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 毫秒
1.
公元前594年,古希腊著名立法家梭伦进行了具有宪政意义的改革.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在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统一度量衡,改革币制;在政治上,改革严刑酷法,打破贵族世家控制城邦政制的传统格局,确立了包括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公职选举、公民陪审等以公众参与城邦政治生活为内容的一整套政治制度.这些改革措施使雅典贫民摆脱了债务奴役的威胁,打击了贵族统治,使城邦体制更加稳固,奠定了此后雅典近两百年繁荣兴盛的根基.在对梭伦的伟大改革惊叹不已的同时,我们认识到他的温和而有效的改革技巧、中庸的改革理念、民主法治的思想甚至某一硕具体的改革措施都对我们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施有:在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制,鼓励公民从事手工业和商业,统一度量衡,改革币制;在政治上,改革严刑酷法,打破贵族世家控制城邦政翻的传统格局,确立了包括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公职选举、公民陪审等以公众参与城邦政治生活为内容的一整套政治制度.这些改革措施使雅典贫民摆脱了债务奴役的威胁,打击了贵族统治,使城邦体制更加稳固,奠定了此后雅典近两百年繁荣兴盛的根基.在对梭伦的伟大改革惊叹不已的同时,我们认识到他的温和而有效的改革技巧、中庸的改革 念、民主法治的思想甚至某一硕具体的改革措施都对我们具有巨大的借鉴意义. 施有:在经济上,废除债务奴隶  相似文献   

2.
物质生活上的自足是古代希腊城邦形成的基础,也是各城邦公民在政治上追求独立和自由的基础。如果没有城邦的独立自由,就没有公民的独立自由,这就使古希腊城邦的公民都具有维护城邦国家独立完整的强烈意识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为祖国牺牲的精神。因而,崇奉独立、自由与爱国主义成为古代希腊政治文化的突出特征。希波战争后,在波斯帝国的影响下,雅典将自己与提洛同盟诸盟邦之间平等的关系变为奴役关系,而成为"雅典帝国"。但是,在根深蒂固的独立、自由和爱国精神激励下,以斯巴达为首的希腊其他城邦,对雅典的奴役进行了抵制和反抗,从而使"雅典帝国"迅速走向崩溃。  相似文献   

3.
答:公元前五世纪中叶,对波斯战争的胜利促进了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当时,希腊许多生产部门普遍使用奴隶劳动.农业中使用奴隶较早,如在斯巴达.其他城邦在农业中使用的奴隶以贵族大地产中较多;在雅典等小农经济比较巩固的城邦,一般小农皆为自耕农,有的使用一两个奴隶.使用奴隶劳动最为普遍的还是手工业.在工商业发达的城邦里,手工业生产的许多部门,如金属冶炼、武器制造、皮革生产、陶器生产、乐器制造、药品制造等等,都有使用奴隶劳动的手工业作坊;小型的一般有奴隶五、六人至十人,大型的在二、  相似文献   

4.
针对“新观点”贬低古希腊工商业水平,作者认为商业是希腊经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文中论证道:(一)希腊人经商范围十分广大,东及中亚,北抵今南俄草原,南达北非,西到大西洋;有些规模相当惊人。(二)参与商业活动的人,包括上至贵族、下至平民乃至奴隶等各种人,而不仅仅是外邦人或奴隶。商业活动的广泛,导致经营方法的革新;伴随而来的必然是货币的产生。(三)希腊世界出现一些较大的商业中心。(四)国家政策的目标反映了商业发展的要求。(五)苏格拉底、柏拉图、色诺芬、亚里斯多德等古希腊思想家的理论,及其同中国先秦诸子大多是重农抑商的对比,说明希腊人重农而又重商。  相似文献   

5.
古典希腊     
希腊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前336年)的文明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古文明之一。古希腊由语言、宗教和文化相同的多个城邦所组成。对土地的渴望促使希腊人不断对外进行扩张,从公元前9世纪开始,希腊的属地不断扩大,囊括了  相似文献   

