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大多数组织和学校,在人事管理中都积极借鉴西方激励理论:或应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来分析不同类型员工的不同需要,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或借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对员工管理中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加以区分,采取措施增加激励因素的比重,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能够有效地推动学校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何勇 《文教资料》2010,(32):216-217
西方众多激励理论是行之有效的,能起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管理效能的作用.特别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激励理论和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双因素激励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尤为经典。本文拟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目标设置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三个角度来探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管理激励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当代新员工职业价值观特点进行分析,新员工期待在职业活动中同时满足各种需要,只是重要性不一,重要性从高到低的排序为自我实现需要、社交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和生理需要。这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并不完全符合。本文还分析了新员工职业价值需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企业从员工招聘、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创新管理等方面满足新员工职业价值需要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吕际荣 《职业技术》2006,(14):232-232
1企业重视员工职业规划的原因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强调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一方面企业组织着眼于员工的职业规划,将使管理者对组织的人力资源采取一种长远的眼光,确保组织需要的人才,也提高组织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的能力,组织从更具有献身精神的员工所带来的绩效改善中获利;另一方面科学的、完美的职业规划可以使员工产生高度的满意感,员工从事与自己个性相匹配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2员工个人主动管理职业规划的理由企业帮助员工设计职业规划体现了企业“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思…  相似文献   

5.
张莉 《河南教育》2008,(9):19-20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学校管理者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对教师进行管理,满足教师的不同需要,有效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教师个人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中激励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激励是一个由需要开始到需要得到满足为止的连锁反应。首先涉及到的即是需要激励技术。这种激励技术以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作为理论基础。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心理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只有在满足低级需要的时候,高层次的需要才可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一般来说,在一个企业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需求又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谓因人而异。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管理者如若知道员工在某一期间的主导需要,并能在及时满足员工这种需要的同时,为达到企业目的更好地服务,即做到“双…  相似文献   

7.
1 企业重视员工职业规划的原因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强调重视员工的职业规划.一方面企业组织着眼于员工的职业规划,将使管理者对组织的人力资源采取一种长远的眼光,确保组织需要的人才,也提高组织吸引和保留高素质人才的能力,组织从更具有献身精神的员工所带来的绩效改善中获利;另一方面科学的、完美的职业规划可以使员工产生高度的满意感,员工从事与自己个性相匹配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有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顾建宏 《现代教育》2012,(Z3):44-45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重视个体的正当需要,并将组织的发展目标同个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和谐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为学校管理者研究管理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
顾建宏 《现代教育》2012,(11):44-45
人本管理的核心是重视个体的正当需要,并将组织的发展目标同个体的需要结合起来,实现组织与个人的和谐发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兹伯格的“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为学校管理者研究管理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08,(18)
现代组织管理正试图超越基于马斯洛的五种需要层次设计,探求基于组织成员人性中的生存、安全、交往、自尊、自我实现等需要基础上的管理激励。这种激励更倾向于一种人文关怀。那么,管理者如何更有效地实施这种人文关怀?我们从当今世界优秀组织的成功管理实践中或许可窥一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