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守林 《大观周刊》2011,(34):208-208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着重体现了六个基本理念。进行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教学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如何更新我们小学数学教学观念,包括学列观和教学观等。第二,如何改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学策略,如讨论、  相似文献   

2.
慕菊花 《大观周刊》2012,(45):335-335
新课标下的数学教学理念,就是要把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放出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从数学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表现、原因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策略等方面,谈谈在有效的课堂教学中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邓道金 《大观周刊》2013,(2):124-124
对新课程中的初中数学教学进行探索.即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形成良好的教学方法?如何渗透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控制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如何努力分层推进,科学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4.
黄正强 《大观周刊》2012,(12):318-318
著名的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过:“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教学课堂上,只有激活学生思维,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让学生在思维的活动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终让学生聪明起来。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激活思维呢?下面谈谈激活学生思维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许翠彬 《大观周刊》2012,(32):236-237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数学观、教学观、学生观等教学观念的综合体现.因此,走向专业化的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范围很广,下面仅从专业化的教学内容理解、专业化的学习活动设计两个方面介绍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王萍 《大观周刊》2012,(24):305-306
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新颖有趣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有些教师为了片面追求狭隘的教学情境,淡化甚至扭曲了激趣教学的初衷,降低了数学教学的实效。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7.
汤清 《大观周刊》2012,(21):207-207
因为人体素质的差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发现有很多问题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比如,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虽教学难度降低、教学内容删减,但并没有改变多数学生厌烦学习数学、学生的负担过重的现状。因此,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本文提出如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葛翠英 《大观周刊》2012,(52):153-153
在新课改的大潮下.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大批涌现了出来,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虽然给数学课堂带来新的生机,但是仍然存在着各种问题,像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缺少兴趣与主动性、课堂的参与性和合作互动性较低等,因此研究和探索出针对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效率和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主要介绍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创造出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9.
沈长华 《大观周刊》2011,(36):105-105
笔者针对小学数学中课堂提问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包括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式教学的特点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式教学策略实施的原则,并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式教学策略的构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黄元忠 《大观周刊》2012,(18):246-246
作为前线教育工作者,都意识到课堂教学的主要渠道是实施素质教育。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去认真想一想如何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我想创建快乐数学课堂,是使数学课堂不再枯燥下去的一条捷径。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热烈,使学生有浓厚兴趣去学习它?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
冉树琼 《大观周刊》2011,(47):116-116
合作学习模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中职数学课堂中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协作能力。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实施合作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2.
张勤 《大观周刊》2011,(10):32-32
“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用生活理念构建小学数学教学就要将传统课堂内教学活动向课外延伸,创设真实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使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问题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就要以学生具有的“数学现实”作为直接出发点,充分利用生活现实作为问题的载体,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数学原来那么贴近生活,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13.
探究性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但目前,在数学教学课堂中,探究性学习实施还很不足。本文介绍了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并且对如何将探究性学习理念引入数学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大娜 《大观周刊》2012,(16):255-255
为什么很多学生觉得数学课单调,枯燥?为什么学生对数学课不兴趣?为什么学生的数学成绩低?学生为什么所学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不能应用?基本原因就是我们的数学教学脱离生活。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用传授和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没教所讲内容的生活中的表现和生活中的应用。所以我们应该将过去的说数学、听数学、黑板上的数学,转变成为做数学、用数学、生活中的数学。让生活走进小学数学课堂,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材料,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那么,如何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呢?  相似文献   

15.
柳斌 《大观周刊》2012,(37):273-273
现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生活是学习的材料源泉.教师则是这一学习活动的“智能枢纽”。为了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获得更多、更有效的现代数学信息,我在教学中采用高效、快捷的现代化教学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6.
朱敬梅 《大观周刊》2011,(20):228-228
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有力手段。”如果教师能灵活利用评价手段,它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开展好小学数学课堂的评价,我在初步的探索尝试后浅谈几点自己的认识与浅见。  相似文献   

17.
石邦国 《大观周刊》2011,(16):194-194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祖国教育、爱科学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正确的学习目的性教育等内容。下面就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8.
石邦国 《大观周刊》2011,(15):213-213
小学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与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所以,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教学内容,渗透爱祖国教育、爱科学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正确的学习目的性教育等内容。下面就来谈谈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骆毅 《大观周刊》2011,(26):64-64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揭示课堂教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做到课堂数学与生活数学的结合,启发式问题的构建和新旧知识的衔接,以及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水平的接近,便能做到课堂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枉菊  张翼辉 《大观周刊》2011,(40):116-117
有效教学是当今教育改革中的又一重要研究课题,它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同时也是和谐课堂中“教与学”锲合点的良好表现;有效教学是一门科学,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学规律,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特征和环境条件,运用教与学的原理,策划师生学习活动的互动;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有效教学设计、有效的课外练习等有效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一些分析和思考,从中找出有效解决数学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