6.
公元前4世纪,希腊世界在无休无止的城邦混战中急剧衰落下去。为解决城邦危机,柏拉图以血统论和殖民论为依据,对建立殖民地、掠夺野蛮人做了详细规划。亚里斯多德则全面论证了奴役野蛮人的合法性,形成系统的民族奴役理论,二者对后世西方优越论与侵略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一部希腊的文明史就是它的城邦发生、繁荣及其式微的历史,古代希腊城邦行走在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路上,考其原委,城邦制度的成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古希腊众多数量的城邦长期共存在于他们的文化认同,"多数人统治"的治国方式,以及早期商品经济的优势在这里有足够的发挥空间.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研究上古世界希腊地区诸城邦的历史时,往往会发现一种相互矛盾的经济现象。一方面,从公元前8—6世纪古风时代起,希腊各个阶层的人就疯狂地追求财富,乞求金钱降临,整个社会弥漫着拜金意识;另一方面,希腊人却自愿放弃有利可图的职业,将其拱手让给外邦人、侨居者和释放奴隶,他们不是亲自管理自己的手工场,而是委托给代理人,有了钱不用于积累,不扩大再生产,而是埋到地下或者购买奢侈的消费品。这种独特的社会历史现象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古代社会生产目的使然。从经济活动行为来看,上古世界的国家可以分为两类。其一是以从事土地农业经济活动为主的国家(或城邦),工商业经济不发达(此处的工商业经济是指二-一种经济活动行为,而不是指经济性质,下同),埃及、斯巴达等属之;其二是工商业经济比较发达,或者走上以工商业立国道路的国家(或城邦),罗马、希腊地区的雅典、科林斯等属之。尽管两类国家的经济活动方式或称经济活动行为不同,但其基本经济规律都相同,都受古代奴隶制生产方式的制约I虽然古代存在商业、手工业、金融业等行业,但社会产品无以转化为商品,没有形成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性质比较起来,两个不同社会形态中存在的经济现象是貌似而神非。  相似文献   

9.
历时近50年之久的希波战争,希腊人最终取胜波斯.雅典城邦逐渐成为希腊世界的主宰.雅典城市在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希腊世界的中心地位由此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加强和巩固.而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失利,加剧城邦危机,维护和扩展雅典城市作为城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诸多因素逐渐失去,雅典城市不再是"全希腊人的学校",随雅典城邦的衰落而式微.  相似文献   

10.
希罗多德以其如椽之笔记载了古希腊人对自由的热爱,并展示了自由不仅是不受别人奴役,也包括城邦的独立及公民参与公共活动的理念。而专制制度下的波斯,一方面致力于强化集权,奴役臣民,另一方面则热衷于对外扩张,追求财富。  相似文献   

