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字之差     
一九六三年八月六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劳动和革命》,今年一月三日人民日报第五版登了一篇通讯,题目是《将军和儿子》。这两篇通讯都是人民日报转载别的报纸的。前一篇的原  相似文献   

2.
人民日报总编辑张研农曾经谈到,要发挥好《人民日报》的述评优势。我采写的述评《以平常心看待贸易摩擦》穴载《人民日报》2003年12月2日一版雪获得人民日报好新闻一等奖、2003年精品奖,这是《人民日报》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两周年之际发表的一篇独家报道,其引起的社会反响,让我  相似文献   

3.
《中西部的希望》:深度报道的新探索人民日报记者部1996年5月27日至6月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连续10天推出10篇文章,构成一组深度报道,总标题冠以《中西部的希望》。10篇文章共分5组,分别是《观念转变篇》《资源转换篇》《产业转移篇》《区域经济篇》《...  相似文献   

4.
刘宪阁 《青年记者》2012,(36):96-98
1980年8月24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本报记者述评",题为《从渤海二号事故看石油部的领导作风》。此文在当时和后来都影响很大。关于这篇述评的写作过程,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研究者依据的主要是时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的丁济沧的回忆;不过近年来,  相似文献   

5.
1986年全国好新闻5月12日在上海评选揭晓。四川电视台的《长江科学考察漂流探险纪实》、河北电视台的《一个盲姑娘的追求》和《人民日报》的通讯《今日两地书》被评为特等好稿。这次还评出了59篇一等好稿、78篇二等好稿、91篇三等好稿。这231篇获奖新闻,记录了我国过去一年的时代风貌。一批反映改革和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优秀作品《讲民主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6.
从8月12日起的整整一个月内,《人民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开辟专栏,每天发表一篇“现场短新闻”,很受读者欢迎。这是《人民日报》进行新闻改革、版面改革的一次成功尝试。在这方面,《人民日报》为各地报纸带了个好头。纵览《人民日报》发表的几十篇现场短新闻,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7.
丁建庭 《青年记者》2016,(16):52-53
去年8月21日,一则《人民日报首发地方党报评论员文章纵论改革“问题导向”》的帖子传遍互联网.前一天的《南方日报》评论员文章《改革要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被《人民日报》转载,被媒体观察人士敏锐发现,并被记录为党报评论近23年来的“又一个第一次”.实际上,这只是去年《人民日报》转载《南方日报》7篇评论中的一篇.除了《人民日报》,新华网和新华社客户端还全文转载了《南方日报》50多篇评论,并13次发消息推介《南方日报》重要评论.如此高频率的转载引起了舆论热议,极大增强了《南方日报》评论的“二次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树荫”,还是“树阴”?问及这一问题,恐怕人们十之八九要回答:是“树荫”。这有笔者对1998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两大报纸使用“树荫”和“树阴”情况所作的概略统计为证:1998年1月1日至2002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90篇,而使用“树阴”的仅有3篇;《光明日报》使用“树荫”一词的文章共有43篇,而使用“树阴”的也仅有3篇。根据这样的词频高低状  相似文献   

9.
1980年6月5日四版的《人民日报》上刊登了我写的一篇读者来信《尽量减低柴油机的噪音》。这篇来信刊登时,我还只是农村生产队的一名普通农民,那时高兴的心情自然是没说的。由于这篇稿件是在《人民日报》刊出的,结果被我们的友好邻邦朝鲜的同志看到了我的地址。朝鲜外国文书房(现在改叫朝鲜出版物交流  相似文献   

10.
站在全局的高度———我们是怎样组织“学习篇”系列报道的人民日报经济部“学习篇”发表以后从8月5日起,人民日报在一版《展示新成就迎接十五大》专栏,推出了“学习篇”,连续刊登6篇记者述评(《最大的国情》《根本的任务》《无悔的选择》《基本的国策》《多样的形...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要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是陈云同志为人民日报撰写的一篇社论,发表于1950年3月10目。陈云同志当时在中央分管财经工作。在这篇社论发表前后,人民日报于同年2月6日、3月22日还发表了李立三同志撰写的《学会管理企业》、薄一波同志撰写的《税收在国家工作中的作用》。这几篇社论,对解决当时财政经济工作中的重犬问题,发挥了很大作用。同年3月,中共中央就各  相似文献   

