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关于变电检修中存在问题及措施的探讨问题,文中对变电检修工作中的现状,主要有变电检修目的不明确、检修工作记录不全面、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亟待提高和设备更新亟待落实,探讨了对变电状态检修的客观评价,提出了提高变电检修工作效率的建议,主要是工作人员明确变电检修目的、改进变电检修管理方法和提高检修人员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人们的用电需求逐渐增多,电气设备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也要不断加强和改进。设备的检修工作必须适应时代发展,不断寻找新的检修方法,做好升级改造和技术管理,从而提高电厂的效益。本文提出了检修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检修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技术管理手段,以期对电气检修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状态检修是一种实时、动态的检修方式,是注重从预防性的角度进行的即时性检修,其依据主要是当前设备所处的运行状态。辅助方式还需采用状态监测方法,实现对设备健康性能进行诊断,进而确定检修的必要性、紧迫性和时机性。本文旨在改进传统检修方式,就增强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实用性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多,工艺复杂,设备故障率高,因此加强设备的检修工作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本文对设备的日检、周检、月检制度等工作进行了总结,把日常检查和维护作为工作重点,加强设备检修工作,使设备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转,保证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同时有利于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材料消耗。对于矿山开采的检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客车的新设备在运用和检修中,热轴隐患在现场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新型设备的检修工艺技术标准的缺乏,在现场作业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不能及早发现,需要分析并改进和防止。  相似文献   

6.
结合目前生产设备日常维保工作的实际情况,对设备维保工作中的不足和改进方法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倡“预防检修制”的设备维保制度。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一6 kV电动机在现场检修时因外力致使绕组局部绝缘损坏、导体损伤,在现场进行了检修恢复,通过修复局部损伤导体,恢复匝间绝缘,及对地绝缘等,修后通过各项试验,设备恢复正常。本案例对于现场处理高压电动机绝缘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的供电企业运营过程中继电保护状态的检修,是保障供电企业运营稳定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定期检修,不但可以消除继电保护设备潜在的故障和潜在缺陷,并且还能提高供电企业的供电质量,减少企业在处理事故方面的支出,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供电企业继电保护的检修方式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检修方式提出了改进手段。  相似文献   

9.
陈疆 《中国科技纵横》2011,(21):252-252
设备是电网的主要构成部分,设备管理是电网坚强的基础: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亦是在高速增长之中,扩大电网的要求是迫切的,用户对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状态检修更加显现出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设备状态进行检修才能提高设备的检修质量和效率,达到保证系统安全的目的。本文对目前变电检修发展的趋势,并结合实践对检修工作及注意事项提出一些建议,意在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最终使设备检修管理达到一个更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陆旭 《中国科技信息》2014,(18):110-112
电力系统的根本任务是经济而可靠地给用户供电,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继电保护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防止事故的发生和扩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电力系统的检修方式从定期检修向状态检修转变,可以有效地解决以及防范继电保护系统故障。本文从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实现,并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做到减少设备的停运时间,降低运行费用,改善设备性能,及时发现并消除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在未来10年可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同时可大幅度提高经济质量。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的起伏历程,对人工智能产业结构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管理问题提出应善用科技发展指数规律促进人工智能发展,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为制造与服务并驾齐驱,应建立技术成熟度分级评估机制、人工智能企业认定标准以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2.
In this note, the problem of solution to the matrix equation AX+XTC=B is considered by the Moore-Penrose generalized inverse matrix. A general solution to this equation is obtained. At the same time, some useful conclusions are made, which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linear system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科学基金原创项目2020—2021年度申请资助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北京大学获资助原创项目作为具体案例进行探讨后发现,项目资助对研究质量把关严格,对青年科技人才适当倾斜,鼓励学科交叉类基础研究。从科研管理服务的视角为高校促进原创性基础研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The mathematical modeling of most physical systems, such as aerospace systems, heat processes,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s, transmission lines and chemical reactors, results in complex high order models. The complexity of the models imposes a lot of difficulties in analysis, simulation and control designs. Several analytical model reduction techniques have been proposed in literature over the past few decades to reduce these difficulties. However, most of the optimal techniques follow computationally demanding, time consuming, iterative procedures that usually result in non-robustly stable models with poor frequency response resemblance to the original high order model in some frequency ranges. Genetic Algorithm (GA) has proved to be an excellent optimization tool in the past few years.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paper will be to use GA to solve H2 and H norm model reduction problems, and help obtain globally optimized nominal models.  相似文献   

18.
郎丰饶 《科技通报》2013,29(2):37-38,41
正交LiMnO2以其独有的特性,作为正极材料有着优良的表现,本文针对其缺点进行掺杂改性研究,使用凝胶溶胶法制备正极材料,研究了不同比例掺杂镍元素对其作为正极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该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9.
20.
We consider robust optimization equilibrium for the bimatrix game based on robust optimization method. In this paper, each player may neither exactly estimate his opponent's strategies nor evaluate his own cost matrix accurately while may estimate a bounded uncertain set. We obtain that the robust optimization equilibrium problem can be formulated as a mixed complementarity problem (MCP) under l1l-norml1l-norm. Some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illustrate the behavior of robust optimization equilibr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