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人物报道中的缺陷描写类型一些人物报道(包括人物速写、人物通讯、消息等),其中有不少涉及到人物缺陷的描写,非但没有影响人物的先进性,没有掩盖人物的美好的方面,没有损害人物,反而使记者笔下的人物更有个性,更富有趣味性、生动性,因而更具有真实性和可读性。人物报道中的  相似文献   

2.
这里所谓的人物专稿,是对人物通讯、人物专访和人物特写的统称。与人物消息相比.人物专稿可以用更多的笔墨,更详尽、更生动地描绘新闻人物,可以用叙述、笔录、描写、议论与抒情多种方法并举的方式写人、记事.这是人物专稿的总的特性。  相似文献   

3.
张恨水小说的人物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类型化人物和戏剧化人物 ,扁形、圆形人物的角度 ,分析了张恨水小说的总体人物形态 ,指出了作者在人物塑造上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4.
解读《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狄更斯的经典小说《远大前程》的人物形象分析,研究了作品中的3种人物形象塑造,即童话式人物、双重性格人物、内涵丰富的圆形人物的塑造;揭示人物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这部作品的不朽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本从类型化人物,戏剧化人物,扁形,圆形人物的角度,分析了张恨水小说的总体人物形态,并进一步指出作在人物塑造上的得失成败。  相似文献   

6.
《吴越春秋》创造了独特的人物形象体系,其人物可以分为三类:中心人物、辅助人物和过场人物。这三类人物形象形成了一个具有系统联系和性格对照关系的形象整体,初步具有了长篇小说人物形象体系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宜宾学院学报》2016,(5):26-31
在小说中,人物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人物的形态来看,小说中的人物可以分为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类,圆形人物的艺术价值高于扁形人物。从人物与小说情节的关系来看,小说发展初期重情节轻人物,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人物的刻画、心理描写逐渐得到关注。从人物与小说的叙述者来看,有作者主导人物、人物主导作者和作者即人物三种。小说只有通过作者的修辞性介入,其中的人物才能生动起来,这样的小说才能算是成功的小说。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短篇小说是文学界的瑰宝,但是,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其主题和艺术分析上,而忽视了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经研究发现,劳伦斯短篇小说人物具有类型化特点。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中塑造类型化人物,客观上是受短篇小说体裁特点的影响,主观原因是能更深刻集中地反映短篇小说主题。劳伦斯短篇小说人物按功能和个性分为:叛逆人物,爱欲人物和异化人物。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中塑造类型化人物有深刻的意义,每一类型人物都表现一个主题,传达作者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9.
两类"圆形人物"("喜剧性主角"和"严肃的主角")及其塑造方法;三类"扁形人物"("纯粹气质缺陷者"、"气质品格均有缺陷者"、"品格恶劣者")及其塑造方法;"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关系的处理.  相似文献   

10.
郭雷  王旭 《文教资料》2010,(14):31-32
《理发》是林·拉德纳的著名短篇小说。拉德纳成功塑造了,小说人物,使人物具有很强的立体感,令读者产生了深刻的印象。本文试用福斯特的小说扁平、圆形人物理论分析《理发》中人物塑造的形象性与艺术性。并从《理发》中独特的叙事观点挖掘拉德纳塑造人物的技巧。  相似文献   

11.
李春江 《培训与研究》2009,26(1):113-116
戏剧人物角色名称可以向读者说明剧中主要人物的姓名与身份,帮助读者对戏剧产生初步的了解,理清人物关系的脉胳。人物名称的翻译成功与否对于戏剧的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命名方法进行分类,并对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中的人物名称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福斯特关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扁平的观点,论证了狄更斯小说人物既有简单、静止的,也有复杂、发展的。由此形成狄更斯笔下人物的四大类型:静止中的简单人物、发展中的简单人物、静止中的复杂人物、发展中的复杂人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福斯特关于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几乎都是扁平的观点,论证了狄更斯小说人物既有简单、静止的,也有复杂、发展的。由此形成狄更斯笔下人物的四大类型:静止中的简单人物、发展中的简单人物、静止中的复杂人物、发展中的复杂人物。  相似文献   

14.
戏剧人物角色名称可以向读者说明剧中主要人物的姓名与身份,帮助读者对戏剧产生初步的了解,理清人物关系的脉胳。人物名称的翻译成功与否对于戏剧的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命名方法进行分类,并对朱生豪、梁实秋和方平的莎士比亚戏剧译本中的人物名称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不同处理方法的利弊得失。  相似文献   

15.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对小说人物分析提出了扁平人物与圆形人物在小说中的运用,本文试用他本人在小说人物方面的文艺理论来解析他的杰作<霍华德庄园>中的人物创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尝试从认知科学角度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塑造,并指出因为圆形人物的塑造符合大脑对外部世界的经验划分,所以圆形人物比扁形人物形象更丰满,艺术魅力也更持久。  相似文献   

17.
人物刻画是作者为展现人物性格所采取的方法和手段。作者对自己创造的人物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来展现人物性格,以达到不同效果。韦尔蒂通过挖掘人物内心感情深处的细微变化的技巧和对语言的驾驭等手段透过人物的表面,洞察他们内心,使她笔下的人物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相似文献   

18.
小学语文人物的作文撰写方法与技巧是小学生亟待掌握的。人物的主题深刻性、人物个性的典型整合,人物的细腻描写以及结构的主题创新,都将横向融通于撰写策略之中。  相似文献   

19.
有言在先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点化人物关系,暗示人物身份、处境等最重要的方法。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勃朗蒂对《Shirley》中的女主人公雪莉的描写,着重评论雪莉不凡的言谈举止和超越时代的人物特征,以及她与“Lane Eyre”人物对比的不同个性,并把简·爱、雪莉的人物特征与勃朗蒂出身、追求、渴望连系在一起,雪莉是新的简·爱,雪莉也是勃朗蒂对自我向往的刻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