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数学第九册中“一个数除以小数”是小数除法的重点,教学这部分内容的关键在于根据“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若干培,使除数变为整数,这样就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变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因此教学前,要组织学生复习商不变性质,为做好这一“转化”作铺垫。1先复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计算936512,51515,再复习商不变性质。例如:11\惜它下车通过填表,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相同倍数,商不变。125525=()5()2教学例4时,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并引导学生观察算式5…  相似文献   

2.
怎样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我曾对“商不变的性质”的不同教法进行对比研究,深深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第一种教法:1.观察比较(先填表,再比较)学生发现这五组题的商都是6。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对比,并回答问题:(1)第2组同第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商有什么变化?(学生:第2组的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5倍,商没有变。)都扩大5倍,也可以说“同时”扩大5倍。(板书:同时)第3组同第1组比…  相似文献   

3.
开始,我准备了10道简单的除法算式题,让学生口算出结果,然后把商相等的算式的卡片排在磁性黑板的左边,商不等的算式排在右边,再引导学生观察: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卡片,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在磁性黑板左面除法算式的上方分别标出被除数、除数、商) 生:我发现被除数、除数变了,商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4.
方旭 《四川教育》2005,(12):42-42
【教学片段】师:(板书12÷6=2)今天我们先来研究这道算式。如果我们只改变这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或除数,商可能会怎样?生1:商变了。生2:如果只改变被除数,被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大;被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小。生3:如果只改变除数,除数变大,商就会变小;除数变小,商就会变大。师:同学们以前学的知识掌握得真牢固!如果我们同时改变这道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商可能会怎样?这个问题有点难度,给同学们2分钟时间,举一些例子试试,待会儿我们来交流,好吗(?学生独立活动2分钟)生1:我让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2,算式变成了“6÷3=2”,商不变。生2:我让被除数和除数…  相似文献   

5.
在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 ,可以采取下面的三个教学步骤 :复习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出示复习题 :(1)120÷30的商是多少?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 ,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2)引导猜测 ,提出问题。学生完成上述练习后 ,教师将除法算式不变规律 ,而改写为分数后 ,分数是否也有不变的性质呢?你的猜测是什么?实验验证猜测。学生观察上面的分数后 ,容易提出“一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 ,分数的大小不变”的猜测 ,教师要求用折纸的办法验证这个结论。学生用3张大小相同运用…  相似文献   

6.
教师呈现上面三组算式,让学生口算。 师:观察这几组算式,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我发现,每一组算式中的商相等。 生:我发现,每组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发生了变化,而商没有变。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一般情况下,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也会变,但黑板上的每组算式中的商却没有变,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觉得这几组算式中的被除数和除数的变化有规律。  相似文献   

7.
教学“商不变性质”,一般的教法是,先让学生填出表中每组除法的商: 然后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让学生从比较中概括出商不变性质。具体过程大体是:从左往右看,以第1组为标准,先将第2组与第1组比较,被除数有什么变化?除数有什么变化?商呢?再将第3-5组依次与第1组比较,回答上述问题。进而让学生概括出“被除数和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出示了一组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10倍、100倍……商不变的式子,让学生观察思考变化的规律。几分钟后,学生虽然讲出一些变化结果,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被除数”、“除数”与“商”的内在联系。于是,我要求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求“商不变的性质”。讨论中,我忽见一男生比画到别人头上去了。我责令他解释,他却慢条斯理地说:“我联想起他的脑袋。他长大了仍然同样,只是骨骼有了变化,我看这与‘商不变’相似。”“什么?!”我惊诧极了。全班学生都领悟地点起头来。很明显,这是跨界性的知识迁移。我顺水推舟引申…  相似文献   

9.
商不变性质,课本上是利用一个除法算式6÷3=2依次分别将被除数和除数扩大10倍而得到的一组算式:60÷30=2,600÷300=2,6000÷3000=2来说明的。例子具体明显,学生极易接受。又通过例9、例10的练习,学生很快掌握了多位数除法中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简便算法。例11是通过一道应用题的算式8500÷200=42……100来说由于余数“1”是在原来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1个“百”,而不是“1”。根  相似文献   

10.
<正>同学们在学习除法时,知道余数一定小于除数及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大家运用这些知识可以解决不少除法中的数学问题。例1:在一道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是除数的18倍,商和除数的和是20,那么被除数是多少?思路点拨:根据条件“被除数是除数的18倍”可以想到,18就是被除数除以除数的商。再根据“商和除数的和是20”,可以求出除数是20-18=2,最后根据被除数等于商乘除数,就能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1.
范习俭 《考试周刊》2012,(19):64-64
一、案例 “商不变的规律”教学片断 师:(板书:12÷6=2)今天我们就先来研究这道算式。如果我们只改变这道算式中的被除数或除数,商会怎样?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制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0页。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复习商不变性质。(学生口述)2.在括号内填上正确的数。(1)1640÷80=164÷()=()÷0.8(2)12÷0.4=()÷4=()学生正确填写后,师生共同讨论:第(2)题中最后所得的商“30”是谁的商?生1:既是120除以4的商,也是12除以0.4的商。师:12÷0.4的商是怎样求出的?生2:是根据商不变性质,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10倍求出的。师生共同小结:在一道除法算式中,如果除数是小数,我们可以根据商不变性质把除数转化为整数求商。[意图: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作辅助探究,在让学生重温“商不变性质”…  相似文献   

