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取实验语音学的研究方法,总结以往鞍山话方言的相关研究,对鞍山话中单音节声调进行分析.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使用南开大学《桌上语音工作室》软件获取声调格局图并加以分析,得出了鞍山话单字调的声调系统.调类与普通话一致,分别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值略有差异:阴平调值为41,阳平调值为23,上声调值为212,去声调值为51.由于数据信息采集的缺失,此次调查结果仅将九名被试者的具体信息予以描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襄樊方言属汉语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区,介于“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之间,襄樊方言声调和现代汉语普通话声调一样,也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也是四种基本调值,也可以归并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所不同的是襄樊方言各调类的调值发音高低与普通话不尽相同,本文主要分析阐述襄樊方言声调与普通话声调对应规律。  相似文献   

3.
以泰安东平县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和SPSS软件测算出泰安东平新派方言单字调的调型和调值,并将其与老派方言、泰安方言和普通话进行对比。研究发现,东平新派方言的声调调型和调值分别为:阴平低升调24,阳平高降调51,上声高平调44,去声降升调323,与老派方言相比,调型基本一致但调值变化较大,探其原因可能是受到普通话的影响;东平新派方言与泰安方言在调型和调值上均有差异,说明新派方言受泰安方言影响较小;不同性别的东平人方言的声调曲线有所差异:男女性别在阳平和上声上调型调值一致,在阴平和去声上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通过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河南方城方言的单字调进行研究,得出方城方言单字声调格局:阴平(13),阳平(52),上声(33),去声(51)。由调形来看,方城方言多降调,有一个中平调,一个低升调,两个高降调。上声调由高平调降为了中平调,阳平调虽和去声调有合并的趋势,但目前来看还是两个独立的调类。  相似文献   

5.
南阳城区方言属中原官话南鲁片,其过渡性方言特征颇受关注。现有传统语音研究成果关于调类的认识比较一致,而在调值方面意见不一。我们以声调格局理论为基础,运用语音实验的手段对声调的规格和布局进行了再次分析,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调类的调值依次是24、42、33、52。对照前人观点来看,"上声是中平调、去声是高降调"的实验结论比较特殊,值得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6.
新密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本文通过实验对新密方言单字调进行研究,得出结论:新密方言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的调值依次为24、51、44和31。  相似文献   

7.
泰安方言属于冀鲁官话,清入字归阴平。最近一二十年,在少儿读音中,有十几个原清入字变读为阳平。由于是受普通话影响的结果,不妨称为"文读"。在同为冀鲁官话的泰安、济南、利津三地方言中,都有一部分清入字受普通话的影响,或变为去声,或变为阳平,变为上声的极少。这种现象应与方言和普通话所对应的调类的调值有关。根据陈海伦的算法,得到泰安方言和北京音的调值偏离度,文读音的数量与调值的偏离度呈正相关。调值偏离度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解释宏观的文白异读。根据声调偏离值和清入字在普通话四声中的比例,可以预测泰安方言中清入字变读为去声的最多。  相似文献   

8.
采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研究当代宜宾方言单字音声调的音高以及调长特征。根据实验结果,宜宾方言共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调类,音高调值为:阴平35、阳平31、上声51、去声212、入声23,时长的长短关系为:去声>入声>阴平>上声>阳平。宜宾方言的入声处在发生"入声舒化"的演变中,促声调时长不一定比舒声调时长短。  相似文献   

9.
凉州方言中,单字调有三个调类:阴平、阳平、去声。古全浊声母上声字归入去声,清、次浊声母上声字归入阳平,单字调上声隐而不现;但来自古上声的阳平字和来自古平声的阳平字,在连读时或是在轻声词中时,调值并不相同,即古上声在连读变调和轻声词中便显现了。  相似文献   

