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体育教学生活化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体育服务于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体育课堂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学习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地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活动,自主进行体育新课标所规定的各种身体练习,并在学习中愉悦身心,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2.
体育课程中的自主学习是学生自定学习目标和练习方法,通过自我监控练习过程和及时评价练习结果等方式,在教师必要的示范、精讲和帮助引导下,最终实现学习目标的学习,是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种实践。本文从学校体育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注意事项等论述了学校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必然与可能。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程标准》指出:“运动习惯和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锻炼的前提,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自主、积极的进行体育锻炼,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疲惫。同样,如果教师上课只求完成教学任务,机械的让学生反复练习,那么学生肯定无精打采,盼望下课。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中女生参加体育活动自我选择练习的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体育课程自主实践能力提供依据。当今的女高中生在观念意识上体现出了较高级的思想特征,但也存在一些主客观原因引起的练习的时间与强度、内容及思想引导等不足,使高中女生的体育学习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主动、不积极,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没有体验到体育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自主学习的动机应该是内在的或自我激发的,学习的方法是有计划的或经过练习已达到自动化的,学习的时间是定时而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意识到学习的结果,并对学习过程作出自我监控,还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自主式体育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能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自主式的体育课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指导者,成为体育活动的参与者。新课标关注学生在全面发展体能、提高健康水平的基础上,通过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学习,培养运动爱好和专长,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实践能力,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基于此,体育教学要构建自主愉悦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体育教学强调利用尽可能多的练习时间和适量的运动负荷来锻炼学生的身体,但对学生自主锻炼意识和掌握科学锻炼方法的培养不够,这是因为在大部分教学时间里,教师多是让学生模仿教师或按要求练习,而不是教学生学会自主练习。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往往是随意的,理论上缺指导,方法上欠科学;有些学生自己进行的某些体育活动甚至是有害健康的。因此,要改进高职体育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理论知识和科学锻炼方法,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技能,形成正确的锻炼习惯。一、注意传授体育理论知识体育理论对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对体育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当代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社会人才不仅要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要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责任心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责任心的培养与提高,对于学生其他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体育,是初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初中体育教学的项目练习对学生责任心进行培养是十分恰当的。体育项目练习中需要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责任心对于其项目练习成果有直接作用。因此,本文以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培养学生责任心的策略探析为题,对初中体育项目练习中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导学单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案。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导学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形成主动思考的意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教师可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目标达成式导学单、小组合作式导学单、练习操作式导学单等,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强化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成为终身体育者,体育课堂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锻炼,学会自主学习。在新形势下农村中小学,场地小的问题有所改善,但是器材数量少、不全面,体育教师师资缺乏,学生每节课练习次数少等,严重阻碍了学生自主学练能力的发展。留一定时间给予学生自主学练,让学生自己想、自己做、自己改、自己评价,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练能力,有效的发展学生全面素质。本文试图以自己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解决一些自主学习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葛爱霞 《考试周刊》2013,(62):129-130
<正>在体育教学中既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一些有用的运动技能,又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练的能力。那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现代技术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能力呢?这是我们努力实现的体育教学目标。一、培养学生自主学练的作用和意义自主学练的能力,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激励和引导下进行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评价于和相互评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中生学习压力较大,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倦怠感,而体育学科的有效开展,对学生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团结意识、综合能力等都可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既学习体育技能,又收获更多经验与快乐。但目前体育学科整体教学效果不足,教师更偏重于体育技能的单一讲解和反复练习,无法为学生提供自主表达和自由活动的平台,导致学习缺少自主性和趣味性。针对这种情况,还需要教师重新看待体育学科教学,能明确不足之处,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以游戏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热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翻转课堂"是指利用教师制作的数字材料(音视频、电子教材等)自主学习课程,然后再参与同伴和教师的互动活动(释疑、解惑、探究等)并完成练习的一种教学形态。本文就翻转课堂模式在高中体育中的应用进行研讨。一、真正实现个性化体育教学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更大的兴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学习能力都是不一样的,都是独  相似文献   

13.
张福元 《考试周刊》2013,(55):110-111
体育教学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如何在高中女生体育课堂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呢?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考虑广大女生的个性和生理、心理特点及兴趣和需要。高中女生最喜欢的体育教学内容是以游戏为主的锻炼课、以竞赛为主的球类活动课和以自主练习为主的练习课。  相似文献   

14.
浅析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探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洪  陶干臣 《文教资料》2006,(13):213-214
探究性学习是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倡导的,目前已是新课程改革中所提倡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探究性学习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构建和谐体育教学平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开放体育教学时间空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加强体育学习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精心设计体育学习活动,体验探究。  相似文献   

15.
“有效的体育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练习,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方式”。这正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实现学习方式多样化的重要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会体育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运动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兴趣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本动力之一,它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具体活动的方向和强度。兴趣与体育学习活动效果常常是成正比的,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体育技能素质不同的情况下,有体育兴趣的学生较无兴趣的学生活动效果更优。体育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初中数学课程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要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活动、实践活动和  相似文献   

18.
跳高是小学体育“跳跃与游戏”部分主要内容之一。在一二年级的体育学习中,学生虽已基本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单脚、双脚跳跃练习和基本的跳跃方法,但就跳高而言,还是比较陌生和抽象的,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只有“跳牛皮筋”等游戏中的双脚跳高与之相关。为便于学生的自主建构,笔者以“鞋盒”为器材设计了几个跳高练习活动运用在跳高单元教学之中,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是自主学习和互动学习的结合,如何在体育课堂上掌控学生自主与互动学习的时机和培养学生自主与互动学习的品质是体育教师的一项必修课程。一、互动式学习的意义把体育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教与学相统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根据观察教师的示范与模仿,进行独立思考与相互交流,使学生在一个融洽的氛围中学习与练习。二、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师生互动式学习现今的教育主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根本目的,所以,在体育  相似文献   

20.
自主学练能力,是指学生在体育学习和练习中,在老师的激励和指导下,进行自我练习、自我验证、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的能力。在体育教学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先对此有一番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