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逐渐发育成熟的阶段,异性之间容易互相产生好感,稍微得到一点异性的关心,就会面红耳赤,朝思暮想,或两个异性喜欢单独在一起谈心里话等等,这种种现象,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早恋”。“早恋”除很少一部分发生越轨行为,导致严重后果外,大部分学生的“早恋”是彼此信任、相互理解、有共同语言的美好情感。但是,他们常常很难把握男女同学交往中的“度”,处理得好,互相促进;处理不好,则走向极端,甚至给社会带来不安定因素。因此对“早恋”现象进行必要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面对孩子对异性的"好感",家长要坦然处之,一方面应理解这一现象的自然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要选择恰当的时机正确地引导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身心发育逐步完善,性成熟逐渐开始。在这个阶段,他们已开始对异性产生注意、好感以及朦胧的爱慕之情。所以,他们有了接近、了解异性的需要,这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是很正常的事。当然也有极个别的孩子过分沉迷于对异性的向往。对待这个问题,家长  相似文献   

3.
【设计思想】告别童稚,长大成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特点、新体验。中学生进入了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正从异性疏远期向异性亲近期发展,有了解对方、接近对方的欲望,希望异性同学注意自己、喜欢自己。少男少女之间互相欣赏,互相吸引,这是走向成熟的表现,但这一阶段,由于年龄、知识和社会经验等原因,对社会、情感、伦理、人生成长真正的涵义还理解不深,如果不好好地把握自己,  相似文献   

4.
五年制高职在校生从生命周期上属于青春晚期,这一群体中独生子女已占了绝大多数,较优越的物质生活和家长过多的关怀使他们出现了生理上的性早熟与其社会心理发育相对迟缓的现象。其心理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在自我评价方面的困惑性及不稳定性,这时由于他们的自我评价越来越受到同辈人态度左右,时而是表面上的自信与执拗,时而是内心的飘忽不定,常常从一个极端摇摆到另一个极端。这种矛盾容易导致焦虑、仿徨、压抑的情绪。其次,他们已经从对异性的排斥走向对异性的眷恋,从被异性吸引走向主动吸引异性,有许多人都倾向于把异性朋友作为…  相似文献   

5.
异性交往是中学生生理成熟的表现,正常的异性交往是他们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家庭、学校、社会的不正确态度常常成为中学生异性交往不正常发展的催化剂。对中学生异性交往常常存在以下一些误解:一、学生主要任务是读书,与异性交往是长大以后的事情。其实,读书只是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对待师范生的早恋现象?这是师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常常碰到的一个问题。固然,有早恋行为的师范生在师范学校是极少数,但对这个问题如果认识不足或处理不当都会直接影响师范生的健康成长,这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师范生早恋的原因师范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至十八、九岁之间,正处在青年初期。从生理上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性发育已经成熟,反映在心理上也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和特殊的感情体验。他们对异性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对异性开始有种朦胧的爱慕和关注,进而有取得异性爱的意向,有的还隐约感到缺少这种爱  相似文献   

7.
<正>在初中数学教育中,老师对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常常感到十分头疼。学生受知识水平、思维模式等等差异的影响,常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其实,错误是正确的前奏,是成功的开端。学生所犯的错误是他们对知识点理解过程中所必然出现的一个阶段,老师应该理解。一、学生解题中常见错误的原因1.对知识理解的肤浅。对于理数幂的性质,一些学生常常犯一些基础知识的错误,比如(am)n=am·an,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在异性意识发展上,度过了短暂的疏远期后,会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产生一种对周围的异性觉得可爱的神秘感,并开始注意周围的异性,注意自己的打扮,服装、发型等。他们常常照镜子,以便使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这种表现称作对异性的好感(爱慕)期。此时的男孩常被周围女伴们的容貌或温柔文静的气质所吸引;女孩则对男孩的刚强、潇洒、英俊倾慕。有时他(她)们之间会大胆的用传纸条、写书信、约会等方式交往;有时会用互相挑逗、嬉闹等方式获得与异性接触的愉悦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教学活动中,错误往往是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违反教学结论或教学方法的现象."在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在出错.认知心理学派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出错是他们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当代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不但需要父母、爷爷奶奶的关心爱护,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特别是那些比较特殊的家庭的学生——父母离异、父母外出打工长期不在身边,他们常常受到冷落,缺少父爱或母爱,没有完整家庭的温暖,心理不是十分健康,做事偏激,对自己要求不够严格,加之爷爷奶奶的溺爱,常常出现不遵守纪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不能及时认真完成作业等现象。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对这样的学生多关心,不应该避而远之,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让同学团结他们,使他们感觉到集体的温暖,使他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  相似文献   

