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是大学教育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中国近代大学教师的资格检定与聘任制度既是保证大学教师朝专业化方向发展的外部强制性力量,同时也是其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中国近代大学从创办之时起,其教师任职资格的检定与聘任制度经历了清末的教师资格检定制度之缺失与聘任的随意性时期,民初的教师资格检定与聘任中的"大学自治"与校长集权时期,20世纪20年代末至抗战前的逐渐"规范化"时期,30年代末至40年代末的"制度化"时期的几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政府、学术团体、大学自身都曾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师聘任制度是大学教师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美国大学经过300多年的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符合现代大学制度特点的教师聘任制度,很好地契合了大学学术组织的特性,促进了大学的发展,也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居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在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中,教师的引进、使用与退出机制为我们理解大学制度提供了一个重要而独特的视角。认真考察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对于做好我国大学教师聘用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具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学教师的隐性知识在教学、科研和服务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视角探讨教授终身职制度的隐性知识管理功能,回答了对教授终身职制度的质疑和批评,分析了终身职制度为大学教师隐性知识累积、转化与传递方面提供的保障,进而提出了对我国大学师资管理工作的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后发展国家的大学,移植与借鉴西方大学制度是必然的选择.我国近代大学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移植日本、借鉴德国和模仿美国的制度变迁.在对异域文化的吸收与排斥,与其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我国近代大学通过本土化改造,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大学制度.  相似文献   

5.
近代中国高等教育,一直是在政局波荡、战争纷乱的境遇中曲折前进。颠沛流离的高等教育路程,造就出近代中国高等教育教师的多舛生涯。呈现近代中国大学教师客观的生存状态,是相关研究者努力探索的方向。通过对近十年来近代中国大学教师研究文献的梳理,把近代大学教师问题研究现状归纳为“聘任问题的研究、流动问题的研究、教师结构研究、薪酬的研究、其他的研究”等五个方面,以期呈现这一研究领域的大体脉络,并尝试指出该研究领域中可以继续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大学学科制度发展史简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知识和知识者的视角,我们把大学学科制度的发展演化史分为四个阶段:中世纪大学时期、传统古典大学时期、近代大学时期和现代大学时期,然后分别考察了四个时期知识(学科)、知识者(主要是教师)和学科制度的发展变化情况。我们发现,大学学科制度历经了萌芽、发展和完善的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教师薪俸制度是中世纪大学留给后世大学的制度性遗产之一.中世纪大学产生初期,基于优质师资的竞争,产生了大学教师薪俸制度.伴随着大学的发展,教师薪俸制度逐渐完善,大学教师职业正式确立.教师薪俸制度影响了大学的历史发展,成为后世现代大学制度的组织基础和精神源泉.  相似文献   

8.
从历史演变的视角考察了国民政府时期学位制度本土化、"中国化"的过程,从中研究探讨了学位制度与高等教育近代化转型、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留学生和教会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所担当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来看,现代大学与传统大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实行了以保障学术自由为基本价值取向,以促进学术发展为基本原则,以学术民主为基本保障,以提高效率为基本标准的竞争性教师聘任制度。这是以学科研究为主要功能之一的现代大学所必须的,也是现代大学融入社会所必须的。虽然现代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中大学教师聘任制度安排并不一致,  相似文献   

