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常常需要进行拱脚的固定施工,以此来提高基底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的工程施工中,并不是采用一般台阶施工方法就能保证隧道拱脚的稳定性的,尤其是在软弱围岩的隧道施工中,更是很难把握施工重点,不利于拱脚稳定性施工的控制。现本文中就主要以山西临汾市吉县至河津高速公路(简称吉河高速)蒿地岭隧道为例,来探讨在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采用台阶法施工时如何提高拱脚的稳定性,并简单分析了其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铁路隧道施工中软弱围岩占有较大比例,施工过程中由于工法不当、组织单一、措施不到位等因素,易造成隧道部分变形侵限换拱而导致隧道整体施工进度推进缓慢.文章分析了软岩隧道变形特点,结合工程实践,从工艺原理、工法特点、工艺流程及施工控制要点、施工技术要求等方面系统阐述了铁路单线隧道软弱围岩短台阶法快速成环施工技术.短台阶法快速...  相似文献   

3.
周德 《大众科技》2011,(11):82-83,93
文章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云桂铁路思林2号V级围岩浅埋偏压条件下隧道初始状态、开挖后支护两种工况下的围岩位移、应力分别进行分析和稳定性评价,结果表明:偏压隧道最不利位置出现在隧道偏向山脊一侧的拱脚处:而实施初期支护能保证围岩的稳定性,且设计的初期支护方式能够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4.
针对在建紫云到望谟高速公路紫云隧道临时加固护拱拆除案例,介绍了拆除护拱的施工工艺,结合现场条件,采用数值模拟计算分析手段,对护拱拆除过程中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变形与内力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隧道开挖、施做护拱过程中围岩及初期支护结构的变形、内力变化显著,护拱施做后围岩逐渐趋于稳定,拆除护拱过程对围岩稳定性及初期支护结构影响不大,可进行护拱结构拆除并及时施做二次衬砌。  相似文献   

5.
近距离穿越运营公路的隧道施工难度大,既要保证隧道本身的安全稳定,又要控制上覆道路路面的沉降,保证运营公路正常通行,在此类工程中选择合理工法尤为重要。结合实际工程,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近距离穿越运营公路隧道的5种施工工法(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台阶法1、台阶法2、两侧导洞法和CD法)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施工工法对于隧道围岩位移、路面沉降、沉降槽宽度等有较大影响。从路面沉降、围岩位移、路面沉降槽宽度等方面对这5种工法进行了比较,建议采用CD法或者台阶法1施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温家塘双线铁路隧道为例,探索了中壁法和上下台阶法在软弱围岩隧道开挖中的应用。通过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采取周密的技术措施,在保证围岩稳定和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均衡施工,使工程质量、安全、进度等目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考虑流固耦合效应下水下盾构隧道施工期围岩稳定性,以太原地市轨道交通2号线下穿河底区间段为工程背景,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监控量测相结合的方法,基于应力场与渗流场耦合机理,运用Flac3D数值软件建立三维数值模型,分析了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应力场、围岩渗流场、围岩位移场的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盾构隧道开挖贯通后,围岩竖向应力场在隧道周边呈漏斗状分布,且最大值分布在隧道拱底处;盾构隧道的掘进开挖对位移场的影响范围由拱底逐渐向河底下扩展,且在两隧道中部沉降变形出现叠加现象;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应重点监测隧道拱腰两侧水压变化,防止发生涌水;地表沉降曲线实测结果与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大致吻合,研究结果可为水下盾构隧道施工安全提供设计理论依据提和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德寨隧道为工程背景,对隧道拱顶与左边墙存在隐伏溶洞时围岩的应力和位移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与无溶洞相比,隧道围岩的应力和位移都受到明显影响;拱顶及靠近溶洞一侧的拱脚水平应力增加最为明显,拱腰出现竖直应力集中,水平位移值增大2~3倍;通过对德寨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模拟结果的合理性,对相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系统研究黄土隧道围岩破坏模式,采用颗粒流程序PFC2D进行离散元分析,离散元分析与现场实际的破坏模式基本吻合.对于黄土围岩而言,随着模型荷载逐渐增大,拱顶处先出现破坏,然后初始塌落拱出现,同时破坏向拱脚蔓延;塌落拱进一步向围岩深部发展.埋深是影响塌落拱发展的关键因素.当埋深较小时,形成蔓延至地表的贯通性裂缝甚至塌陷坑;当埋深足够大时,形成稳态塌落拱,与普氏理论类似.压力拱的发展与塌落拱相对应,隧道形成稳态的塌落拱,同时围岩的压力拱亦达到稳定,且拱部压力拱范围扩展较快;反之,即为破坏延伸至地表无法形成压力拱.离散元模型揭示了V级围岩条件下大断面黄土隧道围岩破坏模式,对隧道支?护参数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1基本假设在计算围岩压力之前,先对隧道相关方面作一些假设:(1)假设隧道设计断面轮廓线为圆弧形拱;(2)假设隧道拱脚约束为固定端;(3)隧道围岩压力呈径向均匀分布。隧道断面的轮廓线如图1,VA、VB为支座竖向反力,HA、HB为支座水平反力,MA、MB为支座反力矩。θ(0<θ<π)为隧道拱部结构所对应的圆心角的一半。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我国的隧道建设中,困扰施工者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对软弱围岩隧道的建设工作。对软弱围岩中的隧道建设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如果设计或是施工不当,会造成围岩的严重变形,甚至引起隧道的坍塌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的发生。这就需要施工者在展开施工之前,首先要对软弱围岩的变形机制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控制技术来进行施工,保证隧道的旖工能够安全有效。本文将通过对软弱围岩特征的分析,探讨在隧道的建设过程中如何制定出最合理的施工方案来进行施工。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设计者在对隧道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凭借自己丰富的经验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分析,以保证隧道设计的合理性。目前,设计者都会采用联拱及小间距隧道技术来对隧道进行设计,这一技术能够有效的减小隧道外部的用地面积,缩小洞口高边坡,从而达到隧道设计合理性的目的。在采用联拱及超小间距隧道技术的过程中,设计者必须要将其中所涉及到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然后在施工中加以监测与控制,以保证隧道施工的质量。本文就联拱及超小间距隧道的设计作浅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温姣  冯红耀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0):196+11-196,11
针对于公路隧道采用单纯回归分析建立极限位移预测模型及围岩稳定性判据不确定引起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难管理现状,提出了稳定位移概率判定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及其模型计算方法。通过设计参数及回归分析对比确定了极限位移,并结合位移量测随机性确定了相对位移概率分布函数。结合山西石盘头隧道实际工程应用,从而为根据某量测点累计位移判定公路隧道稳定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结合贵广铁路禾田坪隧道的施工,通过模拟台阶七步开挖法的应力应变过程,以及对现场监控量测数据的分析,总结了在大断面全风化软弱国岩隧道中该方法的施工工艺和具体施工要点,指出该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诸多技术难题,且能充分利用开挖空间和大型施工机械,干扰少、速度快.  相似文献   

