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教学为什么要实施开放教学?如何由“封闭”走向“开放”?笔者试图根据时下同时并存的具有鲜明“封闭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两种不同教学现象加以剖析,以期探得个中缘由,不妥之处,恳请指教。请先来看下面这个教学案例:相遇求路程(时间)应用题(新授部分)1.出示课题:相遇求路程(时间)问题应用题。2.出示例题:小明和小红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走来,小明每分走60米,小红每分走55米,经过4分相遇。甲、乙两地的路程是多少米?3.师:这道题与我们前面所学的行程问题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学生说出几个不相同之处)…  相似文献   

2.
初一同学学习“有理数”这一章时,应着重理解和掌握下面两个问题:一、理解和掌握有理数的基本概念1.有理数的概念在此,首先要认识为什么要引进负数?同学们在小学数学里学过的数包括整数和分数,它们都不小于0.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会遇到比o小的数量问题.例如:(1)北京冬季的某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5℃,晚上12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12℃,晚上12时的气温是多少?(2)一个物体沿着东、西两个相反的方向运动,它先向东运动《米,再向西运动10米,这是,它向东运动了多少米?(1)的答案是“零下7℃”,这种表达方式是相当…  相似文献   

3.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二章第四节“公园有多宽”的教材是这样编写的,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某地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新建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为400000米^2.问:(1)公园的宽大约是多少?它有1000米吗?(2)如果要求误差小于10米,它的宽大约是多少?与同伴交流.(3)该公园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面积为800米^2,你能估计它的半径吗?(误差小于1米).然后安排了议一议:下面计算结果正确吗?  相似文献   

4.
亚明 《继续教育》2001,15(2):24-26
近来,“纳米”一词在媒体中频频出现,成为科技界的热门话题。那么,什么是纳米?什么是纳米材料?它有哪些特征与功能?国内外研究开发纳米技术的情况如何?下面就来说说这些问题。 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度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大的有千米和米,小的有厘米(百分之一米,10-2米)。毫米(干分之一米,10-3米)或微米(一百万分之一米,10-6米)。“纳米”(是英文namo meter的译名,简称nm)也是一种几何尺度的度量单位,它是一百万分之一的毫米,或者说是10亿分之一米,即1毫微米,记作10-9米。分析研究表明…  相似文献   

5.
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数学概念.课本上参照有理数的绝对值意义给出实数绝对值的意义: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零.掌握好实数绝对值的意义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与之有关的问题.一、会求具体实数的绝对值请同学们完成下列练习:二、已知某数的绝对值,会求这个数例1(1)已知|a|=,求a.(2)已知|-a2|=(-3)2,求a.解(1)求a.(2)由=(-3)2得=9,即a2一9,“.a一土3.例2已知卜一X【一手,求X.ng“.”l+M…  相似文献   

6.
非负数是指不小于零的数,包括正数和零.这是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纵观这几年的各种初中数学竞赛试题,各个地区的中考试题,乃至和课本配套使用的练习册、试题集中,都常常有非负数性质的运用.如:1·已知|3y-18|+|ax-y|=0,如果X是正偶数,求a.(1989年“五羊”杯初中数学竞赛试题)2,若(X-1)2+(2y+1)2=0,求x+y的值.(198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3.方程x2+|x|+1=0有()个实数根.(A)4;(B)2;(C)1;(D)0.(1991年“希望杯”全国教学邀请赛试题J4…  相似文献   

7.
多出来的空白闪烁的黑点1.把上边四个色块重新排列后,我们得到下边的图。图中的四个色块还是跟上边的一模一样,可是怎么会多出一块空间呢?3.乍一看有很多黑点在闪烁,定睛一看又好像没有,这是神奇FLASH吗?奇怪的象腿2.这幅图怎么看来看去都有点奇怪……图中这头大象又有几条腿呢?歪歪扭扭的斑马线这(答案本期找)4.怎么这些倾斜的曲线也可以画出大小一致的正方形呢?《不要轻易相信自已的眼睛》答案:1.图上的两个“大三角形”并非是真正的三角形,它们的“斜边”并不是一条线段,而是两条斜率接近的线段构成的。2.这…  相似文献   

8.
一、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课1.提供信息。师:最近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有关知识,你能结合生活实际举出小数的例子吗?生1:一包小浣熊方便面的价钱是0.5元。(教师板书方便面0.5元)生2:一支自动笔也是0.5元。(教师板书笔0.5元)生3:我们数学课本的价钱是5.68元。(教师板书书5.68元)师:刚才同学们举出的例子都是与价钱有关的,哪位同学能举出其他内容的小数?生4:我的身高是1.5米。师:能告诉老师你叫什么名字吗?生4:我叫卫健。师:老师简单地写“卫1.5米”可以吗?生4:可以。(教师板书卫1.5米…  相似文献   

9.
小学数学课堂中应重视数学模型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 “小明有2支铅笔.小红有3支铅笔,两人一共有几支铅笔?”“一件衣服45元,一条裤子34元.这一套衣服要多少元?”“动物园里有白兔30只.灰兔的只数比白兔多3只,灰兔有几只?”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现象,像这类“需要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有多少?”,我们就把它们建立一个共同的数学模型:加法运算(=a+b)。  相似文献   

10.
一、创境激趣 ,导入新课1 出示多媒体课件 ,电脑进行由图1渐变成图2、图1渐变成图3的演示 :问 :看到这一情境 ,你们想知道哪些数学方面的问题?(圆锥的体积发生了什么变化?它们的体积相差多少呢?……)2 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由此揭示课题 :“圆锥的体积”。二、目标导学 ,自主探究1 定向明标。师 :(1)你觉得圆锥体积的大小与它的什么有关?(2)你认为用“圆锥的底面积×高”得出的是圆锥的体积吗?(3)圆锥的体积与相应的圆柱的体积之间有没有关系?你觉得有怎样的关系?(4)如果已知圆锥的底和高 ,…  相似文献   