10.
近代中国大学课程发展的基本脉络,可以从与外国的依赖关系、模仿的国家、大学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课程政策、课程制度建立的过程等不同视角进行分析。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近代中国大学学科编制与组织形式发展的过程,正是人们对大学本质的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同时,近代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由突变到渐进的完善过程,也为今天的大学课程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从大学校长的视角来总括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经验,可归结为以下方面。首先,士志于道是中国大学精神的表述,大学校长的办学理念与大学之道的耦合,是推动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其次,制度建设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基点。第三,精神建构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核心。第四,文化自觉是中国近代大学本土化发展的重要文化使命。第五,和而不同是大学本土化发展应具有的全球视野。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教师评鉴制度,有力提升了教师教学、研究、辅导与服务水准.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我国台湾地区科技类大学教师评鉴制度文本表明,评鉴制度应有配套政策支撑、应是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应体现分类评鉴的思想、应遵循有效竞争的法则等,对我国大陆同类院校教师评价制度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教师群体对于一所大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聘任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以京师大学堂、民初以及蔡元培掌校三个不同时期的北京大学为例,通过明确教师选聘标准、设立聘任委员会和制定聘任程序,描述中国近代大学教师聘任的制度化过程.大学教师的聘任权力由校长一人独揽转由教授群体集体掌控,教师主体则从拥有科举功名的官员转变为拥有留学背景、学有专长的学者.这与聘任者的阅历及其理念以及留学生群体的回归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可以有效分析和解释社会现实中普遍存在的种种制度与制度变迁现象。制度是大学教师评价活动实施与改革的主线和基石,构建合理的大学教师评价制度体系,应以深切认识制度的局限性、防备陷入大学教师评价的制度误区为前提,同时注重汲取与借鉴新制度主义理论的研究范式和某些思想观点。  相似文献   

15.
教师评聘制度是大学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现代学术体系的重要支点。近代中国许多高校为此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诸多案例。清华大学在这方面颇具代表性,该校的教师评聘经历了长时期的复杂演变。早期清华教师队伍的升等制度极不完善,初级教师与高级教师之间的鸿沟难以跨越,严重地制约了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的提升。1928年后,清华大学迅速建立了自由流动的竞争性评聘制,实现了师资稳定性与流动性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延聘和培育了一批拔尖人才。梅贻琦任内,清华大学真正实现了人才引进和内部晋升并重。在西南联大时期,清华的教师制度设计与主流制度实现了磨合。青年学者需要经受更长时间的考验才能晋升教授,学界行情也水涨船高。上述变迁折射了近代中国知识界的成长历程。教师评聘标准的实质乃是学术评价和学术独立的问题,教师评聘标准的提升意味着中国开始具备更高的学术标准和更强的学术自觉。若干所一线名校的迅速发展,引领了中国的学术进步,促使中国生成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共同体,这对中国学术文教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6.
近代教育家吴汝纶论教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汝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具有丰富的教师思想。他关注教师的素质,积极进行教师培养工作,为近代教师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教师荣誉感是教师自觉担当教书育人职业责任、持续追求专业成就的内驱力。教师的荣誉感与责任感关系密切,教师的荣誉感对其责任感的生成、维持和强化具有重要作用。当下大学教师荣誉制度存在荣誉过度与荣誉缺失并存、有荣誉制度无荣誉体系、荣誉获得的科研偏好和教学漂移等问题。大学教师荣誉制度与荣誉体系有效构建的基本路向包括构建统一的大学教师荣誉体系,完善多层分类的大学教师荣誉制度,建立教学与科研互促机制和重构大学教师荣誉制度的伦理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吴汝纶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具有丰富的教师思想。他关注教师的素质,积极进行教师培养工作,为近代教师教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我国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的建立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是近代大学教授治校制度建立的政治前提,知识界所接受的西方大学思想则是其建立的思想基础,而少数精英对西方大学制度的实践是其建立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宏观角度依国别、时间为纬剖析国外大学教师选聘制度;并以国内大学教师选聘制度的变更为内容,以时间为纬剖析国内大学教师选聘制度;以我国学者眼中的国外大学教师选聘制度为脉络,分析各国大学教师选聘制度特点,求同议异。通过比较研究得出启示:宏观制度方面,各国对大学教师职务都有着明确的备选条件,除了对教师的聘任条件有着明确的规定外,各国还具有一套严格的考核制度,以确保所聘教师"名符其实",国外大学教师选聘机制形式多样,考核详实,机动灵活,充满人性,尊重人权,崇尚自由,民主决策,服务学术,注重培养,持续关注。现行国内大多数学者注重别国的经验,但对于本土适应性,如何适应借鉴的研究还很少,制度如何落实的研究极少,"点"上的关注不够。如何借鉴国外大学教师选聘制度?找到适切的方向,是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