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育伦理规范作为对教育者行为的应然性规定,其合理性取决于制定者是否具有辩证的视野:在所关注的问题域中,教育道德之实然和应然是两个必要的视点;在规制对象上,教育伦理规范对教育者个人和社会都应具有调控作用;在功能设定上,教育伦理规范不仅必须抑教育行为之恶,而且也应该扬教育行为之善;在目标向度上,教育者美德与善行是两个重要的方面。只有当教育伦理规范的制定者具备了这种辩证的视野,教育伦理规范才具有内在的合理性,从而教育善的实现才可能获得人的认识论方面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门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和行为导向的交叉学科, 教育伦理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的有机统一, 自然地, 现代教育伦理在研究视阈上不仅要关注个体教育善的实现, 而且应重视社会教育善的构建。个体与社会之教育善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精神实践, 两者都存在其价值合理性根据, 有其应然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旨。教育伦理研究范畴的这一拓展, 既是弥补传统教育伦理研究在作用范围上存在缺憾的需要, 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3.
教育善的维度与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善作为社会对教育者的价值期待,有两个基本的展开维度:一是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道德,二是作为教育者外在行为准则的教育伦理。对这两个维度予以科学把握,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教育善实现的具体路径,不仅将推动教育伦理学研究的深入,而且对于全面提升教育者的素质,使其所从事的教育活动最大限度地契合社会所设定的“应然”,也极具方法论的启迪。  相似文献   

4.
论教育伦理学的个体善与社会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门从伦理道德的视角对教育活动进行价值分析和行为导向的交叉学科,教育伦理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的有机统一。现代教育伦理在研究视阈上不仅要关注个体教育善的实现,而且应重视社会教育善的构建。个体与社会之教育善是个体与社会教育伦理把握教育世界的精神实践,两者都存在价值合理性根据,有其应然的一系列规范性要旨。教育伦理研究范畴的这一拓展,既是弥补传统教育伦理研究在作用范围上存在缺憾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需要。  相似文献   

5.
教育善的实现作为教育伦理价值体系由应然向实然的现实转化,其不仅取决于教育道德规范本身的合理性和教育者对这一规范的信守状况,而且也要求在设定这种道德规范时,既对广大教育者提出其所应遵守的基本层次的道德要求,也向其昭示所应追求的更高层次的道德要求。只有注意到这种教育道德向度和层次的科学性,教育善的实现才可能成为可以期待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对交往的关注一直是教育虚拟社区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以伦理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哲学思考,旨在通过对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之伦理品性的分析彰显其伦理价值及伦理途径。为寻求合乎道德的教育虚拟社区交往行为,首先分析其伦理诉求,发现因主体的道德能力受到虚拟环境的不良影响、交往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道德控制、信息管理存在缺漏等问题的存在,使得教育虚拟社区交往中的伦理缺陷较为突出,需要伦理的规约。应用伦理学的相关理论启示我们:在教育虚拟社区交往原则的制定上应体现权利与义务相对等、在方法选择上应保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在操作管理上应做到自由与监管相统一,从而保证教育虚拟社区以促进个体的自我发展与个性完满、寻求知识与德性的统一为伦理使命,促进教育虚拟社区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师德评价在实践中存在着虚与实、主观性与客观性、实然与应然、功利与道义的内在矛盾。当前,师德评价伦理目标有所偏差,师德评价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师德评价中教育观念滞后。师德评价应在理念、目标、内容、方法及机制等诸多方面有所改进,以走上科学化、民主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应积极发挥师德评价对教育伦理发展和教育道德进步的推动作用,引领教师的德性状况朝着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前行。第一,师德评价标准要体现完整性和层次性。既要反映社会普遍的道德要求,又要反映教育自身的特殊道德要求。师德评价标准的层次性,是基于教师德性状况的多样性和不一致性,教育伦理规范的设立应体现价值的等级性。第二,应明晰师德评价的范围和教育行为的道德类型。师德评价中的"师德"是对于特定的教育主体而言的,包含主体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两个方面。在教育伦理学的意义上,教育道德行为可分为善的(道德的)、恶的(不道德的)和亦善亦恶(既道德又不道德)三种基本类型。第三,师德评价应将"具体考察"与"总体判断"结合起来。第四,师德评价实践活动应辅之以一定的伦理教化和道德激励。  相似文献   

