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路同志从事外国文学编译工作已经有近40年的历史了。早在五十年代,他就已经是国内知名的翻译家和俄罗斯文学专家。他所翻译的十余种名著,如《怎么办?》、《屠格涅夫回忆录》、《卢那察尔斯基论文学》等,均博得我国翻译界的好评。他所撰写的序文和研究文章,也在我国外国文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但他的绝大部分精力还是放在编辑工作上。数十年来,经他编辑、校订和复审的稿件已不下百余种,字数可以千万计。如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生活与美学》、《歌德谈话录》、《伊戈尔远征记》……等重要名著,《欧洲文学史》等大学文科教材,编辑工作都比较复杂,蒋路为编辑这些稿件,付出了大量的劳动。  相似文献   

2.
在我看来,张伟的《凝望─-四十七幅图片的故事》其实并不仅仅是一种看到,而是出神倾听时那一瞬间的触动。在这个充满着怀旧气息的时代里,一个人的感动往往会渲染出一大片类似的感动来。在刚刚拿起张伟的《凝望》时,忽然觉得,很多琐碎的事物往往就在身边被注视着,或者被忽略掉。这里面,就包含了感动这种最普遍的情绪的皇现。《凝望》是张炜在很多年以来注视细小的事物中有所感悟的记录。或许在我们的阅读中,无法界定张炜的注视里含有多少真实的经历和感悟与这些图片所表达的意境互相碰撞,但张伟通过这四十七幅人们都似曾相识的图片…  相似文献   

3.
就象雪峰上一株小小的雪莲,三年前,某团的吴天文是个极普通的人。但是,当日历翻到1985年11月的时候,这株小小的雪莲发出了耀眼的光,团党委决定为他报请二等功;《新疆日报》、《喀什日报》评他为优秀通讯员;《乌鲁木齐晚报》聘请他为特约通讯员。身旁的战友们亲热地称他为“边防线上的小记者”。就连小吴自己也难以相信:自己也竟能在《解放军报》、《文汇报》上崭露头角了。谁都知道,成功来自永远进取的耕耘,可谁能想到,仅有三年,小吴在千里边防线上跑了十多次,苦是难以想象的。1983年时,小吴还是个稚气未脱的“娃娃兵”,来到了军营,一切都是那么新奇,好些事又使他感动不巳,渐渐地,他萌发了写稿的念头。起初,一篇、二篇,上百篇稿件寄往报社,却连一篇也未见报。他第一次感到:世界上没有那么容易做的事。  相似文献   

4.
成放 《新闻实践》2011,(3):74-76
明星的畅销书我是不买的,但白岩松是个例外。十年前购了他一本《痛并快乐着》,断断续续看完后,就建立了一种信任:他出的书必购无疑。以后就陆续买了《岩松看日本》、《幸福了吗?》。他的《岩松看美国》、《岩松看台湾》却失之交臂,只能待机再补。  相似文献   

5.
我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时,还是一个年刚18岁的青年,当时在火热的土地改革、支援前线的战斗中,英雄模范层出不穷,这就在同志们的启发下,开始动笔写稿,至今已坚持了整整四十七个年头了。几十年来,自己所写的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等新闻稿约2300余件,达百万字,先后被采用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山西日报》、《山西农民》、《山西工人报》、《山西经济日  相似文献   

6.
李义福这个名字,时常见诸报端,可谓“老相识”了。就是他,几年来的辛勤笔耕,在军内外数10家报刊发稿400余篇,并10多次获奖,成为5家颇有影响新闻单位的特约记者和特约通讯员。笔者敬慕之余,向他讨教业余报道取得成绩的秘诀,他神气十足地吐出了一句话——“掌握‘金刚钻’,敢揽‘瓷器活’!”19明年初,刚满18岁的他一跨出校门就幸运地步入向往已久的军营,来到沈阳军区空军某部。在紧张艰苦的集训中,他十分留意把自己的感受和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在日记本上,一有空就捧着新兵连仅有的《解放军报》和《空军报》翻来复去地看,渐渐爱上…  相似文献   