15.
Ⅵ级围岩浅埋段采用CRD法施工,成本高进度慢,以新建衡茶吉铁路排前二号隧道进口段350mⅥ级围岩浅埋段施工为工程背景,介绍了Ⅵ级围岩中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的施工方法。施工中,洞表采取了地表注浆加固、井点降水;洞内采用了三台阶预留核心土加双层临时仰拱法开挖结合超强支护等措施,有效的控制了施工安全风险,施工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实践表明Ⅵ级围岩浅埋段施工,合理降水及有效控制开挖面稳定是临时仰拱法安全施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着重介绍了大洞隧道软土段围岩采用台阶法和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以及仰拱采用钢管桩加固技术。结合工程实践,说明该施工方法的技术特点、工艺原理、施工工艺等,对类似隧道施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结合小净距隧道爆破开挖的实际情况,利用ansys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由于后修隧道周边眼爆破引起先修隧道的振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爆炸荷载作用下,先修隧道初期支护在爆炸后短时间内内力达到最大,但随后衰减很快;先修隧道迎爆侧拱脚和边墙脚的振动速度最大,是爆破控制的薄弱部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该部位的监控量测。其研究结果对指导隧道工程施工爆破和保证先修隧道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对相似工程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章结合某高速公路隧道,通过对现场地质条件的调研,确定了该工程施工部位的地质特征,对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和探究,优化了最佳施工方案。为保证充分发挥围岩自稳能力,采用双侧壁导法和复合衬砌支护方法。工程实践证明,某高速公路隧道地质条件较为复杂,隧道跨度较大,施工过程中,务必加强监测围岩的变形和支护结构的变化,根据监测数据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最大限度上的减少对围岩的扰动,使围岩的自稳能力发挥最大,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某高速公路隧道设计中所提出的方法和建议为类似隧道工程施工建设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9.
水平岩层隧道是指在倾角为接近于0°的地层围岩中修建的隧道。在此种地质条件下修建隧道,往往会出现拱顶塌落的现象;按照围岩地层岩性及层理厚度的不同,对水平岩层隧道的破坏形态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其破坏成因;此外,采用3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水平岩层隧道自承拱的现象进行了验证,证实隧道压力拱现象在水平岩层隧道中的存在。针对水平岩层隧道围岩破坏的特点,依据新奥法理念,在超前地质预报、控制爆破、超前支护、监控量测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施工对策。  相似文献   

20.
扎尔斯台隧道施工下穿在建白霍高速公路,处于浅埋不良地质区,尤其是经过白霍公路路基施工地基振动碾压处理后,围岩受振动扰动影响,稳定性难以保证。通过对原设计衬砌结构的检算,得出隧道衬砌施工达到设计强度后,隧道衬砌结构安全可靠,为保证施工过程隧道施工和公路施工安全,从施工方法、超前支护上采取了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