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芦勤 《师道》2007,(4):11-11
儿子上大学时,我曾请教过全国著名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儿子应该报考哪所大学?这位老教授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期望值不要太高,太高了就会失望。她说,偏远地区有一个女孩子,学习特别好,人称“三脑袋”,物理、数学、化学都能考满分。高考时,父母让她考我所在的这所全国重点大学,她不想考,可父母逼  相似文献   

2.
关于住不住校,这成为了我读大学之前全家展开的第一个讨论。我从小就有鼻炎,常常半夜呼吸不畅,好几次父母都是连夜背着我上医院。妈妈还开玩笑说,亏得我晚上睡觉呼噜声特别大,起个预警作用,一旦没有听见,那就得赶紧冲过来看看我有没有事。这种痛苦,在1 5岁那年的手术之后才得以终结。但是,父母依然不放心我脱离他们的视线,虽然大学离我家也很近。经过一番努力,父母终于同意了我住校,前提是每个周末至少回家一次。  相似文献   

3.
我是个苦孩子,父母都在河南农村老家。从小我就有不服输的犟脾气。记得初中毕业那年,我考上了县城的普通高中。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考上的又不是重点高中,再加上父母有男尊女卑的思想,想省下钱来供我弟弟上学,因此想让我出去打工挣钱。当时我把家闹得翻天覆地,父母只得借钱让我继续读书。此后我就变成了“书虫”: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一个劲地走下去,一度也想赶快工作赚钱报答父母之恩,可是我就职的合资公司老板让我到美国进修学习,命运之神又造就了我的留学梦。  相似文献   

4.
早在上大学之前我就渴望能够独立,不仅仅是像其他人叫嚣的那种精神思想上的独立,我更渴望经济上的独立,因为我深知,经济独立是一切的基石,而且我也不想再向父母伸手要钱,所以,我的大学我自己买单。  相似文献   

5.
我儿子从小体弱多病,以至于性格上存在着胆小拘谨,依赖性强等缺点。但有一点却表现得挺勇敢,那就是睡觉方面,他不到四周岁开始单独睡觉,比起同龄的小朋友,他与父母分床睡的时间比较早。我们父母在这  相似文献   

6.
《当代职校生》2013,(1):91-92
香香:今年春节会当然跟往年一样在家过啦!在家里和父母一起才有过节的氛围嘛,还有表哥表姐一起玩哦!最重要的就是新年我能得到一部触屏的MP5,()嘻嘻,好幸福哦!希望我身边的朋友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我就长大一岁了,我会更加懂事哦!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觉得现在孩子晚上睡觉是个令人央疼的问题。有的要父母陪睡;有的要父母讲着故事才睡;有的要等到父母上床了再睡;有的则要摸着妈妈的耳朵睡;有的要妈妈拍着睡等等。孩子不能独自一人睡觉,给父母带来了不少麻烦。怎么培养孩子从小一人独睡?我是这样做的: 儿子一出生,就让他一人睡一个小床。那时我要喂奶。许多人劝我让  相似文献   

8.
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有个像张炘扬一样的孩子,十岁考入大学,十二岁成为硕士,十五岁博士毕业。相信世上没有比拥有神童更令父母骄傲的了,但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在他十二岁那年对父母如是说:"如果你们不给我在北京买房,我就拒绝论文答辩。"  相似文献   

9.
洪珍  吴双法 《师道》2013,(7):112-113
(下部:成长篇) 大学没有“后进生”? 陈韵的大学志愿只有一个:“我要远行!”放弃父母喜欢的中大、华南理工,放弃回湖北的机会,不到18岁的陈韵独自一人上大学去了,一所全国综合实力前十的大学为她敞开了怀抱。父母给的建议是:“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享受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0.
易小初  天凌 《教师博览》2004,(10):34-35
在经历了多达30次的求职失败后,刚刚从南宁某学院中系毕业的我,成了一个“网上游荡”。白天,父母去上班我就睡觉。晚上则通宵与网友们在线相逢。2002年9月9日晚,我在网上遇到了我中学时代的一个熟人——她是一位编辑,姓夏,当时我们都叫她夏老师。她问起我的近况,我笑笑,打出一行字:  相似文献   