7.
2014年2月2日.奥斯卡影帝非利普·塞默·霍夫曼被发现死在他纽约的公寓中,享年46岁。据称,在房间内发现了针头,怀疑死于吸毒过量。这个因为出演《卡波特》而拿到小金人,因出演《大师》被数个奖项提名超过十次的胖子就这样走了。在那之前,他主要的工作是在宣传自己主演的新片《最高通缉犯》。  相似文献   

8.
郭俊峰,人民军队里成千上万名基层连队指导员中普普通通的一员,却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他入伍十年,曾五次举办个人书法展,出版有诗集《绿玫瑰》、《战士蒙学新编》及《郭俊峰硬笔书法字帖》。去年初,他被长白山国际书画社评定为二级书画师、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他先后三次被驻地市评为精神文明先进个人和德育先进个人。最近,他又被中国硬笔书法联谊会聘为辅导老师,负责辅导全国十多个省的书法爱好者3000余人。一名成天忙于基层各项事务的连队主官能在这短短几年中取得如此辉煌成绩,不禁使人敬佩和赞叹。或许,人们能从他的成长…  相似文献   

9.
"一般而言,盗版书比正版书便宜,可我最近发现,我的书的盗版,售价居然比正版还高。"这是百家讲坛主讲人马未都在《马未都说收藏·杂项篇》发布会上的一番话。马未都介绍说,他看到的自己作品的盗版有十余种,其中有用纸完全模  相似文献   

10.
1931年,27岁的日本青年学者增田涉在内山完造的引荐下,成为鲁迅的学生,并按时每天下午到鲁迅在虹口大陆新邨的寓所听鲁迅讲解自己的著作《中国小说史略》,历时长达十个月。增田涉回日本后,决心将《中国小说史略》译成日文出版,在翻译过程中碰到不少疑难费解的问题时就写信向鲁迅求教。鲁迅对增田涉的质疑求教均一一作了热情的答复。从1932年到1936年,两位异国师弟在长达近五年的时间内,鱼雁传书,西来东往,累计达80余件之多,这些书信就构成了今天的《答问集》。《答问集》反映出鲁迅知识的广博精深。他对中国典籍、历史人物、民情风俗、语言文字等方面的熟稔程度,几乎是如数家珍、信手拈来。《答问  相似文献   

11.
毁书与抄袭     
西晋有个夏侯湛,花多年心血写了部《魏书》,后来他发现自己写的书同陈寿写的《三国志》撞了车,而人家确实比自己写得好,于是就把自己写的《魏书》毁弃了。一千多年后1985年,山西省芮城县广播站有个人抄袭了陕西日报发表的《李爱琴三改广告见风格》,改头换面写了一篇《实打实广告》,与前一篇文章的结构、情节、遣词  相似文献   

12.
王振忠 《中国档案》2005,(11):25-29
知道有王振忠这个人很早,大约有十年了。那是因为在《读书》杂志上读到他的一些学术随笔涉及徽州文书和其他史料,觉得这是一位不那么学究但很专业的学者。后来读到他的《斜晖脉脉水悠悠》(学术散文集),发现他不仅能写很专业的学术文章,还能把学术文章写得很好看,觉得这是一位有才情的学者。再后来看到他在《万象》上根据第一手的史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档案,描述和探究历史场景的文章,发现他对史料的利用有非常独特的视角,就又觉得这是一个充分认识和了解档案价值,会充分运用档案的学者。并隐隐感到他与档案应该有点故事。果然,经“调查”,了解到他个人收藏有一万余件徽州文书。于是,就有了记者对王振忠先生的造访和这篇约稿。  相似文献   

13.
赵正伟工作照“敬业、勤业、精业”,是武警8690部队摄影干事赵正伟的座右铭。每当他翻看自己写在笔记本扉页上遒劲有力的这6个大字时,心中便升腾起无限的激情与动力。正是凭着这样一种信念,他用手中的相机为部队官兵定格瞬间和永恒,也为自己留下了一串串闪光的足迹。赵正伟从事摄影工作10多年来,先后在省级以上报刊用稿2000余篇(幅),其中有30余幅摄影作品在军内外获奖;11部电视专题片、39条电视新闻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子弟兵》、《军事报道》、《中国武警》等栏目播出;两部电视专题片在全军获奖,其中反映基层连队党支部建设的…  相似文献   