8.
功利性价值取向不仅是道德的一个必然维度,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一贯立场.但是功利性价值取向与社会主义道德和人类的“应然”道德相比很显缺憾.为实现对个体功利性道德的超越,我们应该对“现实的人”进行“人的应当”的伦理价值引导,并且在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的同时,加强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9.
生态危机的背后是一种价值危机,是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误置。生态伦理学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一种拓展意义上的伦理关系。生态伦理学思想在价值诉求上,从二元对峙到共生共荣,达到一种人与自然休戚与共的生存状态;在价值基点上,将道德关怀从人际领域扩展到自然领域,强调对一切自然存在物的道德责任与义务。在教育活动中关注生态伦理价值信念的养成,一方面要遵循自然,防止理性的“滥用”;另一方面要敬畏生命,警惕盲目的“崇高”。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责任是对网络信息行为主体的一种应然要求.网络伦理教育就是要试图唤起人们在网络信息行为领域的责任自觉,它是网络信息道德责任、信息道德规范、信息道德原则等各种道德意义上的应然要求方面的教育和教化过程.网络信息责任的基础是人的社会性所决定的责任的先验性.人的社会性决定网络信息责任的先验性,而网络信息责任的先验性不仅决定网络伦理教育的合法性,而且决定这种教育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教育公平已成为我国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公平问题产生于教育政策,要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应从教育政策入手。公平问题属伦理学范畴,对教育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理应运用伦理学的理论与方法。由于应用伦理学的迅猛发展,采用应用伦理学的研究方法对教育政策进行伦理分析研究是现实的需要;另外,教育政策本身蕴涵着伦理性(最重要的是公平性),教育政策研究也应该注重其伦理性的重要一面。只有这样,才能从理论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佛教伦理提倡"行善积德"、"普度众生"、"大慈大悲",体现了其宗教道德的人本性和生态性伦理观。佛教因果观涵括了善恶有报、改恶从善、劝善度人思想,既注重平等、责任、尊严的社会伦理,也具有深刻的重视环保的生态伦理价值和生态伦理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知识的教育学到实践的教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化和科学化是自夸美纽斯以来教育学发展的两条路径,由此形成了思辨决定论、自然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三种教育学知识体系。其共同特点是其所试图建立的学科体系与教育活动本身相悖,教育学知识的价值取向迷失。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消解教育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唯我性,把目光投向更为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这个转向是对现有教育学研究中心课题及一系列相应的研究理路、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换。面向实践的教育学要关注生活的价值,由对教育活动及人的成长的外在原因的说明,转为对人的内在的自我批判意识的唤醒和对现实教育的批判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对师范生不但要重视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应重视班级管理能力的培养。重视提升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在教育中,我们应通过理论学习实现师范生的职业成熟,通过实践锻炼,历练师范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实际能力;通过师范院校班主任的言传身教,提升师范生班级管理的综合素质,从而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培养合格的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5.
交往是人们普遍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方式;教育作为一种促进人的发展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更典型地体现了人类活动的这种特点。因而教育不仅是要学生学会维持其生存和发展的知识技能,更需要使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在教育视野中,不仅要注意“交往”的工具性价值,同样应看到它的目的性价值,即把交往当作学生学习的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公共政策学的发展特色与经验主要有:重视对美国本土公共政策实践问题的研究;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研究方法论的多元化和跨学科研究;重视公共政策学分支学科的发展;公共政策学科获得政府的充分支持。分析美国公共政策学现状,我们也可以从中得到中国公共政策学发展的启示与借鉴:应当立足于对中国公共政策实践以及现实政策问题的调查研究;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又要重视应用研究;必须汲取其他学科的养料,加强跨学科研究;必须重视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科学化发展;必须重视研究领域的分化,发展分支学科,构建学科体系;必须积极争取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7.
统计工作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具有信息、咨询、监督、预测的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应注重企业统计工作,要强化管理,发挥统计的信息功能、咨询功能、监督功能和预测功能的作用,为企业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以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的发挥。  相似文献   

18.
中学历史活动课教学有利于教师树立新的教育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活动课要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活动课的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趣味性原则和全体性原则、及时评估的原则、次数适当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