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知道 :当我们生气、恐惧或悲伤时 ,这种不愉快的情绪 ,会使我们感到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 ,身体聚集了大量的能量。只有把它释放出来 ,我们才能恢复到平静状态。其实我们的孩子也一样。“您真讨厌 !”孩子大声喊叫 ,喊完之后 ,“讨厌”引起的不悦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我们压抑孩子表达不愉快的情绪 ,就会迫使孩子去找不正常的渠道渲泄他们的情绪 ,他们不是把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 ,就是发泄到自己身上。比如有些孩子打人 ,抢别人的东西 ,用伤害别人来发泄自己的不愉快 ,有的孩子不去找别人的麻烦、却把不悦压抑在心里 ,结果造成忧虑 ,性格内向…  相似文献   

2.
我们知道:当我们生气、恐惧或悲伤时。这种不愉快的情绪。会使我们感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身体聚集了大量的能量。只有把它释放出来.我们才能恢复到平静状态。其实我们的孩子也一样。“您真讨厌!”孩子大声喊叫,喊完之后,“讨厌”引起的不悦就减少了许多。如果我们压抑孩子表达不愉快的情绪,就会迫使孩子去找不正常的渠道宣泄他们的情绪。他们不是把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就是发泄到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3.
《母婴世界》2014,(6):28-31
大多数人对哪些药可以家中常备、哪些药需要医生处方、常见药物的正确用法等并不清楚,甚至在用药方面还存在严重的误区。这就像在身边埋了一颗炸弹,随时都可能因为错误的用药方法而给身体造成伤害。  相似文献   

4.
在体育活动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幼儿在奔跑中突然跌倒,抛接的物品落到自己或同伴身上等现象,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身体伤害。这是由于幼儿缺乏运动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造成的。因此,我们将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渗透于体育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一些同学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被老师批评后,会懊悔很久;考试失利了,会变得沉默寡言,但却因为一些琐事火冒三丈;平时看似很冷静,学习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变得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这是为什么呢?其实这是我们的情绪在作怪。情绪可催人向上,也可以使人陷入困境无法自拔。驾驭情绪,管理情绪,做情绪的主人,是我们应该培养和锻炼的一种能力。一、了解自己的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自己真实的感受,我们都要正视和接纳它,因此首先要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学校教育中 ,人们对于“健康”教育这方面的理解 ,还存在着片面性认识。认为身体没病 ,就是健康。与此同时 ,人们对于“体罚”也仅理解为对身体的伤害。其实不然 ,人的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等是否良好。一般来说 ,学校领导只会极为关注及处理对学生的体罚现象 ,却忽略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罚”的伤害 ,更不用说去处理使用了“心罚”的教师。  众所周知 ,严重的“体罚”会使人致伤或致残甚至死亡。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知道 ,“心罚”就如同变相了的“体罚” ,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同样会导致学生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 ,扭…  相似文献   

7.
最近阶段网络上常常会出现“XX幼儿园的老师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伤害幼儿……”类似的消息,一度让幼儿同老师背上舆论的压力,这也让我们深思,到底师幼之间发生了多大的矛盾,为何两者之间的关系会恶化,酿成这样的结果?在师幼交往的过程中,需要搭建一个什么样的桥梁来平衡,教师需要如何来管理自己的情绪,才能与同是幼儿同主体的幼儿之间交往和谐、统一,并且各自得到发展呢?本文中笔者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许多做了妈妈的女性会发现,虽然自己的体重已经减得差不多了,可目前的身形却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在于我们的身体姿态出了问题。我们本期训练的重点就是纠正不良身体姿态,还大家美丽窈窕身姿!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爱激动的人,我知道这不好。所以我常常告诫自己:‘有话好好说’。但我怕我说着说着就控制不了自己易激动的情绪,我怕那样会伤害了大家,也伤害了自己。所以我决定把我想说的写成文字,因为书面的东西毕竟斯文些、文雅些。”“游戏人生的人,被人生所游戏,也许他也会很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常常会通过语言来交流沟通,但常常会有一些不经意的语言会伤害到孩子的心灵.语言的伤害远远比身体的伤害来得大,这是一种隐性的伤害,孩子常常在被伤害后变得沉默寡言、甚至改变他的努力目标。虽然家长在说时是不经意,或是一种发泄.但此时却对一颗弱小的心灵造成极大的摧残。所以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哪些话应该说。哪些话千万别提,哪怕是一种眼神都不能显露。在这里我把父母们常会说的最伤孩子心的话罗列出来,以便父母们警醒自己.  相似文献   

