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遥控小飞机     
早在公元前585年,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数学家泰勒斯就有这样的记载:“用木块摩擦过的琥珀,能够吸引碎草等轻小物体。”我国古人在汉初也发现了琥珀在摩擦后出现的静电吸引现象。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两种物质相互摩擦时,会发生紧密的接触,由于摩擦时产生了热,从而使两物体间的电子转移,让物体带了电。利用这一现象,我们现在就动手做一个简易的静电小飞机吧。实验步骤:1、用剪刀把铝箔纸剪成一个小飞机;2、然后拿毛绒布用力摩擦一个塑料棒,使塑料棒带有电荷;3、然后把带有电荷的塑料柄靠近小飞机,小飞机将飞向塑料棒,与塑料棒接触后又飞开;4、…  相似文献   

2.
正一、制作材料鞋盒、放大镜、胶带、笔、小刀、曲别针。二、制作步骤1.在鞋盒的侧面画一个圆,这个圆需小于作为镜头的放大镜。可用稍小的放大镜画圆,稍大的放大镜作为镜头。2.用小刀沿着圆圈在鞋盒上切一个圆孔。3.用胶带把放大镜粘在鞋盒内侧,正对着圆形的孔。4.用曲别针做一个手机支架。5.把手机屏幕的亮度调到最大。6.镜头对准一面墙,把手机放在镜头  相似文献   

3.
周末吃早饭时,我从食品柜中取出我最爱吃的辣酱。可当我试图拧开瓶盖时,瓶盖怎么也打不开。怎样才能轻松地拧开瓶盖呢?我一边吃饭一边思考着各种开瓶方法。吃好早饭, 我便开始做起了“开瓶”实验。首先,用润滑法。我用棉花棒把润滑油涂在瓶盖的四周,我一边涂一边想:润滑油渗透到瓶盖里面,可以减少瓶盖与瓶子之间的摩擦,那么拧开瓶盖,不就简单了吗?涂完后,我试图拧开瓶盖,可瓶盖上的油不一会就沾到了我的手上,打起了滑,怎么也拧不开瓶盖。原来,润滑油是无法渗入到瓶盖中的,反而把手  相似文献   

4.
妈妈肯定赢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做了个科学小游戏。游戏开始了,我先找来两个一模一样的塑料瓶,用水把里面清洗干净,接着把两个相同的气球塞进瓶里,气球口套在塑料瓶子上。趁爸妈不注意的时候,我在其中一个塑料瓶的底部钻了  相似文献   

5.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广泛应用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聚苯乙烯塑料由于其质量小,可重复利用价值低,且不容易循环再生,所以其降解变成了一大难题。黄粉虫近年来被发现是可以降解泡沫塑料的资源昆虫,且其降解结果相当可观,为了探究黄粉虫取食聚苯乙烯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仅添加聚苯乙烯、仅添加麦麸和分别添加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和麦麸的交替喂食方式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仅取食聚苯乙烯塑料泡沫的黄粉虫增重率较低,死亡率偏高,而仅取食麦麸和交替取食麦麸和聚苯乙烯塑料泡沫的黄粉虫仅有个别死亡情况,且增重率较高。所以,对黄粉虫交替喂食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和麦麸可以有效的降解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并且减少其死亡。  相似文献   

6.
暑假在家收拾自己抽屉时,发现好多废旧电池,赶紧用袋子装好,准备送到分类垃圾站去,忽然想起物理课本里的知识及老师给我们演示的实验。其实,电池还可以"再生"!现在电瓶车能充电,我为何不用这些电池试试呢?说干就干,于是我赶紧找出课本相关章节仔细研究起来。按照课本介绍的方法及平时实验的经验,我从一堆废电池中找出几节较新的,并找来剪刀、铁钉、食盐、蜡及玻璃杯。我首先中了一杯盐水待用,然后用剪刀把选出的几节电池的外皮撕了下来(保持电池的原形),再用小铁钉  相似文献   

7.
点子与窍门     
便携式充气餐具日常使用的盘子、碗、水杯等都是具有固定的、且坚硬的几何形状,外出携带不便。我设想:采用无毒耐温塑料,把它制成有空气层的餐具,使用时,只要将它吹起来;不用时,就把气放掉。刘海洋用饮料瓶修复断水管近日,家中下水管道断了二处,并且又都是损坏在转弯处和变径管箍处,我到市场去购买,已经没有了几年前的产品,买不到配件。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一次参观塑料瓶生产过程的情景来,塑料瓶的半成品是用热源在机器上吹大的,我能否再用热源将塑料瓶复原?用复原的紧缩压力来修复断水管?到家后,我找来几个饮料瓶子,剪断…  相似文献   

8.
圆规定位架     
设计意图:我在画圆时,圆规总是滑掉,给画图带来不便,所以我为大家设计了一个“圆规定位架”。制作过程:选两片铁片,其他金属也可以,把两片铁片用螺丝拧住,在两片铁片之间可以留一个圆规的空隙,在铁皮的横面上打两条小长方形为“调整道”,再弄两颗小螺丝,在小螺丝上套上塑料皮,这可以使小螺丝稳稳地贴在圆规上。使用说明:把定位架套进圆规,然后装上螺丝就可以按您需要的大小画圆了。圆规定位架$湖北武汉第三中学@郝其  相似文献   

9.
迷你晒鞋架     
正鞋子洗了后,晾晒是件麻烦事。如果将鞋子放在阳台上的鞋架或地板上晒,不但不容易干,而且占用地方,要是用市面上的塑料晒鞋架,很容易坏掉。有没有一种晒鞋架既不占地又牢固呢?于是,我想到了做一个迷你晒鞋架。我找来一个塑料盖,在上面打4个孔,然后将4根铁丝穿过这些孔,在塑料盖上方拧成一个  相似文献   