10.
河北沧惠片沧州东部地区广泛分布着三字调方言,其单字调除了包含阴平及去声调类以外,还有阳平与上声调类发生合并。这种分合表现与三字调“银川型”类似。在连调层面,河北“沧惠片”与“银川型”三调方言阳平和上声调类均保持对立,但两地调类复原范围不同:(1)沧州:上声+阳平≠上声+上声、阳平+阳平≠上声+阳平;(2)银吴片:阳平+去声≠上声+去声。此外沧州地区“阳平上”的调类合并呈现单向性,是上声调类并入阳平调类。  相似文献   

11.
通过MiniSpeechLab软件对河北邢台任县方言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任县方言的声调格局:四个单字调的调值分别是阴平34、阳平53、上声44、去声31。双字组的连读变调都属于前字变调,规则有阴平→33/_+阴平,阴平→22/_+上声;阳平→33/_+阳平,阳平→55/_+去声;去声→阴平/_+去声。这些规则中只有去声→阴平/_+去声是调位型变调。  相似文献   

12.
文章用实验方法对20名维吾尔族中小学教师普通话声调习得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分析表明:维吾尔族中小学教师习得普通话声调中的调型与普通话四个声调的调型相似,但调值偏低,调域跨度较小,其中阴平、去声的习得水平较好,上声和阳平容易混同。维吾尔族中小学教师汉语水平由较低阶段到较高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声调习得水平逐渐提升但存在各调发展不均衡的趋势:中水平组和低水平组的阴平、阳平差异明显。在性别表现上,女性和男性阴平、阳平、上声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县方言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的方言,有四个单字调。文章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考察文县方言单字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阴平为半高降调;阳平低升降拱形为纯低调;上声高凸拱形为高平调;去声中升降拱形为中升调。声调格局为"高低升降"。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阴平、阳平、去声无本质差别;上声存在分歧,前人有平调、降调之分,本文辅以听感记为平调降尾。  相似文献   

14.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在普通话和现代汉语各种方言中,普遍存在着变调现象。 贵阳话和毕节话都属于北方方言。两方言和普通话一样,也分为四个调类,即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其调值和普通话略有差别,情况见下表。  相似文献   

15.
文县方言是甘肃省陇南市文县城关镇及周边乡镇的方言,有四个单字调。文章利用实验语音的方法考察文县方言单字调特征,并与前人研究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文县方言阴平为半高降调;阳平低升降拱形为纯低调;上声高凸拱形为高平调;去声中升降拱形为中升调。声调格局为"高低升降"。对比前人研究结果表明:阴平、阳平、去声无本质差别;上声存在分歧,前人有平调、降调之分,本文辅以听感记为平调降尾。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个案研究,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佤族普通话单字音节声调中的时长、调域、调型和调值偏误研究分析发现:佤族学生习得汉语普通话单字音四声音高调值的难易顺序为:阳平〉上声〉去声〉阴平;这些偏误习得主要与母语、汉语方言声调、学习策略、教材与教学等因素有关。据此,应根据佤族学生汉语声调偏误实际情况,遵循5个原则和6个步骤并灵活运用教学设计和技巧。  相似文献   

17.
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考察洛阳老派方言的声调规律,总结出该方言的单字音声调格局。发音人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男女均有。语音样本对比分析的数据显示,洛阳老派方言单字音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类,各调类调型特点为:阴平为升调;阳平为高弯降调;上声为微凸调或缓降调调型;去声为高直降调调型,降幅较大。两个高降调以斜度或拱度[±直]为区别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者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19.
河北省衡水市,是京九线京南第1大站,离北京不远,但是衡水市的方言声调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异。衡水方言的声调,调类与普通话一样。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4个,但是调值与普通话毫无共同之处,而且在语流中富于变化。衡水方言的声调情况。可以作为衡水人学习普通话的参照。可以作为衡水方言研究的参考材料。  相似文献   

20.
江苏盐城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区,具有江淮方言的一些共性特征。本文以盐城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得到盐城方言市区片的单字调格局:市区片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声调,调型为高降调、降升调、平调、中升调和高促调,调值分别为阴平41、阳平214、上声45、去声35和入声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