14.
鲁迅一生酷爱读书,手不释卷。他在很多文章,书信中谈过自己的读书经验,还专门写了《读书杂谈》、《读几本书》、《随便翻翻》等文章介绍自己的读书方法。 背书法 鲁迅的背书方法与众不同,他制作了一张小巧精美的书签,上面写有“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10个工整的小楷字,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遍就盖住书签上的—个字。读了几遍后,他就理解默诵一会儿,以加强记忆,等他把书签上的10个小楷字盖完,也就把—篇文章背下来了。  相似文献   

15.
沈阳市有过3年教辅书编辑工作经历的杨宏宣称,他自己没教过一天书,最快的时候却3天就能编出1本教辅书,从小学到初中的都编过.他说,自己原来供职的单位,一个学期能编300余种教辅书,再通过买书号的方式,给教辅书安上合法的“身份”.(3月4日《北京晨报》) “3天编1本”,编教辅书竟然是如此速度,令人惊讶.  相似文献   

16.
《中国记者》2012,(7):62
1992年5月,在阔别老家数十年后,范敬宜先生回苏州考察工作十余天。随后撰文《苏州人的性格变了》,指出新苏州人的特点一个是"实",一个是"亦狂亦侠亦温文"(龚自珍句),既有远见、有魄力、有办法,又不乏江南人的细腻、致密。二十年悠忽而去,在《中国记者》杂志记者本次采访的十余位苏州日报人身上,这种新苏州人的性格特质依然明显,并且成为他们在当前全媒体背景下  相似文献   

17.
2011年度征订报刊工作一开始,兰空驻疆某飞行学院二团政治处战士报道员李强就到驻地邮局订阅了一份《军事记者》杂志,这已经是他入伍后连续5年自费订阅了。他说:“《军事记者》特别有益于自己写新闻报道。”李强入伍5年来,在《军事记者》杂志这位“老师”的帮助指导下,新闻采写能力不断提高,先后在《军事记者》《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半月谈》《空军报》和《新疆日报》等媒体发稿150余篇(幅),他因此多次荣立三等功。李强说,是《军事记者》杂志帮助了他。  相似文献   

18.
速成的代价     
在7月16日的《新民晚报》上,有一篇贺友直先生的文章:《不禁想起阿达》。他说,他基本不看国产动画片,最近偶尔看到一部,看了几分钟就不喜欢了,原因在于"动画不动",当然不是完全不动,人物在讲话时眼动嘴动,还有就是谁讲话时谁就挪到前面来,人物根本不是靠自己的动作进行表演。观众看的大致就是剧本,或相当于"看"一个广播剧。他想起了过去由阿达创作的《三个和尚》,在那个动画短片里,人物性格  相似文献   

19.
正14个月大时,蒋科豪就经历了漫长的被转卖的人生一章。警方在追踪15个月后找到他时,他已被先后转手十余次。这些人不曾爱他,但也不承认自己在害他。他们大部分是农民,两个是文盲,其余大多只受过小学教育,8人此前没有犯罪前科,他们在"下意识"和"不经意"间,像对待一件普通物品一样"接力"倒卖这个婴儿,对法律毫无忌惮  相似文献   

20.
新年封面上刊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的头像,(这在《时代》的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就是姜先生向主编、副主编力荐的。他以大量的资料,雄辩地说服了主编,使70多位其他推荐人收回了他们的推荐人选。一有风吹草动首遭其殃美国新闻总署安排笔者访问《纽约时报》时,接待我的几位先生中就有一位华人——担任组合编辑的李子坚先生。谈完对一些敏感问题的不同看法后,我们在时报最大的就餐厅,边吃边聊时,他也介绍了自己的经历。他从大学毕业后,也是从送稿生、新闻助理、代理编辑,然后才升到组合编辑。中间也化费了不寻常的十年岁月,其中充满了追求、拼搏、斗争。《纽约时报》亚洲组的一位编辑(华裔)坦率地承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