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有千湖之称的湖北省首府武汉市,垂钓爱好者的队伍十分庞大,但可供垂钓的场所寥寥无几,几个开放的钓场只限用手竿垂钓,使垂钓活动受到限制,这样大大满足不了众多基层垂钓爱好者的需求。 怎样才能使武汉垂钓活动走出困境呢?笔者以为各级钓协应注重抓好基层协会工作,应多为基层垂钓爱好者办些活动。《中国钓鱼》杂志1993年第五期刊登王道钧同志《关于试行钓鱼段位制的建议》一文中的建议,我认为很好。  相似文献   

2.
作为垂钓爱好者,作为《中国钓鱼》的忠实读者,我首先感谢《中国钓鱼》能够为全国各地的垂钓者提供这样一个各抒己见、共同切磋钓技的园地;更感谢编辑及征文评选委员会的各位老师,将“父子钓情”献给更多的读者。 拙文《父子钓情》能够获奖,是我始料不及的,此时此刻,我除去激动,想得最多的,还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通过《中国钓鱼》数年的宣传与推广,台钓这种先进的垂钓方法已在广大垂钓爱好者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近几年的重大赛事中台钓已占主导地位。随着台钓的普及,况技钓队伍日渐壮大,已从过去的休闲钓中脱颖而出。我认为中国竞技钓(淡水  相似文献   

4.
钓鱼与健康     
王春华 《钓鱼》2007,(6S):68-68
据考,在上古时代的农牧时期之前,钓鱼就是人们最基本的生存方式之一。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渔猎时期”,已足以说明钓鱼与人类生存的关系了,所以,中国有“垂钓古国”之誉,钓鱼之风更是出了名的,皇帝中不乏垂钓爱好者,舜少时曾钓鱼充饥,周穆王西征途中还不忘在黄河中钓一阵。汉昭帝白天钓兴未尽,夜里还掌灯而钓。  相似文献   

5.
中国教育电视台《垂钓大观》电视栏目,于今年3月3日起与全国的钓鱼爱好者们正式见面。这是一个每周一期,每期20分钟,共有5个分栏目的电视节目。除了报道全国各地钓赛、钓讯,介绍《中国钓鱼》杂志等重要垂钓报刊最新内容的《中国钓讯》分栏目每月播出一次外,其余的4个分栏目均是每周播出一次。每期约8分半钟的《钓鱼教室》分栏目,以介绍垂钓六要物─-钩、竿、线、漂、何及绕线轮的选购、使用要领和竞技钓法、抛竿钓法、冰钓法、溪流钓法、传统钓法、矾钓法等14种钓法的线组组合及操作方法为主。《钓技漫谈》是个由垂钓行家主持,中国各…  相似文献   

6.
顾珠英 《钓鱼》2010,(3):59-61
两个钓迷,一拍即合 我的那位俄罗斯同事左拉蒂娃,经常翻看我带去的《钓鱼》杂志。她告诉我,她业余时间喜欢到河湖上垂钓,而且还是伊尔库次克市钓鱼协会的一名副会长哩!她说,在俄罗斯有一支庞大的垂钓队伍,单就伊尔库次克市,就有钓鱼组织40多个、垂钓爱好者2000多人呐。  相似文献   

7.
博采出新     
《中国钓鱼》创刊伊始我就订阅了,我读《中国钓鱼》,一为学习其中的垂钓经验;二是借鉴其经验,指导、改进、提高自己的垂钓实践。 河北钓鱼基地主要鱼种是鲤鱼,因而我在垂钓活动中,参考《中国钓鱼》中的有关文章,博采众家之长,摸索出了一条提高钓鲤上鱼率的钓具组合法。运用这一组  相似文献   

8.
徐亮 《垂钓》2004,(12):63-63
我是一名业余的钓鱼爱好者,如果按年头来算也有个十五六年了,在钓鱼的技术上始终没有很大的提高,总是停留在传统的钓法上。自从阅读了《垂钓》,我开始接触“悬坠钓法”,终于创造了我个人的钓鱼纪录。  相似文献   

