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阐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特征及来源,分析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培育、创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庄姝华 《科教文汇》2014,(9):219-220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永葆生机的立足之本,在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掘、重塑并为国有企业量身打造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核心竞争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应合理配置国有资本,着重提高服务能力,使其职能与市场接轨,尤其是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个性化的强势品牌。本文以国有企业在塑造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为切入点,旨在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3.
庄姝华 《科教文汇》2014,(3):219-220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永葆生机的立足之本,在体制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掘、重塑并为国有企业量身打造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要求的核心竞争力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总的来说,国有企业应合理配置国有资本,着重提高服务能力,使其职能与市场接轨,尤其是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打造个性化的强势品牌。本文以国有企业在塑造自我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为切入点,旨在为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论述了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深远意义,指出企业必须通过内外两条途径充分调动和有效运用各种资源,强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性,才能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5.
何奎莲 《内江科技》2006,27(6):10-10
学校核心竞争力是学校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学校必须以教育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名牌为手段、以学校文化为后盾,全面打造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CRM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战略及软件系统,已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全新动力,并促使企业更加关注其核心竞争力的全新打造。企业要"以客户为中心",以客户需求来拉动组织变革;要重塑有利于CRM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
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来源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寻企业内部创新动力来源。首先,应用现代管理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影响企业内部创新动力因素并提出假设;其次,基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样本数据对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最后对验证结果进行讨论。实证结果表明,创新型企业文化、共同愿景、核心竞争力、企业家精神、创新协同机制均与创新动力正相关,而秩序型企业文化与创新动力负相关的假设未通过检验。  相似文献   

8.
陈洪玲 《内江科技》2011,32(4):15+29-15,29
文章阐述了企业竞争力的定义和来源,分析了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特征,论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对企业长远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9.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和基础。中国企业欲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有效最关键的一点,即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信息化为动力,以争创品牌为手段,全面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其持续发展的根本,能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文章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来源,提出了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论通用竞争战略与核心能力战略的同一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怀意  陈建新 《软科学》2002,16(2):29-31,35
通用竞争战略的目的在于获取独有和持久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得以维持独有和持久性在于其驱动因素的有效作用。这些驱动因素的有机集合体便形成了企业核心能力得以存在的基础。文章指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独有和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相似文献   

12.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作为企业在面对动态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所须具备的能力,它决定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多元化发展能力。论述了企业核心能力的涵义,着重分析了核心能力随企业成长而发生的动态变化与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企业核心能力应用的思路,即让核心能力与企业发展战略更好地融合,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提升其核心竞争优势;最后给出了一个相关案例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制度因素及社会发展的特定阶段,企业的创新动力问题在我国尤其受到关注。在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创新体系的视角界定创新动力的概念和特点,企业家是动力体系中的核心和关键;提出创新动力的理论框架,明晰动力不同于创新能力、创新实力的逻辑边界,并按照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管理创新的划分方式区分创新动力的4种模式。  相似文献   

14.
科创板推行以来,度量其重点是企业是否实现了产品突破性创新。产品突破性创新是组织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掌握先进技术、突破技术封锁的重要途径,而使命是驱动企业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的精神支柱。但现有研究关于在使命驱动情境下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产品突破性创新这一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本文基于权变观,以科创企业为例,从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出发,选取极具典型性和极端性的HB生物医药企业进行案例分析,研究揭示了在使命驱动情境下,科创企业使命的导入、认同、内化三种使命形式分别驱动着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萌芽、形成、强化的三个阶段。针对产品突破性创新的不同阶段,通过授权、命令、双元领导与不同意义建构主体的有效适配促进产品突破性创新实现,并由此形成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附助性匹配、补偿性匹配及整合性匹配三种动态匹配模式。本文从使命驱动、领导行为与意义建构的动态匹配视角揭示了产品突破性创新的实现过程,为科创企业创新管理实践提供了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了基于数量规模、服务能力和服务效果的三种规划信息服务建设的思路.提出了核心竞争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决策支持能力、资源保障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协同作业能力、持续发展能力等7种能力的概念和主要体现.构思了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能力建设关联表.呼吁业界加强技术应用总体研究,促进信息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知识转移与组织学习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葛京 《中国软科学》2002,41(1):57-60
本文以基于资源的观点分析了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及对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含义,探讨了知识的属性及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指出经典的跨国企业理论并不能反映企业所拥有的擅长于进行隐性知识转移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组织学习的重要性,并根据国际化阶段和组织学习的层次性提出了在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组织学习管理的框架模型。  相似文献   

17.
核心产品是企业生存发展的生命线,基于核心产品的企业收缩是以构建企业竞争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企业战略形式.在回顾企业收缩动因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核心产品的企业收缩模式,认为培育企业核心产品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根基,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则是企业收缩的直接动机.并以交易成本论、代理理论、规模不经济和负协同效应等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企业收缩的内在动因在于其价值增加,最后指出分析企业收缩动因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能力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信息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技能,它的提高有助于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探讨企业信息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并提出了几点培育企业信息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的目的是希望通过研究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的现状,为在“十一五”过程中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的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569家制造业企业进行问卷调研的基础上,对影响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竞争力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管理体制”等十项竞争优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长三角制造业企业在不同的竞争优素潜在竞争力水平上的优势与劣势,指出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刘霞 《情报探索》2014,(10):50-54
以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从年度发文量、发文期刊分布、论文所属机构分布、基金分布、关键词词频等5个方面,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竞争情报研究现状,指出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应加强研究的方面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