11.
在解析几何的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作图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把抽象的数学式于变成具体的、形象的几何图形,便于有效地引导学生加深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弄懂它们的几何意义和相互间的关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笔者用尺规作图来研究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一些做法.且已知椭圆,求作它的中心、对称轴、顶点、焦点、准线(1)中心的画法:要确定一个椭圆的中心,我们要先解决问题1已知椭圆>十头一1(。>b>’-‘——“一“””“——‘hi“”——~0),求斜率为天的平行弦的中点…  相似文献   

12.
一、分率与数量的比较当学生初学分数应用题时,不容易区分什么是分率,什么是数量,容易将题做错。如:一根铁丝长40米,第一次剪去38,第二次又剪去38米,还剩下多少米?解这道题时,学生往往误解为40×(1-38-38)=10(米),把“38”与“38米”混淆了。所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别清楚“38”是指把40米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取了其中的3份,即40米的38,“38”表示分率;“38米”表示1米的38,是一个具体数量。“38”和“38米”主要区别是看它们带不带单位。求还剩多少米,正确做法是…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翻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数学教科书,首先呈现的是教材的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刘绍学教授撰写的“主编寄语”.在这篇寄语中,刘先生对为什么要学数学,如何才能学好数学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在对数学有一个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要摸索自己的学习方法学数学,做到类比地学、联系地学.既要从一般概念中看到它的具体背景,不使概念“空洞”,又要在具体例子中想到它蕴含的一般概念,以使事物有“灵魂”.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该如何类比、联系一般概念与具体背景呢?  相似文献   

14.
学习几何必须学好几何证明.这里和初一同学说说与几何证明有关的几个问题,供学习时参考.问题一:什么是“几何证明”?根据已知条件和学过的知识,运用推理的方法得出结论的过程就是几何证明.例1如图1,已知a∥b,c为截线,试说明∠1=∠3.显然,这不是一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应怎样说明呢?可这样说明:∵a∥b(已知),∴∠2=∠3(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1=∠2(对顶角相等),∴∠1=∠3(等量代换).这个说明∠1=∠3的过程就是几何证明.由此可知,一个完整的几何证明应由三部分组成:(1)论题———需…  相似文献   

15.
一、复习导入解方程:(1)4x+3=21(2)6-0.4x=5.6提出问题:如果把第一个方程里的3扩大x倍,把第二个方程里的6扩大x倍,所得的方程又应该怎样解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解简易方程(三)二、新知学习1.教学例5。第一步:(1)CAI课件演示:一个工地用汽车运土,每辆车运x吨,孙欣的爸爸上午运了4车,下午运了3车。(2)分小组讨论:根据图中所表示的已知条件,你们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由学生口述讨论的结果,CAI课件出示其中的4个问题。①上午运土多少吨?②下午运土多少…  相似文献   

16.
将三个苹果放进两个篮子里,该怎样放呢?你或许说,这不是太简单的事嘛。但无论你怎么放,总有其中的一个篮子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苹果。这就是有趣的数学现象——抽屉原理。我们可以把以上的现象概括为以下的“数学语言”(抽屉原理):抽屉原理1把多于n+1(n为自然数)个物体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有2或2个以上的物体。抽屉原理2(更为一般的)把多于m×n(m、n为自然数)个物体任意放到n个抽屉里,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放有m+1或m+1个以上的物体。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碰到或运用到“抽屉原理”。下面我们来…  相似文献   

17.
花狐狸有一件木工活要做,一大早便找木工山羊豆豆说:“我有一块长4分米,宽2分米的木板,请你把这板从中间锯开,锯成两个正方形,再把锯开的木板都镶(xiānɡ)上铝合金边。”山羊豆豆说:“工钱怎么算?”狐狸说:“按物价局规定,每镶1分米1角钱算账,绝不违价!”就  相似文献   

18.
用系统思想考察应用题的解题过程1.应用题的诸要素及其关系。每一道应用题都包含事件、事理、已知数量、问题和教育性词语诸要素,它们相互间有一定关系联系着。在分析应用题时,既要找出“要素”,又要揭示它们的“关系”。2.把实际问题转化(抽象)为数学问题。应用...  相似文献   

19.
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虽然有类似之处,但也有性质上的根本差异,因而绝不可将它们混为一谈.否则必将导致错误.为了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现将其相同点及不同点对比列表如下:为了深刻领会并在实际问题中能明确区分这两个概念,下面让我们通过一个具体实例的分析,来进一步认识理解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异同.例如图1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上的一盏电灯,它的质量为100克.求:(1)灯共受哪些力的作用?各力的大小是多少?力的特点是什么?(2)灯与哪些物体产生了相互作用力?(3)将灯线剪断后,请你分析一下哪些力将发生变化?解析(1)以电…  相似文献   

20.
在一次数学活动课上,我出了这样一道准备题:一个正方形花园的边长为4米,现在要扩建花园,使边长都增加2米。扩建后的花园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很轻松地得出:(4+2)2=62=36平方米。出于习惯,我接着问大家:“你是怎么想的呢?”小王说:“原来的正方形边长是4米,现在边长增加2米,变成边长6米,所以,面积为62=36平方米。”“很好。”“钱老师,我不是这样想的,可结果也是36。”“噢?那你是怎么想的呢?”“我把扩大以后的正方形分成四个部分(图1),再把四个部分加起来,得到42+4×2+22+4×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