13.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实验教材第50~51页,原来的教学内容是商不变的性质,现在改为商的变化规律。我们组数学教师共同讨论,认为此举有些不妥,现谈谈我们的看法。1.商的变化规律外延较大。它不仅包涵商不变的规律,也包涵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引起商的变化;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不变,引起商的变化;被除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除数缩小或扩大若干倍,引起商的变化。可这节课,仅仅让学生探究商不变的规律,再运用商不变的规律灵活计算题目,怎么能把这节内容定为商的变化规律呢?2.学生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学生一直围绕…  相似文献   

14.
五年制小学课本《数学》第六册“三位数除多位数”中的例9至例11,讲解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除法,可以应用商不变的性质,使计算简便。要使学生理解“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明确了这个性质,可以为今后学习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  相似文献   

15.
戎曙光 《河北教育》2006,(11):36-39
小学数学中“商不变性质”,传统的教法是“已知性质”,再用实例来验证性质,一般都是教师先提出:商有没有不变的性质呢?之后,通过让学生将被除数与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发现商不变的性质。在这一过程中,从问题的提出到结论的得出毫无疑问都是十分顺畅的。但学生对教师是怎么想到“商不变性质”,以及为什么被除数与除数要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一无所知,他们只是在听从教师的指令,所谓探究也只是在教师指令下的机械操作。显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未完全发挥,数学思维和能力又怎能提高?《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为此,笔者尝试改变传统的课堂引入策略,在建立猜想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探究。  相似文献   

16.
我们下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些教师在教学“应用商不变的性质。使被除数、除数末尾都有0的有余数除法简便计算”这一内容时,未能向学生讲清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但余数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道理,致使学生在处理余数时发生错误。为了避免这一失误,首先教师要着重给学生讲清楚,因为应用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余数也随着缩小相同的倍数。所以,要得到原来的余数,就必须将所得余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其次在实际教学中,可选用下面几种方法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7.
所谓“举例法”,就是题目一般不能直接解答或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时,通过举例来解答题目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时,常常用到“举例法”。下面列举几例,供大家参考。一、填空题例1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它们的差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知道“除数与商的积”实际上就是“被除数”。因此,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0。()里应该填“0”。但是,有部分同学,就是不能转过弯。所以,我就引导这些学生用“举例法”解。例如,12÷2=6,12-2×6=12-12=0。请试着用举例法解下面这道填空题: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  相似文献   

18.
所谓举例法,就是题目—般不能直接解答或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时,通过举例来解答题目的一种方法。在小学数学解题时,常常用到“举例法”。下面列举几例,供大家参考。一、填空题例1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用被除数减去除数与商的积,它们的差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知道“除数与商的积”实际上就是“被除数”。因此,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被除数=0。但是,有部分学生就是不明白,所以我就引导这些学生用“举例法”解。例如:12÷2=6,12-2×6=12-12=0。请试着用举例法解下面这道填空题:在一道减法算式里,被减数减去减数与差的和,它们的差…  相似文献   

19.
刘北荣 《云南教育》2001,(17):46-47
实践使我体会到,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让学生多看   观察是儿童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大量的感性认识都是通过观察获得的。因此,应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观察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使学生看到各种结论的来龙去脉。例如,在教“商不变的性质”时,可先出示例题,填写下表: 被除数2412024024004800除数42040400800商然后,引导学生有次序地观察:   1.从左往右看,第 2、 3、 4、 5组的数同第 1组比较,被除数和除数各有什么变化 ?商有什么变化 ?  2.从右往左看,第 4…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除法算式中的和倍问题”时,学生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思路。我要求学生上讲台进行讲解时,又意外地发现这两种不同的思路所引发的教学效果却是截然不同的,这引起了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题目】两数相除商3余2。已知被除数、除数、商与余数的和是179。被除数是多少?【思路一】把商和余数代入:被除数 除数 3 2=179被除数 除数=179-3-2=174①被除数=商×除数 余数被除数=3×除数 2②把②代入①得:3×除数 2 除数=1743×除数 除数=174-24×除数=172除数=43③把③代入②得:被除数=131【效果】按这种思路教学后,多半学生无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