9.
我1990年离休后爱上了钓鱼,至今钓龄3年。这期间连续订阅《中国钓鱼》,受益匪浅,使我懂得了许多钓鱼的知识。通过垂钓实践,初步入了门,也入了迷,几次参加市、县级钓鱼比赛,居然都榜上有名。我把自己的体会总结为钓鱼的几个环节,这些环节就是“诱之即来,来之能留,留之会吞钩,提竿必钓获”。现按照垂钓操作顺序表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钓鱼》2007,(12)
垂钓历来被人们推崇为是一项极好的娱乐、健身活动。现实中确实如此,“我钓鱼我快乐、我钓鱼我健康”这种追求良好的垂钓目标及垂钓境界之风,正在钓界、在钓友中渐渐地化为现实,这是我们垂钓事业兴旺发达的总趋势。但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钓鱼》1995年1~3期连载了我写的《台钓浅说》一文。文中校漂方法我称为垂直归零钓,是根据悬坠底钓术的特点和我在北京、贵州、湖北等地混养塘、自然湖泊河流中的3年垂钓实践而总结出的一种实用校漂法,它超出了台钓中调四钓二的范畴,是为那些没有条件去标准精养塘钓鲫又喜爱台钓的爱好者们归纳的。因篇幅关系未能详细论述垂直归零钓,不少钓友向我提出质疑:“你这方法和调二钓一没什么区别。”广州林汉明先生(《中国钓鱼》1995年9期10页)也认为这种说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名钓鱼爱好者,从第一次钓鱼至今,少说也有了40年,但真正迷上钓鱼,也就是十来年的事。钓鱼的次数多了,获鱼的数量品种多了,钓友之间有关钓鱼的话题也就多了,于是就生出诸如垂钓座右铭之类的东西来。钓友们把我的“渔而不食,钓而不工”的座右铭戏谑为“违心论”,我却笃信不移,并拟此文以正言。鲜鱼煮成的汤,其美味令神仙也垂涎三尺,何况凡人!不去食用钓获的鱼?鬼信!是的,放着美味不去享用,那才是天字号的傻瓜哩。我是说,钓鱼之目的不在于吃鱼,而在于修炼身心,陶冶情操。中国几千年的垂钓文明史,并没有多少如何烹饪…  相似文献   

13.
铁路行业有一支30多万人的垂钓队伍,这就是中国火车头钓鱼协会。火车头钓协有一个由7人组成的科技小组,是1991年4月成立的。其宗旨是:加强垂钓技术的研究;宣传、普及垂钓知识,促进现代化钓鱼,为垂钓爱好者服务。4年多来科技小组工作人员不取报酬,为钓协会员无偿服务。在钓协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许多活动,受到了广大垂钓爱好者的欢迎和爱戴,他们称科技小组是“良师益友”。“亲密的技术指导员”。他们的工作成绩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4.
刘晓平 《垂钓》2002,2(11):1-1
《垂钓》诸位编辑:你们好!我是一位来自锦州的钓友。我的钓龄很短,直到2002年初我才开始接触钓鱼,所以在钓技方面我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但说起《垂钓》,我却感到非常亲切,我正是在《垂钓》杂志的影响下才开始钓鱼的。  相似文献   

15.
类永藻 《中国钓鱼》2007,(10):87-87
看了今年《中国钓鱼》第八期卷首语《珍惜生命》和钓友刘克非的文章《垂钓要适度》,颇有感慨,因为前几天,我刚刚参加了一次钓鱼比赛中暑,差点"牺牲"在钓场上。7月29日,邻地某单位搞钓  相似文献   

16.
一、为了配合、响应、推广全民健身运动,促进钓鱼运动的发展,提高垂钓技术水平, 《中国钓鱼》杂志和《体育大市场》报特联合举办“钓王杯”系列垂钓比赛。比赛项目有淡水钓(手竿、海竿)、海水钓(船钓、矶钓)每年定期依项举办一次比赛活动。  相似文献   

17.
我喜欢钓鱼,也喜欢阅读《中国钓鱼》杂志。因为我是从医多年的医生,最喜欢阅读“钓鱼与健康”栏目。我对钓鱼能治病深信不疑。在我周围就有许多钓鱼爱好者,他们中一些人在垂钓活动中不但陶冶了情操、增强了体质。有些患各种慢性病者在垂钓活动中恢复了  相似文献   

18.
范宁 《钓鱼》2011,(3):6-7
2011年1月上期《钓鱼》杂志刊登了由本刊评选的《2010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受到了全国垂钓爱好者们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新年期间钓友们广为议论的重要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笔者从事海钓已40多年,钓绩虽 不佳,然每次垂钓归来,再疲劳也要写垂钓日记,哪怕是“剃光头”,特别是垂钓中遇到的怪事和反常钓况,都要思考后记述下来,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这是我的钓鱼档案,以备日后查证。 海南粱山先生在2000年第12期《中国钓鱼》上的《海钓奇案》我也遭遇过几次,并早已侦破结案,请看1996年农历六月初二的日记是这样写的── 本日与蔡、胡二钓友赴龙海县岛美村附近海域矶钓。西南风2~3级,水色蔚蓝,波平如镜。以沙蚕为饵,矶竿挂坠底钓。自以为“水至清则无鱼”,这种海况是钓不到鱼的,然而…  相似文献   

20.
李宗民 《中国钓鱼》2005,(10):45-46
我也是一位抛竿钓鲶爱好者,在垂钓过程中,也常常为挂底断线丢钩而遗憾。《中国钓鱼》2005年第三期第26页解志耕钓友介绍的“海竿挂漂底钓鲶鱼”方法,笔者也曾尝试过,对文中一些观点有不同的认识,现提出几点与解志耕钓友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