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大磊  李娜 《教育评论》2023,(3):119-123
新教育公平是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它更关注以人为本的教育,重视人的价值实现,与教育逐渐回归本质的趋势不谋而合。在新教育公平视角下,教师权威具有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目的性与手段性相结合、现实性与超越性相结合的特征。当前中小学教师权威面临存在的合理性遭质疑、教师的教育公平观滞后、教师感召权威弱化等困境。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凝聚团体共识、彰显法理权威,转变教育理念、强化专业权威,践行伦理关怀,重拾感召权威等途径突出重围。  相似文献   

2.
知识是主客观的统一。教师的实践性学识是一种情境性、个性化、人格化的知识。实践性学识赋予了教师知识权威新的内涵,基于实践性学识的教师知识权威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教师知识权威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教师能否在教学范式上实现从“技术性实践”向“反思性实践”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教师权威客观外在因素是由传统教育观念和国家法规赋予教师教育权利决定的。教师权威主观内在因素是由教师不断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不断学习教学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决定的。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形成真实教师权威。没有形成真实教师权威和形成真实教师权威运用到教育教学中会产生不同的教育影响。  相似文献   

4.
教师权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权威受到教师自身、学生、家长、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了弱化的倾向,表现在传统权威的悖反性、知识权威的旁落性、感召权威的脆弱化等方面。据此,笔者认为教师权威的合理定位需要从制度、教师专业化、思想认识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5.
教师权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然而,在我国现有的教育环境下,教师权威受到教师自身、学生、家长、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开始出现了弱化的倾向.表现在传统权威的悖反性、知识权威的旁落性、感召权威的脆弱化等方面.据此,笔者认为教师权威的合理定位需要从制度、教师专业化、思想认识等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6.
谢镒逊 《中学教育》2011,8(1):122-125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权威时常和权威主义混淆在一起."民主"、"自由"以及"平等"等教育理念也将矛头指向教师权威.实质上,教师权威总是作为权威主义的"替罪羊"存在,权威主义才是教育过程中的真正敌人.相反,教师权威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从权威主义到教师权威,是为教师权威正名的过程,也是对教师权威重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合理适度的教师权威存在是实现教育目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受经济、文化及网络普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大学教师权威认同日渐式微。在新时期,大学教师权威内涵应进行相应的转换:由传统的强制性走向内在认同、由压抑走向自由、由专断走向对话、由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走向传授与学习相统一、由过度依赖制度强制走向主要依靠教师的人格魅力。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应对大学教师权威受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合理适度的教师权威存在是实现教育目的必不可少的条件。由于受经济、文化及网络普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对大学教师权威认同日渐式微。在新时期,大学教师权威内涵应进行相应的转换:由传统的强制性走向内在认同、由压抑走向自由、由专断走向对话、由单方面的知识传授走向传授与学习相统一、由过度依赖制度强制走向主要依靠教师的人格魅力。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地应对大学教师权威受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从教育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来分析.作为既是一个普通教师.也是一个学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班主任是一个多维的社会角色.不仅扮演着教育和管理的角色,同时还要是学生生活、学习的指导。这多维的角色使得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比其他任何一个教师更高的权威。在管理学中把这种权威分为权力性影响和非权力性影响,在教育社会学中把这种权威分为法定的权威、传统的权威.感召的权威和专业的权威等几个层  相似文献   

10.
教育教学活动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基本的要素。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关系。合理的教师权威与适当的学生自由是解决教师与学生之间矛盾与冲突的一种途径;同时,适当的自由也给了学生勇敢探索知识的空间。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的统一有利于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师生双方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