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徐志摩的散文风格是自由华丽的。他的散文在艺术上的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鲜明的特色 ,使他在中国现代散文的园地里自成一家。本文结合徐志摩的一些散文作品 ,探讨分析了他的散文风格及形成原因 :除了他本身的性格和趣味等原因之外 ,还在于他自己的一种审美见解。  相似文献   

2.
徐志摩是以诗闻名于世的,但其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成就并不低于诗歌.解读徐志摩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可以从浪漫主义的审美心理机制、艺术构思、艺术表现手法、艺术审美风格四个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3.
徐志摩是20年代蜚声文坛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韵味独特,别有一种自己的气质。浓艳绚丽是其散文的总体风格。他善于运用多种修辞技巧来渲泄情感,营造意境,增强散文的艺术表现力。在语言的驾驭上,徐志摩尤其强调散文语言的音乐性,使语言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诗意盎然,且还在白话的基础上加入欧化句、英语等多种成份,形成了散文语言的一种奇特的景观,读后使人经久难忘。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散文与康桥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文化比较与比较文学角度,阐述了徐志摩的散文创作与康桥文化的内在联系。认为康桥文化使徐志摩的散文在思想倾向上打上了“中庸”的特点,在文化特征上体现为一种“人道爱”,在散文风格上呈现出一种散漫无羁、自由放纵的结构特征。徐志摩的散文在整体格调上具有较多的个人性和闲适性  相似文献   

5.
王忠杰 《考试周刊》2012,(39):10-11
徐志摩的散文情感充沛,文采斐然,呈现出浓丽华美、空灵飘逸的独特个性。本文以徐志摩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中的修辞手法为例,探究徐志摩散文风格的成因。  相似文献   

6.
试论徐志摩散文的诗化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志摩的散文具有浓厚的“诗化”特征 ,这不仅表现在其散文所营造的诗境上 ,还表现在他的艺术趣味和文体风格上 ,注重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的运用 ,讲究音乐美、形式美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以来,当人们发现徐志摩散文对研究者、创作者皆有启示意义时,研究界对他的散文就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开展了很多研究,并取得了较大成就.文章试图从徐志摩散文的散文史地位、文体性质、创作特色、文化意蕴等方面对徐志摩散文的研究状况作力求全面的考察与分析,以推动散文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8.
徐志摩散文显示出诗、小说与散文的相渗相融,闪耀着潇洒、自由的个性风采;他既追求情感的互渗性,又重视美学的移情作用,故其散文注重表现情景交融的诗境,心物合一的妙境,主客贯通的化境.他认为宇宙的生命精神蕴藏在生活本体和大自然中,因而,他的散文注重歌颂大自然和生活本体的主体--人的生命精神.徐志摩重视艺术中所迸发的思想火花,宣扬人道主义精神,鼓吹为社会奉献的精神,这种思想是积极的、乐观向上的.  相似文献   

9.
张燕 《考试周刊》2012,(19):12-13
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集中体现了他“爱、美、自由”的单纯信仰和人生追求,向我们袒露了至情至性的纯关人格和人性。  相似文献   

10.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11.
董桥是香港散文作家,他受中国古典散文影响较大,博闻强识,散文风格平淡舒卷,有浓浓的书卷气。他的文章文化底蕴深厚,流露出对故国家园深深的怀恋之情。董桥散文自成一格,形成鲜明的“董桥风格”。  相似文献   

12.
徐志摩《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的风格与他其它的诗歌风格不大相符,假若不是署名“徐志摩”,很难想到是徐志摩所写。这首诗算不得徐志摩的上乘之作,可能也算不得一首好诗,但它给我一种很深的感触:动。徐志摩曾在《自剖》一文中说:“我是个好动的人;每回我身体行动的时候,我的思想也仿佛就跟着跳荡。我做的诗,不论它们是怎样的‘无聊’,有不少是在行旅中想起的。我爱动,爱看动的事物,爱活泼的人,  相似文献   

13.
徐志摩的诗歌创作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但他的散文创作却往往被忽视,其诗歌和散文创作受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更是鲜为人知。徐志摩留学剑桥时在画家罗杰.弗莱的影响下开始接触后印象派绘画,并把它引入到了中国,长期的熏染,使得后印象派绘画已经深深地溶入到了他的诗文创作之中,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创作个性。  相似文献   

14.
康桥的生活改变了徐志摩的一生,这段生活奠定了他的政治观,艺术观,转换了他的职业嗜好-成就了一个名的诗人和散家。康桥成了诗人的精神依恋之乡。名的诗篇《康桥再会罢》《再别康桥》及散《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就是受康桥的生活影响而名世。热爱自然,追求爱情,向往理想,渗透在徐志摩的字里行间。别情离绪的意蕴,音乐旋律的美感,性灵意象的构筑,情景交融的描写,飞动飘逸的婉约风格,做到了美的内容与美的形式的和协统一,浓浓的“情”味贯穿在徐志摩诗之中。  相似文献   

15.
丰子恺先生的散文随笔朴素自然,风格隽永疏朗,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格,文章从丰子恺散文创作不同的阶段入手,把握住他散文的独特风格,以此观照丰子恺的人生,从而领悟其散文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6.
李陆史是韩国著名的现代诗人,他十分欣赏现代新诗创作的代表人物徐志摩的诗歌,并予以高度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诗歌近乎完美,所以他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中,竭力模仿徐志摩的诗歌创作风格,追求词藻的华丽和形式的完美,而在内容上,克服了徐志摩诗歌的局限性,促进了韩国现代诗歌的创作。文章通过比较研究李陆史与徐志摩的诗歌,探讨了汉文化对韩国诗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月派诗人在新诗成熟和发展的过程中自觉进行艺术尝试,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诗歌个性、风格,而徐志摩正是贯穿新月派前后期的重镇。他的诗歌创作集个性化与创造性为一体,从意象创造到情绪情感的宣泄以及音律和谐,都带有"徐志摩式"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和散文作品也被广泛收录于中学教材与读本中,对于学生掌握现代新诗的艺术技巧和体味诗美大有裨益。教师在教学时往往侧重于对课文逐词逐句的翻译和解释,忽略了从整体上分析诗歌意象与诗人情感表达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冯靖茹 《文教资料》2012,(12):21-22
徐志摩丰富的欧游经历和所受到的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他的作品展现了丰富的西方人形象。在20世纪初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徐志摩笔下的西方人形象表现出独特性和历史性。这些形象在诗人的笔下完成了对自我和他者的言说,是诗人集体想象和个人经验的总结,寄托了诗人的精神家园和救世理想。考察徐志摩笔下的西方人形象有助于我们厘清西方人形象的历史性表征,以及徐志摩对此的个体化言说,也可以就此更为深刻地理解徐志摩的创作。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的个性形成与其家庭和留学背景有着很深的渊源.这深深地影响着他的散文创作,形成了徐志摩式的独特风格: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张扬个性,忠于自我情感的真实性;在艺术手法上,运用鲜艳的色彩,浓厚的笔墨来描述、比喻、夸张、反复、排比和铺陈,以多样的手段来尽情渲染其思想情感.  相似文献   

20.
<再别康桥>成就了徐志摩,于是,人们对他的诗歌好评如潮.其实,他的散文创作也同样成绩斐然.本文主要针对他的三本散文集浅论了他的创作特点,使读者能够全面科学地了解徐志摩的创作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