11.
吃零食,是孩子们的享受,对成年人而言,也是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回忆。但是,在物质极大丰富的今天,在对待孩子吃零食的问题上,父母们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很多父母认为,吃零食是一种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所以不应该让孩子吃零食。在访谈中,一位母亲抱怨说:“孩子小时候喜欢吃零食,把牙齿都吃坏了,开始长龋齿,硬的东西都吃不了,很多东西不能吃。”有些孩子也承认他们已经“尝”到了零食带来的恶果:“我以前喜欢吃零食,吃完零食以后就不想吃饭了。”“我喜欢在睡觉前吃零食,结果越吃越胖。”另一些父母则表达了相反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王若琰 《求学》2023,(10):25-26
<正>十月里,桂花飘落满地,黄浦江奔腾入海。回首考研的岁月,万般滋味涌入心头。考研带给我太多的改变,我在这改变中渐渐成长。不破不立,勇敢前行高考填报志愿时,由于对各个专业不甚了解,因此我听从了父母的建议选择了一个较冷门的理科专业—光电。接触到新环境与新知识固然令我感到新鲜,但我自己并不擅长实验操作与计算,专业学习得很痛苦。同时,我在大学期间读了很多文学方面的书,  相似文献   

13.
我最喜欢的高考作文我的父母都是在大山里刨食的农民.他们身上流的是黄土地那样质朴率真的血液.自然.我的身上也流淌着和父母一样的血液.平素里喜欢的是那些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写成的文字。还在上大学时.我曾用从牙缝里点点滴滴节省下的饭菜票.去新华书店里抱回一摞刚刚出版的《孙犁文集》。喜欢孙犁那清新如水  相似文献   

14.
李红霞 《教师博览》2012,(10):39-39
应大学期间的德国留学生乌塔邀请,我带女儿到柏林旅游度假。十年不见,乌塔已是一位8岁小公主的妈妈了。久别相逢,我们相谈甚欢,不觉忘了时间。忽然,乌塔起身抱歉地说:宝贝该睡觉了。我看了下表,才18:45,并且是周末。不觉很是讶异:现在就睡觉?未免太早了吧?乌塔一耸肩,逗趣道:这是孩子的"法定睡觉时间"。  相似文献   

15.
过个好年     
一年之中,过年是最令我开心的。不仅因为到那时可以得到一笔压岁钱,最主要的还是,只有过年时可以彻底摆脱学习给我带来的阴影。一家人可以真正坐在一起吃饭,不必担心父母会把话题扯到学习上去。只有在过年时,我的父母才是真正的父母,我才是真正的我。每当老师说:“过年时多玩几天吧!”我  相似文献   

16.
刚接手这个中班的时候,搭班老师就跟我说,班里有个名叫萱萱的孩子,特别害怕,甚至可以说是恐惧睡觉,每天到午睡的时候,就显得非常的焦虑,开始不停的嚷嚷:“我不要睡觉,我不要睡觉。”,好不容易,稳定情绪自然睡着后,又会突然惊醒过来,又哭又闹。  相似文献   

17.
文达 《课外阅读》2008,(8):34-35
我最喜欢的高考作文我的父母都是在大山里刨食的农民,他们身上流的是黄土地那样质朴率真的血液。自然,我的身上也流淌着和父母一样的血液,平素里喜欢的是那些用自然朴实的语言写成的文字。还在上大学时,我曾用从牙缝里点点滴滴节省下的饭菜票,去新华书店里抱回一摞刚刚出版的《孙犁文集》。喜欢孙犁那清新如水的文字,我喜欢孙犁作品中那淡淡  相似文献   

18.
小时候,我不喜欢关卧室门,我希望自己的房间充满亮光,喜欢父母不停地走进来观察我;而如今,我卧室的门终日关着,我逐渐地喜欢上了独处这种孤单、寂静的氛围,更愿意在这片小天地里自由呼吸,自由走动,听音乐、看书、睡觉,不受任何约束,不受外界影响,做我想做的事,想我愿想的事。哦选我变了,我的性格变了过去,我最崇拜的便是父母,对于他们的命令,从不违抗,还时常把我在外边经历的事原原本本地讲给他们听。而现在,他们的十个命令,我只愿完成两个,其余的任凭它们自生自灭。与此同时,我写日记也越来越勤快,我不再滔滔不绝地对父母讲自己的事了,倾诉…  相似文献   

19.
四月小龟 《求学》2024,(4):26-28
<正>初入大学时的我是意气风发的,和班上其他同学一样,我被大学里各种各样的社团迷了眼。在全校社团招新时,我热情满满地报名,准备参加社团笔试和面试,憧憬着加入社团后能提高自身能力,与志同道合的社友共同奋斗。过去,老师和父母都曾反复向我们强调大学和高中的不同,告诉我们进入大学后不能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要全面锻炼自己,  相似文献   

20.
李超 《大学生》2014,(6):26-27
正"儿子,你上了大学,爸妈就省心了!"这是某公益广告中的一句台词。现实生活当中的父母,大多也是这样想的。我这个80后做辅导员也快十年了,见识过不少家长。有的父母非常随性,甚至在孩子读完四年大学之后,还不知道孩子读的大学是什么样子;有的家长一味偏袒孩子,不管是非对错总想让孩子避免任何挫折;有的家长一句话就能打败孩子在大学里接受的各方面的教育,打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