11.
当代独生子性别角色的软性化现象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发展的双性化趋势已是必然,然而在儿童双性化人格塑造的过程中,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男女儿童的异性人格过度现象,其中男孩的女性人格过度现象称为软性化。这种现象严重影响着当代独生予的健康成长,对于适应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类现象及其对策的研究相当紧迫。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 青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期,除了生理上发生明显的变化,心理上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时期的青少年会产生想与异性交往的渴求,但又故意表现出疏远异性的现象.这样一种矛盾心理常常导致青春期的青少年对异性交往产生许多困惑.因此,引导青春期的青少年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尤为重要.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这一特殊阶段,现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设计本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异性交往,学会和异性同学健康交往.  相似文献   

13.
概率论浅介     
一、随机事件及其概率1.随机事件自然界有许多现象,我们可以预言它们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发生。例如,异性磁极必然互相吸引,不会互相排斥;在标准大气压下,水冷却到0℃必然结冰,不会沸腾。这种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的现象叫做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现象叫做不可能事件。自然界还有许多现象,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我们把它称为随机事件,简称为事件。例如,某电话总机一分钟内接到10次呼唤;一次射击,正中靶心,抽查10件产品,发现1件次品;等等,都是随机事件。  相似文献   

14.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随着身体的急剧变化,心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由于青春期教育的滞后,使他们心理的发展落后于生理的发展。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学生常常陷于困扰之中。咨询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不知道该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缺少与异性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往往导致心理困惑、心理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钟情     
朦胧、美丽、羞涩、不安……早开的花,结不出成熟的果实,中学生的恋爱,也与婚姻、家庭遥不可及。然而,“哪个少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关键是怎么看待和引导深圳市翠茵小学宋红燕老师认为,异性互相爱慕,是人类共有的情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现象,如自然界的日月江河运转不息。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学生接受性与爱的信息比较快捷便利,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心理与生理的早熟,所谓的“早恋”,其实不早。而少年的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决定了他们对男女关系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必然产生对异性的好奇心和爱慕之情,男女交往增多,由情…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生要有各种卫生知识和同性、异性之间交往的准则,这是他们成长过程中必备的知识,而这些知识、信息的获取要经过正常健康的性教育渠道。因此,加强中小学学生的性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郑爱珍 《科幻画报》2022,(4):231-232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总会遇到很多不擅长的科目,因此造成了很多学生产生了偏科现象。后进生在很多小学高年级当中都普遍存在着,尤其是英语方面,由于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学习进度跟不上、对英语学习兴趣缺失,积极性不高,学习英语知识的荣誉感不强等问题,所以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最终商讨出解决方案将是本篇文章的一个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活动理念】青春期的异性交往,是一个值得教师和家长重视的问题。中学生随着性成熟的来临,性意识开始觉醒,对异性的态度也有了显著的变化。他们开始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并尝试着去吸引对方,有一种与有好感的异性同学互相接近、了解、交往并结为朋友的需要,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现象。但是,中学生毕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心理还很不成熟,  相似文献   

19.
元末隐士词人是一个活跃在杨维桢、顾瑛身边的词人群体。他们用清丽的词笔记录下易代之际的人世变迁及心路历程。然而,在诗词曲诸体皆备的文体互动下,他们的创作出现了“曲化”现象,这无疑会破坏词的含蓄蕴藉之关,但这也是词曲互相渗透下的必然产物,反而更加显示出元词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文汇报>曾披露一份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多项指标表明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被调查者中,曾经想离家出走的占25.6%,考试常常出现焦虑症状的占22.6%,常担心有可怕事情发生的占18.7%,缺少被关怀感的占16.1%,情绪常常低落、闷闷不乐的占12.1%,有过自杀念头的占14.3%,存在自卑心理的占37.4%,性格暴躁的占18.7%,心理幼稚的占10.9%,常有孤独感的占7%,希望自己是异性的占13.9%,平均每人出现2.07项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