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据国家发改委统计,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均快于东部地区,上述四个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65%、21.39%、22.47%和21.10%。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地区投资高速增长,分别达到28.62%、36.36%、35.11%和22.08%。东部地区占全国的比重46.44%,同比下降2.04个百分点;西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分别提高0.2、0.59和1.25个百分点。另外,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长均快于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从工业经济增速看,上半年,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四个地区工业生产增加值分别增长19.74%、19.06%、21.41%和15.73%。中部地区增速创造今年以来新高,而东部地区创造近几年的新低。  相似文献   

2.
通过建立投入产出指标,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和2003-2014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呈技术进步主导的增长态势,西部、中部、东部和东北"四大板块"资源配置效率依次下降,青海为高增长型区域且配置效率最高,北京等26省为低增长型区域,河北等4省为徘徊型区域,河南配置效率最低;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存在空间依赖性,其中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区域人口变迁、硬件设备、师资力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等6个因素对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有促进作用,经济实力和经费投入等两个因素对配置效率有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试图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创造个性进行比较研究,以便对我国各地区大学生创造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心理学依据。对来自三个地区的1110名大学生施测威廉斯创造情意测验,结果显示:在创造个性方面,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大学生的创造个性平均等级呈由低到高排列;东部与西部、东部与中部、中部与西部大学生之间差异均达到非常显著水平;在性别方面,东部和中部男女大学生创造个性差异显著而西部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基于社会经济功能的视角,利用Malmquist指数模型和DEA-BCC模型分别从全要素生产率和规模效益上探究我国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效率。研究发现,我国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的全要素生产率和综合技术效率较低。东部、中部和西部区域的职业教育对劳动生产效率的规模效益均降幅较大,但存在区域性差异。东部地区的规模效益呈现报酬递减的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的趋势。因此,我国需合理宏观调控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间的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快引进职业教育的先进技术,从而提高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  相似文献   

5.
利用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效率,结果显示:经济效率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东高西低的递减态势,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明:政府影响力在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东部和西部相对于中部更依赖于对外贸易依存度;城镇化水平对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高于中东部;金融环境、单位能耗和产业结构对三大区域间经济效率的影响效果均为负,抑制了经济效率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DEA-BCC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我国整体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效率不高;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规模效益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东部地区出现规模效益递减,西部地区出现规模效益递增;西部地区中等职业教育部分地区相较于东部和中部地区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大部分地区公用教育事业费开支过大,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同时,东部地区也表现出基本建设费开支过大的问题。基于实证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我国应优化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投入布局;合理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经费支出结构;适当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  相似文献   

7.
对我国30个省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三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发现,考察期内三者的耦合协调度呈逐年上升趋势,耦合协调等级从中度失调衰退提高至轻度失调衰退。当前三大地区耦合协调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东部、中部和西部,表现出"西部低东部高""内陆低沿海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影响因素检验结果表明,政府干预强度对耦合协调度的影响为负,而财政分权、市场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对耦合协调度有正向影响。要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科技创新、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还需处理好政府与市场间的关系、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研活动承担着将科研资源转化为多种科研产出的社会资源转换功能,高校科研领域的全面提升是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DEA方法从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规模收益等角度全方位评价分析我国2012年各省市自治区的高校科研投入产出效率,再比较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2003~2012年的科研效率变动趋势并分析原因,得出结论:我国整体科研效率有待提高;各省区高校科研效率与经济发展程度无明显关系,具体表现为西部最高、东部其次、中部最低。建议各省区加强科研管理水平,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我国高校科研活动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9.
选取1984-2010年的年度数据,分别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以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就全国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但就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来说,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东部地区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间存在正的相关关系;另一种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显著.结论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间的关系具有地域性特点,应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0.
从上网人数、上网人数占该地区总人数的比重及变异系数几个角度,衡量、分析我国东、东北、中、西部地区之间以及各区内省份之间存在的数字鸿沟。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数字鸿沟;东部地区各省份间鸿沟很大,中部地区内较平衡;中部和东北地区代表性较好;西部地区各省份数字鸿沟也很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