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提出的"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要求和郑州市道德课堂的建设理念,我校在"实施快乐教育,建设道德课堂"的课题研究中,确立了以"快乐教育"为主题,以教师、学生、家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快乐课堂、快乐校园、快乐家庭的建设,实现以"快乐教育"为特色的道德课堂实践策略。一年来,我校对如何通过"个性课堂"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满足学生个性发展,推动道德课堂建设,深化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实践。"个性课堂"是我校为满足学生个  相似文献   

2.
金鑫 《考试周刊》2015,(25):58-59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和思想,又是一种教育模式。素质教育要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因材施教。在数学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素质教育,不但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素质。由此可见,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韦忠茂 《广西教育》2009,(11):11-12
何谓“封闭式管理”?简而言之,就是除双休日外,学生不但学习在校,而且吃、住在校,平时不得外出,是一种学校管理中带有硬性规定的管理办法之一,“寄宿式”学校常常是封闭式管理。可是举国上下都在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研究每个学生的身心特点,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质、科学文化、身体心理、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在“课堂”,这是因为──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教育因素容量最大、功能最全、最可控、最有效的教育时空。教学论中关于教学的教育、教养和发展职能充分证明,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的。改进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效益,是减轻学生课后过重学习负担,丰富学生课堂生活,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实施素质教育多年来,人们之所以感到素质教育出现了“高原”现象,甚至出现了“回潮”苗头,其根本原因在于:素质教育还没有真正和每个教师日常最为大量的工作──课堂…  相似文献   

5.
熊凯 《辽宁教育》2012,(10):8-10
一、营口实验学校"2199工程"的缘起《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是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要  相似文献   

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8.
<正>一、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要求我们实现三个转变:教师,从关注教师教学过程转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课堂,从关注学生学习秩序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从关注学习成绩分析转向关注学习方法指导。也就是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党的十八大提出,教育要关怀"每个"、培养"每个",这是给教育提出的重大命题,是对人才观、质量观的科学阐释,也是我们的教育理想。这就要求我们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  相似文献   

9.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启迪和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完善人的创新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正是为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个性化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创造欲为前提,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启迪和开发人的创新思维,完善人的创新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它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正是为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个性化学习,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高中阶段的英语课堂教学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把这一切真正落实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刁悟 《辽宁教育》2014,(9):9-10
正一个班级几十名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比如性格、兴趣爱好、体质、习惯……都有各自的特点,当然也不能排除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个性。然而,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很难看到教师在尊重个体差异,并且围绕小学生的数学个性进行教学,更多的是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方法、统一学习方式、统一答案、统一方法与算法、统一作业……这样的数学课堂不利于素质教育,不利于人的发展。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  相似文献   

13.
束必权 《生活教育》2012,(19):74-7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基于此,探讨心理因素对学科教学的影响,探求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对于提高学习成效有着积极的意义。一、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个在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应有的发展,而因材施教正是根据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教育人才的要求及事物矛盾的特殊性提出来的。教育心理告诉我们:在智力、能力、个性等方面,由于每个学生所受的遗传、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不同,都存在着差异,但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蕴藏着一定的学习潜力。  相似文献   

1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教育要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是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要求,是人民大众对教育的深切期盼,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责任。  相似文献   

17.
相对于应试教育来讲,素质教育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努力追求素质教育的目标,用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办法去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本文拟对中学生生物学教育中实施素质教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此,提高物理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物理科课改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9.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的指导思想。“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校长》2011,(6):71-72
一、会议意义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