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大气电场仪对大气电场活动数据的收集,分析不同气象条件下大气电场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得到了晴天、阴雨天、雷暴天大气电场随时间的连续变化情况,包含完整的雷电发生、持续、消散的过程,为进一步开展雷电预警预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闪电对我们生活在地面上的人们来说是很常见的自然现象。当雷雨云中发生电荷的累积从而导致大气电场发生巨大变化,闪电就产生了。闪电是地球上最强大的电能,一次雷暴所消耗的能量相当于一个核电站所产生的能量。全世界每天都会发生逾一千万次闪电。闪电发生的时候,道道弧光从浓  相似文献   

3.
顾乐 《内江科技》2013,(11):97-97
<正>管型绝缘母线是近年来现场使用较多的一种新型母线,其具有载流量大,安全性高的特点。管型绝缘母线采用多层屏蔽降低电位的结构,在其中间部分电场分布均匀,但在端部电场畸变严重,本文构建了10kV管型绝缘母线端部模型,通过电场分析计算了10kV管型绝缘母线端部电场分布。研究结果为现场事故的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刘建伟 《科教文汇》2007,(9X):120-121
利用《中学生电场概念测试题》,对100名高中生电场概念的理解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学生对电场概念的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5.
利用《中学生电场概念测试题》,对100名高中生电场概念的理解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中学生对电场概念的理解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6.
科学家们解释,天空乌云密布的时候,雷雨云迅猛发展,雷雨云下部中形成大量负电荷,地面上空形成大量正电荷,正负电荷集中的区域之间形成极强的电场,电场强度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击穿电场之间的云层大气,产生闪电。由于雷雨云流动的影响,电场以及电荷分布极不平衡,形成不同的电荷集中区域,所以闪电在电离气体中通行的时候会出现弯的、分叉的枝条状现象。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力电缆终端的电场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电缆终端电场分布的改善措施,并举实例加以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变压器端部的绝缘做了电场分析,依据许瓦兹的有限长度代替无限远的理论,对变压器的端部绝缘结构作出改进,并对改进后的模型作出了电场分析,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电场图得出许瓦兹理论对于改变变压器端部的畸变电场和降低电场的最大值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相似文献   

9.
自然电场法是利用天然稳流电场进行地质勘查的一种物探方法。这种天然稳流电场由多种因素形成,其中包括:地下电子导体的氧化还原电化学作用;地下岩石对离子的渗滤和吸附作用;不同浓度溶液通过岩石孔隙的扩散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0.
麦克斯韦是怎样用类比研究方法建立他的电磁场理论的?场的概念和麦克斯韦方程是怎样建立的?“感生电场”和“位移电流”的假设是怎样提出来的?实验证明了“感生电场”和“位移电流”的假设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1.
王永刚 《科技创业月刊》2013,26(5):139-140,143
电场在高中物理中的篇幅虽然不多,但是却是整个高中物理知识的重、难点知识,其所包含的专业概念多,并且可以与磁场、力学紧密联系。所以电场问题的类型多,跨度大,难度系数比较高,成为了很多同学在高中物理学习时的一个头痛的部分。本文对电场问题进行了一个简要的总结分析,希望能给广大同仁和学生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2.
一对等量同种点电荷的电场是人们熟悉的 ,通过对它的电场线及等势线在两电荷的连线中点处的分布特征的仔细研究 ,认定该点是这个电场中的一个奇点 ,拟对一些文献及教科书这方面的不足给予补充。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在Al-25%Si合金的固溶过程中施加脉冲电场的方法,研究了脉冲电场对其组织及热处理工艺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脉冲电场作用下,初晶硅在铝合金基体中的形态由粗大的五花瓣状集中分布,变为短块状分散分布;脉冲电场能显著缩短固溶时间,优化固溶工艺.  相似文献   

14.
何国利 《科教文汇》2007,(5S):190-190
高中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有时会在某些资料上遇到一些关于变化的磁场(电场)产生电场(磁场),让判断电场(磁场)方向等此类问题的,处理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我们在这是针对这个问题来探讨一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借助于一台电压为10千伏的环氧树脂浇注的干式变压器外绝缘面电场的具体分析,探究变压器在表面受潮情况下的放电机理。建立一个二维电场的变压器有限元模型,使其分别在外绝缘面干燥以及连续受潮两种不同的条件下运行,将沿面电场进行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薛义飞 《大众科技》2014,(2):52-54,63
高压绝缘套管是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S)高电压与地电位绝缘的重要元件,其均匀的电场分布与合理的结构,是GIS安全运行的保证。文章针对126 kV GIS高压绝缘套管结构设计与电场分布问题,在电磁场理论基础上,通过建立高压绝缘套管的轴对称电场数学模型,并对套管场域电场进行数值模拟及可视化处理,确定了126 kV GIS高压绝缘套管绝缘设计结构,为产品开发提供数值实验基础。经型式试验验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绝缘试验合格并具有较大的裕度,套管具有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大气电场、闪电、雷达降雨等资料,分析浙西南12次冰雹过程,发现雷暴、电场高幅值、雷达强回波和降水可以作为冰雹预报的重要参考条件。冰雹过程大部分发生在雷暴密集发生时段的初期,雷达回波强度可达40~55 d BZ,大气电场幅值可达0.76~5.61 k V/m。将大气电场差分处理后发现,冰雹时段的差分电场幅值范围达到±1 k V/m,电场极性保持一致,未发生正负极之间的快速跳变,区别与雷暴和降雨天气。选取rbio2.2基函数进行小波分析,冰雹时段的电场较其他时段有了明显的提升,小波电场值范围为2.5~5 k V/m,并呈现出显著的V形或倒V形结构,能有效的分辨冰雹过程。通过研究冰雹天气的特征,将多源探测数据处理分析,重点将电场资料进行差分和小波变换分析。以上方法可以有效辨别冰雹过程,为冰雹天气的监测和预报判定起指导作用,在业务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黄云志  崔昊旻 《科技通报》2010,26(5):708-711
边缘电场传感器是一种电容式传感器,由于具有单边穿透、信号强度可调及层析成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过程控制中非接触测量。但是边缘电场不均匀分布,很难建立传感器解析模型,求解被测对象物理特性的逆问题难度很大。本文研究了交叉指电极边缘电场传感器连续建模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广义特征值求解介电特性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宋瑛  孙冠一 《中国科技纵横》2011,(19):146-146,157
自然电场法是地球物理方法中最古老的方法之一,由于其操作简便、工作效益高等特点,近年来被 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调查。本文通过对自然电场法的方法原理介绍,结合工程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效果,值得在水文地质调查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杜炳锐  庞溯  杨威 《大众科技》2010,(5):96-96,73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自然电场法在直接寻找有一定倾角的煤层的有效性。实践证明,在工作中合理选用方法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