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阅读下文及其注释,然后逐一答题。 宁戚欲干齐桓公,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旅赁车以适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赁车者,执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于车下,望桓公而悲,击牛角疾商歌。桓公闻之,执其仆夫之手曰:“异哉,此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反至,从者以请。桓公曰:“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桓公以合境内。明日复见,说桓公以为天下。桓公大悦,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去齐五百里,不远,不若使人问之。固贤人也,任之未晚也。”桓公曰:“不然。,问之恐其有小恶。以其小恶,忘人之大美,此人主所以失天下之士也。且人固难全,权用其长者。”遂举,大用之,而授之以为卿。当此举也,桓公得之矣,  相似文献   

2.
宽容     
宁戚欲干齐桓公.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以商于齐,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宁威饭牛车下,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桓公及至.从者以请。桓公赣之衣冠而见,说以为天下。桓公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故贤者也,  相似文献   

3.
宁越欲干齐桓公②,困穷无以自达,于是为商旅将任车③,以商于齐④,暮宿于郭门之外.桓公郊迎客,夜开门,辟任车⑤,爝火甚盛⑥,从者甚众.宁越饭牛车下⑦,望见桓公而悲,击牛角而疾商歌⑧.桓公闻之,抚其仆之手日:“异哉!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⑨.桓公及至⑩,从者以请.  相似文献   

4.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他趁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后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代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相似文献   

5.
曹沫(mei)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为鲁将,与齐战,三败三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公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已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还鲁之侵地。  相似文献   

6.
同桌阿扁     
阿扁者,我中学时期的同桌也。其真名已不可考,惟记得“阿扁”这个绰号。阿扁学习成绩不敢恭维,可谓惨不忍睹,尤其以语文差为甚。每逢背文言文便龇牙咧嘴,恨不得将肇事者(作者)从墓中掘起鞭尸三百,以解其恨。一日,语文老师命所有同学背诵《扁鹊见蔡桓公》一文。众皆过关,惟阿扁不能成诵。老师心生怜悯,便降低要求,只要求他流利地朗诵一遍便算过关。阿扁大悦,信心十足地朗诵起来:“喜鹊见蔡桓公……”“错了错了!”老师连忙打住,让他重读。他一下子意识过来,尴尬地笑笑,重新读道:“扁担见蔡桓公……”众皆笑倒。老师摇头叹气,后遂无问津者。“…  相似文献   

7.
古今记忘论     
回望历史,环顾现实,考古今之人物,观其记,察其忘,常感其与国事相关甚切。记者当,忘者宜,名立而国昌;记者失,忘者悖,身死而国亡!春秋之齐桓,与长公子争权,管仲佐长,桓公几殁,可谓惨矣。桓公既立,召管仲,拜为相。管仲相齐,力主改革,尊王攘夷,礼法共举,奖惩并行。齐日益强盛,终为霸主。齐之强,管相功不可没。若齐桓鸡肠小肚,念念不忘于旧怨,视才而不用,用人而不信,安有管仲之用武地耶?记今之新图,忘昔之旧痛,齐桓之记忘,强国之记忘也!  相似文献   

8.
齐桓公好服紫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①。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桓公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  相似文献   

9.
节选文段齐桓公置酒,令诸侯大夫曰:“后①者饮一经程②。”管仲后,当饮一经程,饮其一半,而弃其半。桓公曰:“仲父③当饮一经程而弃之,何也?”管仲曰:“臣闻之,酒入口者舌出④,舌出者弃身。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桓公曰:“善。”  相似文献   

10.
鲁人曹沫     
[原文]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②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③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日:"子将何欲?"曹沫日:"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相似文献   

11.
鲁人曹沫     
[汉]司马迁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①,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相似文献   

12.
传神·准确     
×××同学问:《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语言有什么特色?概括地说,本文的语言特色是传神、准确。先说传神。全文写扁鹊跟蔡桓公的四次会见,主要写扁鹊对桓公病情的判断。一见桓公,“立有见”写扁鹊细心观察桓公,“君有疾在腠理”写他准确诊断桓公的病情,“不治将恐深”是和缓的规劝语气。二见、三见桓公,扁鹊用“在肌肤”“在肠胃”指出桓公的病情加重。“不治将益深”,语气肯定,规劝中含着警告。四见桓公,转身就跑,间接写桓公病情严重的程度。“已逃秦矣”,既表现对桓公病情诊  相似文献   

13.
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景公出游于寒途,睹死肉①,默然不问。晏子谏曰:"昔吾先君桓公出游睹饥者与之食睹疾者与  相似文献   

14.
姚建国 《中学文科》2009,(16):96-96
《扁鹊见蔡桓公》一文写的是扁鹊为蔡国的君主桓公诊病,而桓公拒绝医治,最终导致身亡的故事。一般人总认为,蔡桓公讳疾致亡,完全是咎由自取,根源和责任都在他自己身上。但是这样轻率地下结论又似乎有欠公允,除了蔡桓公之外,难道扁鹊和蔡桓公身边的人就没有一点责任了吗?  相似文献   

15.
生命之轨     
生命犹如一列疾驰的列车,常识则是其车轨。生命脱离了常识,就如列车脱离轨道,免不了受伤,更堪(甚)者,列车再也不能行驰。  相似文献   

16.
骆驼祥子     
我们所要介绍的是祥子,不是骆驼,因为“骆驼“只是个外号;那么,我们就先说祥子,随手儿把骆驼与祥子那点关系说过去,也就算了北平的洋车夫有许多派:年轻力壮,腿脚灵利的,讲究赁漂亮的车,拉“整天儿”,爱什么时候出车与收车都有自由;拉出车来,在固定的  相似文献   

17.
郭氏之墟     
刘向  刘向 《现代语文》2004,(3):10-10
昔者,齐桓公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桓公曰:“郭氏者曷为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桓公曰:“善善而恶恶,人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音,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新序》  相似文献   

18.
《扁鹊见蔡桓公》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文章阐明的道理是:凡事要防微杜渐,及早筹措,不能盲目自信,不可麻痹拖延甚至讳疾忌医,以至发展到不可救药的地步。但是,蔡桓公的死仅怪他本人吗?首先,扁鹊第一、二、三次见蔡桓公说清疾病后,并未进一步解释病因,更没有说出令人信服的理由,而当时蔡桓公并未有痛苦之感,他又凭什么相信扁鹊?又怎么能随意轻信呢?其次,扁鹊最后一次见蔡桓公,转身就跑。他为何不当面向蔡桓公解释病因,从而使蔡桓公相信,而他却只和仆人简单说明几句,这是他的疏忽还是另有其因呢?最后,蔡桓公病入膏肓,而扁鹊却逃出秦国,这更是…  相似文献   

19.
古代文献《韩非子》中有一篇《扁鹊见蔡桓公》。文章的大意是:扁鹊一见到蔡桓公,便直截了当地指出蔡桓公有病,并说得神乎其神,而蔡桓公根本不听,因为他认为自己身体没有病,是医生的职业习惯让扁鹊喜欢用治没有病的人来邀功。以后每过十天,扁鹊都要来劝说蔡桓公一次,弄得蔡桓公很不高兴。眼看着劝说是无济于事了,扁鹊见到蔡桓公就回头避开,后来还干脆逃走了。等到蔡桓公发病的时候,已经找不到扁鹊,蔡桓公很快就病死了。  相似文献   

20.
从蔡桓公拒医说起 名医扁鹊去看蔡桓公,冒然提出桓公有病的问题。桓公不以为然,申辩自己没有病。待到医家走后,他还说了一句这样的话:“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桓公因为讳疾忌医,结果丧了命,给后人提供了一个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