11.
希腊古典文明的基本文化精神,奠立了科学理性这一西方哲学与文化传统.从不同的角度对古希腊理性精神进行阐释,体现了古希腊民族热爱智慧的求知精神,深究了自然万物的根源以及普遍本性,确立了人作为理性主体的中心地位,同时也追寻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古希腊文化的共生共存形态,蕴含着古希腊民族对自然、社会、人生的一种独特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颇有争议的古风时代希腊社会经济进行了探讨,认为尽管希腊世界的不同地区存在着巨大差异,但通过回溯和恰当地解释资料,我们能够写出古风时代希腊的经济史.人口的增加、生产技术局部的变革、地中海地区贸易联系的恢复,表明古风时代的希腊经济确有一定程度的增长.希腊本土若干工商业中心的出现,显示贸易和手工业对于希腊城邦的形成仍有所贡献.不过农业始终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水平,赫西奥德的理想是其典型表现.这些事实表明,古风时代希腊的经济无论与工商业的联系多么密切,仍是农本经济,与近代的资本主义经济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在古希腊,每当城邦利益、统治秩序、政治制度等受到损害和威胁并无力解决时,城邦的统治集团往往会求助于神庙并询问神谕,以便获得神灵的某种启示,这使得神谕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希腊世界中某种超越世俗的权威,对城邦政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具体来说,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神谕推动了希腊早期的"海外大殖民"运动;二是神谕在仲裁、调停城邦间或城邦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方面发挥了"国际法庭"作用;三是神谕对于战争的爆发、战局的进展等也具有一定影响力;四是神谕在解释自然灾害和提供化解之法方面也发挥着较大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克里特人最先殖民于爱琴海上大部分岛屿和伯罗奔尼撒半岛,公元前2000年代,迈锡尼人殖民于小亚细亚半岛,建立了独立的“亚该亚王国”。公元前12世纪末,伴随着多利亚人的入侵,古希腊人殖民的规模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古希腊人的早期殖民活动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促进了希腊人与周边民族的交流,为公元前8-6世纪希腊大殖民时代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最重要的是长期的殖民活动促进了古希腊文明中心的东移,有利于一种新的政治模式——城邦制度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在两大城邦斯巴达和雅典中,只有雅典才能代表当时的希腊文明。(一)斯巴达优越的农业生产条件在希腊是个例外;(二)斯巴达的希洛特制度,是希腊文明引为特色的古典奴隶制的另类,雅典则是古典奴隶制的典范;(三)莱库古立法通过对原始共产主义制度的人为复原,使斯巴达成为希腊历史的“活化石”;雅典作为希腊世界的商业中心和文化之都,却成为希腊文明的缩影;(四)斯巴达所体现的“城邦原则”其实只见于原始农民公社的阶段,真正的城邦原则是由雅典体现的。  相似文献   

16.
古典时代希腊人教育思想的转折有多方面因素。雅典帝国的强盛,为本邦以及外邦的各种能人创造了施展才能的条件;民主政治的演化为思想家们提供了一个宽松的思考问题的空间;古希腊人在各种社会观念方面发生的变化,对教育思想起了推动作用;从自然哲学到人文主义思潮的转变,开拓了以研究人和社会为中心的领域。由此产生了对教育新的要求并促成了希腊教育思想的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希腊以雅典为首的先进城邦,不但经济繁荣,民主政治达到其鼎盛阶段;而且在文化方面也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绚丽多彩的希腊神话、宏伟壮观的荷马史诗、短小精悍的伊索寓言、精彩纷呈而寓意深刻的戏剧、富丽堂煌的建筑和精致的雕刻,使古希腊人陶醉在文艺百花园中。然而这一切成果不是在和平气氛中,而是在紧张激烈的平民反贵族斗争中取得的。这一斗争在哲学思想战线上呈现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军对垒的阵势。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从神话和仪式两个方面,探讨了古希腊宗教的重要政治影响及其原因.文章指出,神话作为古希腊世界通行的话语,在城邦发展的过程中,被人们不断地改造和重塑,以满足政治现实的需要;它在增强民族和城邦社会的凝聚力、进行政治宣传和维护父权制社会的性别制度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祭祀仪式作为古希腊人广泛参与的宗教实践活动,参与了公民身份的建构过程,强化着人们对共同体的认同感,传承着城邦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宗教之所以处处渗透到古希腊人的政治生活中,是由城邦的公民和祭祀团体的特征以及当时人们的思维传统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9.
古希腊的工商业在世界古代经济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而其中又以位于阿提卡半岛的雅典城邦为其佼佼者.雅典借助工商业的发展,逐步扩大了在希腊世界的影响力.雅典工商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萌芽、兴盛、衰落三个阶段.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雅典高度发达的奴隶制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  相似文献   

20.
神奇的古希腊世界,城邦林立,为争夺势力,攻占城池,各大城邦组成联盟,以相互抗衡.本文试从世人熟知的马拉松战役入手,从雅典、波斯双方战术布局,兵种相克,地形利用,心理揣测等方面剖析马拉松战役中雅典胜而波斯败深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