12.
言有尽而意无穷︽太行山上著巨篇︾评析孟扬河北农大坚持“太行山道路”的长篇通讯《太行山上著巨篇》以及评论《乐把知识献人民》,是人民日报教科文部李新彦采写的。这两篇文章在1996年9月6日人民日报一版头条刊出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委员、国家...  相似文献   

13.
在当今我国新闻媒介上,“专访”作品已成为新闻报道常见的、为广大受众所欢迎的体裁之一。著名女记者——柏生则是“专访”的开拓者。 柏生姓陈。 1949年5月17日(北平刚和平解放不久,新中国还未诞生前),柏生的首篇新闻专访《北平房屋问题条文公布后叶剑英市长发表谈话》在《人民日报》头版发表,直至1993年3月21日,《人民日报》发表她采写的最后一篇专访《前沿上的陈氏‘莫比乌斯作坊’》,在45年间先后采写、发表的新闻“专访”达300余篇。  相似文献   

14.
肖依 《青年记者》2017,(14):33-34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文化传播上却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人民日报》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报道,是一种国家叙事,是塑造良好大国形象的尝试. 通过“一带一路”报道树立国家形象 笔者在《人民日报》中获得标题含有“一带一路”字样的报道(截至2016年12月14日)共515篇,等距顺次抽取其中100篇样本,分析《人民日报》是如何通过“一带一路”报道叙事树立国家形象的.  相似文献   

15.
1989年1月15日《人民日报》第三版刊登的新华社消息《小学生零用钱太多扭曲心灵》,是一篇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好新闻,好就好在它小中见大,软中有硬。  相似文献   

16.
数字     
《新闻实践》2012,(4):80-80
6000篇2月23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刊文,回顾该报曾经刊发过的关于雷锋的多个“第一次”报道。从1961年5月5日第一次报道雷锋开始,到今年2月22日,该报已经刊登学雷锋稿件6000余篇。《人民日报》刊发的多个“第一次”不同体裁的文章分别为:1961年5月5日刊发第一篇关于雷锋的报道《苦孩子成长为优秀人民战士》;1963年2月7日第一次刊出《雷锋日记》;1963年4月3日刊发第一首讴歌雷锋精神的诗歌《雷锋》。雷锋虽然去世50年了,但雷锋精神历久弥新,该报的报道也随着时代变化不断创新,赋予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7.
写思想评论,关键是角度选择得新,观点鲜明,能言人之未言。人民日报在《人民论坛》专栏登载了谢宏同志写的《有感于“十年磨一秒”》(见人民日报9月7日第四版)就是相当好的一篇。这篇千字文,写作的最大特点是,能把深邃的哲理,讲得深入浅出,具有理论色彩,通俗易懂,给人颇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邓辉林 《青年记者》2012,(19):50-51
自2011年6月2日起,《人民日报》在每周四推出栏头为“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的系列评论,截至6月23日发完这个系列,一共发文4篇.从题材及内容而言,这个系列确实切中了当下公众关切的问题,让人看到了《人民日报》评论的深度与力度.它究竟是怎样达到这一效果的呢?  相似文献   

19.
我采写的《清廉“财神”》这篇通讯,被评为陕西省1989年好新闻通讯一等奖。事后,我扪心自问:这篇通讯究竟算不算成功?从中应汲取些什么经验教训呢? 《清廉“财神”——建行安康扶贫受到交口称赞》,发表在1989年2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陕西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先后转载,在社会上产生较大的影响。国家建设银行专门打电话给人民日报表示感谢:事过半年之后,习仲勋、马文  相似文献   

20.
贵在深入     
贵在深入易水寒人民日报6月22日一版头条刊登该报驻山西青年记者安洋采写的通讯《路》,是一篇精彩之作。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这样评价:《路》写得很好,可以说是感人肺腑。“七一”前夕推出这样一篇通讯,是对党的生日的献礼,为人民日报增色不少。副总编辑张云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