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笔记是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对于初接触读书笔记的小学生来说,形式应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做出调整与改变,设计不同类型的适合学生特点的读书笔记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
徐晟 《考试周刊》2014,(46):61-62
写读书笔记是人类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方法,写好读书笔记有利于提高读书效率、提高写作能力及强化读书效果。文章结合中学生不写读书笔记、不会做读书笔记导致阅读效率低、阅读效果差的现状,提出对策,并阐明读书笔记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读书时做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一个人在阅读过程中不可能把所有的重要知识全部都记住,做读书笔记可以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记下来,将自己所想到的内容记下来。日后可以随时查阅。如果做笔记能够用自己的话把书上的内容叙述出来,那么印象就更深刻了。明朝的李时珍为了写作《本草纲目》一书,刻苦攻读了《内经》《伤寒论》《本草经》等医学书籍,在近30年的时间里读了800多种书,一边读,一边做笔记,前前后后一共写了几百万字的笔记,装满了好几柜。以后,他将自己的笔记连同搜集的单方和医案加以整理和检查,最终写完了举世  相似文献   

4.
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说的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笔记的好处不胜枚举:它不仅可以帮助记忆,弥补脑力不足;积累有用材料,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有效提高读书效率;而且做笔记时会产生一些新的思考感悟,由于笔录而成为永恒。那么如何指导小学生写好读书笔记呢?笔者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经验。  相似文献   

5.
白群英 《中学文科》2009,(16):54-54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此言不差。读书要做笔记,这是治学的基本功,也是自学成才的有效辅助方法。写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下面就“如何写读书笔记”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6.
正记得我在学校里读书时,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在阅读课外书时,我也在阅读各类书。你们读过的书,时间一久,印象渐渐淡了,模糊了,到后来几乎淡忘,读了等于不读。我不是这样,书读得越多,知识的积累越丰富。为什么?你们读书不做笔记,读过就算;我读书都做笔记,所以与你们不同。做笔记是麻烦的,但做笔记有它的好处,要做笔记,不是把书看完了就算了,还得想想有什么可记的。这一想,就比不想要看得深些,也  相似文献   

7.
<正>课外阅读时要作好笔记对中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做笔记对中学生来说好处也很多,我觉得主要从下面几点来理解:一、从学生自身发展的角度看,它有助于学生增强记忆力,培养他们思维品质,提高其学习成绩笔记不仅可帮助记忆,而且还可引导学生仔细去想,刺激他的思考。做读书笔记这一过程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思考能力,思维的条理性、逻辑性和分析综合能力。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和考试时快速、  相似文献   

8.
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读书,而要学会读书,写笔记则是必不可少的。读书使人头脑充实,笔记使知识据为己有。古人著名的治学经验: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徐特立先生的教诲:“不动笔墨不读书”,使他的学生毛泽东掌握了良好的读书方法,最终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由此可见,写读书笔记的好处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名著要勤于动脑,更应动手把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同时要求阅读时应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那么,怎样作好名著的读书笔记呢?  相似文献   

10.
据《钱江晚报》消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作家格非在一次给学生所做的文学讲座中,建议广大的学生:“要凭兴趣读书,不能完全凭功利去读书。”格非在讲座中还介绍了他个人的读书心得,他说他读每一本书,都会做读书笔记。“尽管多年之后这本书的内容我忘掉了,但只用十几分钟看看读书笔记,我就会明白这本书说的是什么,因为笔记记的是最重要的内容,看看读书笔记就等于把这本书重新翻了一遍。”他说他一直在用这种方法加强记忆。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名著要勤于动脑,更应动手把读书时获得的资料或感受记下来,日积月累,才能厚积薄发。大纲要求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二三部名著”,同时要求阅读时应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读书方法。那么,怎样作好名著的读书笔记呢?  相似文献   

12.
王秀丽 《教师》2012,(4):48-48
目前学生读书做笔记的情况不容乐观。学生们咬住笔尖半天,“妙笔”就是“不生花”。作为语文教师该怎样指导小学生做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13.
革命老前辈徐特立同志在湖南第一师范任教时,曾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经验说:“不动笔墨不看书”。“动笔墨”就是做读书笔记。勤做读书笔记,是徐老几十年读书、做学问的经验总结,也是古今中外许多学者治学经验的结晶。读书时勤做读书笔记,可以培养人们好读书、求甚解的好习惯,可以帮助人们积累重要的观点、材料、数据,便于在今后学习、工作、研究时查阅和使用,可以提高人们分析问题,概括问题的能力和读写能力。勤做读书笔记,好处很多,青年学生应该学会做读书笔记。  相似文献   

14.
[总体阅读思考] 本文介绍做读书笔记的好处和写读书笔记的方法,这对青年学生如何读书,如何写读书笔记,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是举例说明和穿插议论的写法。要将几种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介绍清楚,使读者有实际体会,最好的办法就是举例说明;要说明写读书笔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写读书笔记不同方法的不同作用,就要在举事实的基础上讲道  相似文献   

15.
梁晓聪 《成才之路》2010,(20):76-77
针对学生课外阅读读书少,乱读书,读书无法,读而无获等问题,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通过“指导读书——指导笔记——检查反馈”,使阅读目标具体化,提高课外阅读效率,达到理解和积累的目的,从而提升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爱读书的人,大多有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何谓读书笔记呢?简而言之即人们在阅读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时,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而形成的一种文体。  相似文献   

17.
刘影 《辅导员》2013,(17):27-28
"不动笔墨不读书",强调的是读书与笔记的关系。读书是离不开笔记的,当你读书时,常常会有感悟,会闪烁某种智慧的火花,但这种感悟是瞬时的,如果不及时记录下来,它们就会溜掉,再也记不起来。记下来,就是读书笔记,连同你的书一起存放,将来有一天再读此文,此笔记,定会激起你丰富飞驰的想象,点燃你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8.
《文学教育(上)》2014,(15):159-160
《钱钟书手稿集·外文笔记》(第一辑)日前首发,这部将分三册出版的新书是钱钟书先生留学欧洲时的外文读书笔记。《外文笔记》是钱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间,循序渐进阅读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拉丁语、希腊语7种语言书籍所做的笔记,涉及题材包括哲学、语言学、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文艺理论、心理学、人类学等众多领域。此次先期出版的第一辑,是钱钟书先生留学欧洲时的外文读书笔记,涉及英、法、德语和少量的意大利语、希腊字母。  相似文献   

19.
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读书,而要学会读书,写笔记则是必不可少的。读书使人头脑充实,笔记使知识据为己有。古人著名的治学经验: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徐特立先生的教诲:"不动笔墨不读书",使他的学生毛泽东掌握了良好的读书方法,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20.
学好语文,首先要学会读书,而要学会读书,写笔记则是必不可少的。读书使人头脑充实,笔记使知识据为己有。古人著名的治学经验: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徐特立先生的教诲:"不动笔墨不读书",使他的学生毛泽东掌握了良好的读书方法,最终成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