹有华 《科技风》2012,(2):23-24
在砂泥岩剖面中自然电位被广泛应用于储层的划分和识别,而自然电位受众多的因素的影响,其异常幅度的大小影响储层的识别与划分.XX油田储层受泥质的影响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导致某些储层自然电位异常幅度很小,有些储层甚至没有异常幅度,这就给测井评价带来困难,本文就XX油田低SP幅度储层的影响因素做了详细的分析,建立了该类储层的测井评价建立解释模型,经试油验证证明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大大的提高了储层识别的准确性,增加了储量  相似文献   

15.
田芳芳  陈恭洋 《内江科技》2009,30(10):96-96,52
以张店油田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建立的储层三维模型,实现了油田开发地质研究工作中沉积微相研究成果的量化应用及与储层参数分布的有效结合。  相似文献   

16.
王有涛 《内江科技》2012,(11):112+114
春风油田近缘沉积体系中的沙一段1砂组储层在地震剖面上表现弱反射或空白反射现象,造成储层描述难度加大,本文通过对地震资料进行目标性处理和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以精细的层位解释为基础,在该区建立符合地质规律的波阻抗模型,应用测井约束地震反演技术,反演得到了高分辨率的波阻抗数据体,对有利砂体的展布规律进行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地震数据的生成是建立在褶积原理上,但地震剖面绝不能直接用来当作地质剖面,直接将地震剖面当地质剖面来解释会产生许多错误,基于模型的测井约束反演就是建立在褶积模型基础上,应用波动理论进行地质建模运算,结合测井资料所具有的视高频以及甚低频信息,大幅提高地震资料频带宽度,通过不同的内插外推方法进行运算,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取地震剖面里蕴含的地质细节,直接用于反映地下地层分布和岩相类型。精确的基于模型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可以有效的结合地震横向高分辨率、测井详细的纵向分辨率以及丰富完整的地质模型信息,在储层预测与地震资料综合解释上具有非常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层序地层学是一门根据露头、钻测井、地震资料,同时结合有关沉积环境和岩相古地理解释,对地层层序格架进行地质综合解释的地层学分支学科。准确的进行地层划分和对比是沉积相、储层展布、储层演化等研究工作的基础,合理的进行地层划分对比才能保证沉积相和储层研究的合理性。综合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以Exxon层序地层的理论为指导,对BG盆地下白垩统进行层序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并建立全区层序地层格架。  相似文献   

19.
根据崖城A气田主要目的层陵三段的地质特性,对其沉积相特征、构造特征、流体性质分布和测井曲线的不同响应分析表明,储层在平面上具有分区性,在纵向上具有分段性。通过对崖城A气田的岩石物理研究,根据气田的分区分段特征,结合资料情况,针对不同区块的岩性、物性、电性及含气性特征,分别建立了适合不同区段的测井参数解释模型,测井评价结果与岩心标定效果良好且体现了该区的沉积演化特征,储层分布特点与开发动态吻合情况良好,说明了测井研究成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煤层气藏的特点,分析煤层结构,确定煤层组分,研究适合这一区块的煤层气测井解释评价方法,建立煤层气解释模型,计算煤层气储层的固定碳、灰分、挥发物、含气量、孔隙度和渗透率等储层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