10.
秘密守护者     
刷刷 《科学大众》2013,(Z2):102-103
"今天语文测验!"何老师抱着厚厚一叠考卷,一边走进教室,一边说,"快把桌上的语文书和作业本收进抽屉!""我讨厌考试!"小武一边抱怨一边把书本收进课桌。"老师前几天不是通知今天考试吗?难道你没有复习?"小悦笑着问他,"看来你最近只顾玩游戏,早把考试抛到九霄云外了!""是呀!"小武哭丧着脸对小悦说,"小悦,你语文成绩好,考试的时候‘照顾照  相似文献   

11.
马佳 《今日科苑》2007,(11):37-38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听到你的小狗对着你说"主人,我饿了,快给我吃饭啊……"然后你急急忙忙地找来狗粮,掺上牛奶,一边喂食一边和它聊天。这可能吗?这样的情景会发生吗?  相似文献   

12.
自制放映机     
材料:手电筒、橡皮筋、废旧的彩色底片、放大镜、蜡纸、胶条。制作方法: 1.用双层蜡纸蒙住手电筒头,注意不要把纸弄皱了,这样光线可以变得柔和些。把蜡纸紧紧地用橡皮筋固定住,再用胶条把底片沿边缘贴在蜡纸上。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一位朋友,送来一个有滤网的保温茶杯,使用时,将茶叶放在滤网的下面,冲水后,容易漂浮的茶叶被滤网挡住,喝茶很方便。在使用过程中,我发现,当茶杯的水较多时,摇晃茶杯,滤网以上的水晃动,滤网以下的水不晃动;当茶杯的水较少时,摇晃茶杯,滤网以下的水溅不到滤网上面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多次观察后才弄明白,是滤网增加的阻力所致,我把这种现象叫作“滤网原理”。并把这个“信息”储存在脑子里,准备需要的时候,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坐公交车,我发现车厢内的水桶里有半桶水,上面有一块塑料泡沫。很显然,放泡沫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做电动小船时,小船的螺旋桨非常难找。今天我就来教大家怎么做“螺旋桨”。好了,下面我们开始!首先我们找一个马达里面的那个线圈轴,可以从坏了的马达中拆除。(图一)第二步:我们把线圈轴上的垫片一个一个取下来。(图二)垫片一个一个取比较容易。第三步:把垫片做成螺旋桨。这很简单,只要把垫片扭转就可以了。(图三)图二这就是制作好了的螺旋桨了。这螺旋桨很好用,因为它可以直接安装在马达上,用胶水固定一下就可以了,阻力很小,推力大。(图四)图三图四电动小船螺旋桨的制作@向阳  相似文献   

15.
橡皮扫帚     
正每次我用完橡皮后,纸上都有很多橡皮屑,不如做个橡皮扫帚吧!我找来铅笔、橡皮、毛笔、剪刀和乳白胶,首先,用铅笔在橡皮上画一个和毛笔头大小一样的圆圈,用剪刀按照圆圈的形状在橡皮上掏个洞,再把毛笔的笔头拆下来,洗干净。然后,我用剪刀把毛笔头尖的地方剪下来,将乳白胶的  相似文献   

16.
正去年的暑假科学作业,老师建议我们种小葱。以前,我种过小葱,知道小葱的生长比较慢。如果种小葱,可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而且,我也想观察一下可爱的大蒜出芽、长高的情景,所以我经过一番思考后,决定种大蒜。1栽种大蒜8月15日,我拿出一个外观看起来长得比较匀称的大蒜头,小心翼翼地剥开它最外边的一件"衣服",把蒜瓣一个个地取下来,并挑出比较饱满的蒜瓣,作为种植的对象。我找来一个以前种小葱用的塑料盆,填上花土,把蒜瓣插进土里,然后把蒜瓣暴露在泥土外面的部分轻轻地用土盖上,并给它们洗了透彻的澡。一切完成后,我把花盆摆在阳台上,开始盼望着小蒜瓣快快发芽、长高。  相似文献   

17.
<正>一天午后,我正在卧室看书,女儿突然举着一块糖果跑进来对我说:"爸爸,帮我把糖纸剥开。"我接过糖果,三两下就剥开了,然后把糖喂进女儿嘴里。女儿一边吃着糖果一边说:"爸爸,为什么你这么快就能把糖纸剥开,而我费了好大力气都剥不开呢?"我抚摸着女儿的头说:"你还小,剥糖纸对于你来说还比较困难。""困难是什么?就是剥开一张糖纸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与文化》2007,(1):27-27
这是利用电磁效应制作的一个小玩意儿。制作方法:1.取火柴盒(或类似的纸盒)一只,用直径0.47mm的漆包线(或用直径0.5mm左右塑料电线),在盒的一端整齐地密绕成线圈。每绕好一层,包一层薄纸,一共绕四层,绕完以后再包一层胶布固定线圈,以免松脱。2.按图一用直径约0.5mm细铁丝弯一个  相似文献   

19.
顽强的泥鳅     
正科学课上,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做一个生态瓶,即将少量植物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动物放入一个密封瓶中,形成一个人工的微型生态系统。一回到家,我就找来一个干净的玻璃瓶,装上大半瓶水,在水底放一些淤泥,在水面上放一些浮萍,然后把几条小泥鳅放到水中。  相似文献   

20.
<正>我摘下一片树叶,发现叶柄是中空的。我突发奇想:如果往里面吹气,叶片会鼓起来吗?我对着叶柄使劲吹气,可叶片并没有鼓起来。我大胆猜测:是不是叶片表面有小孔,让气跑走了?我用肉眼仔细观察,只看到了叶脉;我再用放大镜观察,还是一无所获。正当我束手无策时,妈妈提议:“你把叶片放到水里看看。”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