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幸福是什么?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所产生的愉悦状态.因此,幸福是一种心理体验,它必须建立在个体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的基础上,如果个体需要不被满足,就不会产生幸福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幸福的生活是人人所向往和渴求的。虽然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不同,但是幸福生活有它自己的基本规定性。真实、向善、求美是构成幸福生活的基本条件。个人的生活幸福程度是与其自身的情感体验密切相关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抱持积极生活态度、关心他人、维护正义、追求幸福生活的内在动力。道德情感与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之间表现出的一致性为情感教育奠定了基础。作为一个关乎生活幸福的教育命题,情感教育正是通过多种渠道,从人的内心深处寻求帮助人追求生活的"真"、"善"、"美"的途径和方法,使人拥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智慧、力量、勇气和信心。  相似文献   

3.
柴发 《教书育人》2012,(32):45-46
幸福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它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心理体验。实现"教育的幸福"和分享"幸福的教育"是学生、教师乃至全社会的美好向往。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了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规定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这就是幸福。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级性价值"。  相似文献   

4.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将"人的幸福"作为价值追求的时候,我们教师的幸福在哪里?物质所带来的幸福感受,是暂时的,物质需求也是无止境的.当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人的意识对一定客体(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趋向性和内在选择性。人的兴趣是以需要为基础的。人们从事感兴趣的活动时,从中体验到某种需要的满足而带来的愉快、欣喜、幸福的情感,这种情感会转化成一种鼓舞力量,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一般说来,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以后,又会产生新的学习需要,引起新的学习兴趣。正是为了不断地满足新的学习需要,就需要不断产生新的学习兴趣,并  相似文献   

6.
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正如费尔巴哈所宣称:"一切有生命和爱的生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也同其他一切有感觉的生物一样,他所进行的任何一种意志活动,他的任何一种追求也都是对幸福的追求.[1]"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其中,幸福可谓最为基本.  相似文献   

7.
人的存在方式决定人的生活态度和幸福程度。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是人类追求和实现幸福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以人的存在方式为理论前提,通过对劳动与人的类本质、劳动与人的身心需要的满足、劳动异化与人的幸福体验三重关系的阐释,清晰表达了在劳动基础上建立起的幸福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正是劳动使人获得幸福。人们通过劳动不仅使身心得到满足和愉悦,更能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价值基础。站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新的历史节点,必须充分把握劳动幸福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关联,尤其是要深刻认识劳动幸福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诉求与重要主题,继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中,通过劳动解放实现人民的真正幸福。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是生命质量的重要一维。教育的人文价值在于帮助每个人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境界、发展幸福能力。幸福理所当然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价值取向,是教育的真谛和归宿。让学生享受幸福的教育,关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幸福感,成了课堂教学追求的目标之一。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更应该将提升学生的"幸福指数"作为自己的"主旋律"。幸福是人们的渴求在被得到满足或部分被得到满  相似文献   

9.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主观需要的一种内心体验。每个人必须经过自己的体验、建构、创造,才能形成自己的内在的情感世界。情感体验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印军 《辅导员》2013,(22):16-17
<正>幸福,是人身处于美好生活之中并伴有积极情感体验的一种生活状态。这种积极体验就是一种幸福感,是人与生活的一种极致融洽。教师的幸福感同样取决于他对教育生活的体验,如果这种生活体验带给他一种心理满足,带给他一种成就感,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他会把这种幸福感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孩子也就会一并幸福且快乐着。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幸福"?幸福其实是一种感觉、一种体验,是内心自我情感的一种满足.有人认为腰缠万贯是幸福,有人认为高官厚禄是幸福,而我认为幸福源自快乐,在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快乐,在快乐的工作中享受幸福.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就快乐,喜欢自己做的事情就幸福! 那么,教师的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体验,是对教育中生存状态的一种高级的、愉悦的情感体验.教师的幸福是一种精神享受.有自己清晰而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一种幸福;有自己有魅力的教育教学艺术,是一种幸福;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念,是一种幸福.教师的幸福写在学生认真的作业本上,教师的幸福盛在学生满意的答卷上,教师的幸福堆在家长充满谢意的脸上."老师好"只是一句平凡而普通的学生祝语,但能够每天平静、自然地接受孩子们的纯真祝福,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相似文献   

12.
<正>幸福感是社会成员通过对其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观感受与评价,所产生的关于生活质量满意程度的积极心理体验。幸福对于每个人来说意义不同:对于母亲来说,孩子健康就是幸福;对于恋人来说,能每天在一起就是幸福。作为教师,我们的幸福又在哪里呢?一、认清自己曾经收看过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神奇的玉石》节目。很多人面对赌石,总会怦然心动,一刀下去,有的一夜暴富,有的倾家荡产,真的是"一刀穷一刀富"。买到了好料当然满心欢喜,如果买到了带有残缺的料子呢?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人买到了一块布满绵点(白点儿)的料子,  相似文献   

13.
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人们却有同一种追求——幸福。在很多人看来,财富的增加会必然带来幸福,然而,当财富的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人的幸福感非但未增加,反而会减少。这种"幸福悖论"是各种关系交互作用的结果。我们应当修炼"幸福智慧",学会体验幸福;社会应该创造条件,保证"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14.
感悟"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致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一些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我很想把这种思想传达给老师,便以"走上幸福的教科研之路"为题作过一次讲座,但是有些老师颇不以为然。后来我想,幸福的感觉其实需要自己去亲历、自己去寻找、自己去感悟,那才有可能获得真谛。多年来,我努力在教育科研这条道路上进行不懈地探索,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属于自己的关于"幸福"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人生的最大需求是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种心灵的体验,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触摸.幸福是人生活的永恒目标,而教育作为培养“人”的事业,其直接目标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其终极目的则应为了人幸福地生活.这其中的“人”,不仅包括学生,也应包括教师.教育丰富的主客体内容使得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情感体验.当代社会呼唤“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6.
正职业幸福感从何而来?职业幸福感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要自己调整心态,自我体味的。那么教师职业幸福感究竟是什么,不同的专家学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幸福进行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教师的幸福就是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工作中,基于对幸福的正确认识,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实现自身和谐发展而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自我愉悦的生存状态。"也有人认为":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  相似文献   

17.
<正>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时,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有人曾就"当教师是否快乐"这一问题对教师群体做过调查,结果教师们一脸茫然,不置可否。这不得不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学校教育过程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和爱美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体验幸福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8.
<正>幸福是人类经历过某种活动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由体验使得内心产生愉悦的主观感受。这种主观感受与人的经历、性格、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息息相关,并随着外部环境中的社会氛围、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对于每个个体来说,每个人对幸福的认识与理解都不相同,各自的定义也不相同,但最根本的需求和本质是相近的。幸福也是心理体验和伦理规定的统一,只有符合主体相关的伦理认知,并且满足主体的伦理需求,才能产生幸福。  相似文献   

19.
刘洁 《甘肃教育》2014,(2):33-33
正所谓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感受到这个职业可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并且能够产生愉悦感。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和价值取向密切相关。那么,如何使我们的教师感受到幸福、享受幸福  相似文献   

20.
"幸福"是人的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快乐的心理体验。人的幸福是物质幸福、社会幸福和精神幸福的有机统一。教师既和普通人一样,其幸福程度会受到物质、精神和健康等条件因素的影响,同时作为"传道授业解惑"并具有创造性职业特点的教师,职业生活是其生命活动的最主要的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