11.
再不要吸烟     
吸烟的危害很大,会造成许多疾病,危害我们的生命。还有人抽完烟就随地扔,这样很容易引起火灾。吸烟对身体危害很大,吸烟容易得肺癌、喉头癌等病。而且,还会对周边人也会造成伤害.不仅对自己身体没有一点好处.而且还影响别人,同时影响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2.
建议一: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不良情绪。有时,危机的受害者是孩子,但受到心理冲击更大的却可能是我们父母。不难理解,养一个孩子不容易,自己的希望都在孩子身上,孩子经历伤害,父母内心更是充满自责和懊悔……这些想法有时会让我们自己比孩子还要脆弱,会有种自己“崩溃”了的感觉,情绪变得焦虑、紧张、易暴易怒。这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就变得十分重要,因为你此刻的一举一动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如果你始终表现出烦躁和不知所措的样子,那么你的孩子一定会“继承”你的这些“缺点”,深陷在创伤中不能自拔。此时,建议家长不妨多增加一些交往,多听…  相似文献   

13.
"我不是因为高兴才唱歌,而是因为唱歌才高兴。"这是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的名言。他说,我们可以假装一种情绪,直到我们真正体会到它。比如,咬一根铅笔在嘴上,强制自己笑,过一会儿就开心了。威廉·詹姆斯这个理论指出了身体在心智和情绪形成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启发了后来的心理学家关于具身认知的一系列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如果你有话想说我觉得自己经常控制不了情绪,尤其是面对批评的时候。每次爸爸妈妈、老师或者同学批评我,我的情绪瞬间就会变得很激动。每当这种时刻,我心里就像有一个小怪物,让我的情绪瞬间爆发。哪怕我明明知道他们说的是对的,可我还是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同学们都说我是个易燃易爆的炸弹,所以现在都不敢跟我玩了。我这是怎么了?  相似文献   

15.
平衡生命     
《海外英语》2005,(6):25-25
不管我们做了再多的工作,我们还是只有一个生命。平衡法帮助我们看清生命的不同特征,身体的、情感的、心理的和精神的,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否相互平衡。只要生命的每一个元素得到足够的重视,恰到好处,我们就能够有机丰富别人的生活,就像丰富我们自己的一样。这里有五个步骤, 你可以通过它们帮助你面对忙碌多变的生活所带来的需求和压力。了解什么在情绪上让你疲惫或充实,学会在两者中寻求中间地带。当你在情绪上开朗,就能以一种满怀希望和充满力量的心态来面对诸多问题。但是当你的情绪储量枯竭的时候,你的精力就会消耗殆尽,你的决心就会麻痹,情绪上你会变得更加不堪一击。这给你消耗更多情绪上的精力开了一个头儿。  相似文献   

16.
《初中生》2016,(2):47-48
彭剑斌(青年小说家.出版小说集《我去钱德勒威尔参加舞会》):我喜欢《烟斗》的构思和切人角度.老人唯一的儿子死了——他女朋友在工厂里放了枚炸弹,把他炸死了,她自己也死了.这个事件本身就很具有"爆炸性",作者在写这件事时,也宛如在文章刚开始不久就放置了一枚炸弹.这个不同寻常的事件,完全可以单独写成一个故事,但作者把它压缩在一句话里,把那些巨大的信息和能量在短短二十几个字里急剧地释放干净了——在后文中,关于这件事,再也没有提到一个字.这样一种效果就跟炸弹爆炸是一样的,它的能量和震撼也只在一瞬间爆发.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情绪可以成为学习、生活和事业的动力,而恶劣的情绪则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坏影响,如果长时间维持恶劣情绪,甚至会导致身体心理疾病。因而及时调节情绪,把自己的情绪升华到有利于自己和他人、有利于社会的高度,是明智的选择。一位哲学家说过:“不善于驾驭自己情绪的人总会有所失。”人的情绪和其它一切心理过程一样,是受大脑皮层的调节和控制的,这决定了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和调节自己情绪,那么,如何引导学生驾驭自己的情绪呢?  相似文献   

18.
“我不比同学懒,为什么同学学习成绩那么好,我却赶不上?”“为什么自己个头这么矮,女同学好像不太喜欢我?”“为什么自己生活在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不能要什么有什么?”这些中学生当中普遍存在的“为什么”,其实都是自卑情绪,如果让其日积月累,变成一种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那么就会给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不仅影响到学习,还会影响今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谈嫉妒     
嫉妒是对某些方面比自己强的人产生的一种忌恨情绪和态度 ,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混合心理。它本身就表明了自己不如别人。高中生的嫉妒心不仅表现在学习上、荣誉上 ,还会对他人的家庭状况、身材容貌、衣着打扮、聪明伶俐、惹人喜爱等产生妒忌。它不仅伤害自己 ,也会伤害别人。它有自己的特点 ,也有产生的特定原因。因此 ,更需要我们用良好的心态战胜它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充实自己。  相似文献   

20.
陈晓晓 《班主任》2021,(2):29-33
情绪是人们面对不同的事物、行为、外界现象时产生的一种本能的心理波动。通常,愉悦的情绪会让人们感到舒适.而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愤怒、沮丧则让人感到不适。大部分儿童长到六周岁时,已能基本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也有少部分儿童上了小学仍然无法正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意识不到自己的情绪会激怒甚至伤害身边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